1966年11月布隆迪政變

1966年11月布隆迪政變是1966年11月28日發生在布隆迪王國首都布瓊布拉的政變。通过此次政變,26歲、时任布隆迪總理的米歇爾·米孔貝羅推翻了19歲的布隆迪國王恩塔爾五世。當時恩塔爾不在國內,所以政變領導人很快就成功控制了局勢。政變成功後,米孔貝羅宣布結束君主制,布隆迪王國成為布隆迪共和國,而米孔貝羅則擔任布隆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1][2]

1966年11月布隆迪政變
日期1966年11月28日
地点 布隆迪王国布瓊布拉
类型軍事政變
動機政權更替
目標布瓊布拉皇宮
发起人米歇爾·米孔貝羅
结果政變成功

背景

布隆迪獨立之後,短暫地維持了幾年穩定的政局。但好景不長,1965年1月15日布隆迪總理皮埃爾·恩根丹杜姆韋英语Pierre Ngendandumwe遇刺身亡,同年5月該國舉行第一次議會選舉英语1965 Burund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這兩次政治事件造成布隆迪國內政局不穩,進而導致1965年和1966年短短兩年間連續發生了三場政變。其中前兩場分別發生於1965年10月1966年7月,1966年11月的政變是這三場中的最後一場。這兩年間的布隆迪充斥著暗殺、政變、未遂政變、有爭議的選舉和種族清洗運動,全國上下深陷動盪之中。[3]

1966年7月8日,王儲夏爾·恩迪澤耶宣布就任布隆迪國家元首,並暫停憲法,廢黜時任總理利奧波德·比哈英语Léopold Biha,轉而委任米歇爾·米孔貝羅上尉組建新政府。7月12日,新政府成立,米孔貝羅本人出任政府總理。同年9月1日,恩迪澤耶加冕為姆瓦米英语Mwami恩塔爾五世。[4]但新國王和新總理之間很快出現分歧:恩塔爾希望親政,而米孔貝羅政府則傾向於改革政治體制,減少國王的政治參與,因而兩者之間關係日趨緊張。[5]同月,恩塔爾下令罷免外交部長,但米孔貝羅撤銷了這項命令,並將外交部長重新分配到其他部門。恩塔爾還任命了國防部長、憲兵部長和司法部長,但米孔貝羅旋即將這些人逮捕,並清除了軍隊中的保王派。[6]

經過

 
發動此次政變的米歇爾·米孔貝羅,攝於政變發生兩個月前的恩塔爾五世加冕典禮上

米孔貝羅的第一步行動是解散王國政府,並宣布由他行使國家元首的特權。[7] 隨後,他任命時任司法部長阿特蒙·辛巴納尼耶英语Artémon Simbananiye出任共和國總檢察長,並將各省長撤換為軍官。在新政府組成之前,米孔貝羅臨時成立了僅由軍官組成的全國革命委員會,他本人親自擔任主席。[8]

1966年11月28日,米孔貝羅在國家廣播電台宣布罷免國王,將王國改制為共和國。他在電台發言中表示:

我要求友好國家不要干涉我們的內政……我想明確表示,我們會尊重我們的國際義務。我們的外交政策沒有改變。我們與友好國家的友誼依然完好。我們與周邊的剛果(金)坦尚尼亞盧安達等兄弟共和國的關係將會得到改善。我們會保障宗教自由⋯⋯我保證所有布隆迪公民和所有外國人的安全。[8]

餘波

布隆迪民眾對米孔貝羅的政變幾乎沒有任何公開反應。政府官員表示,農村被新政權接管後,居民處於近似「昏迷」的狀態。[9]新政權要求地方官員報告民眾如何看待此次政變。一些農民擔心發生內戰,因此拒絕打理自己的土地。布西加公社英语Commune of Busiga的公民認為,政變意味著親國王的爭取民族統一進步黨英语Union for National Progress會被人民黨英语Party of the People (Burundi)奪權,進而被解散。[10]

時任盧安達總統格雷戈瓦·卡伊班達立即承認布隆迪新政府。[11]布隆迪與盧安達關係隨後改善,兩國復交。[12]

引用

  1. ^ BURUNDI PREMIER SETS UP REPUBLIC; Micombero Asserts He Has Overthrown the K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66-11-29 [2021-01-18]. 
  2. ^ MICHEL MICOMBERO, 43, DIES; FORMER PRESIDENT OF BURUNDI. The New York Times. 1983-07-18 [2020-04-24]. 
  3. ^ Tshimba, David-Ngendo. 2015 as a repeat of 1965 in Burundi: the stubbornness of political history. Thinking Africa. 2016-01-21 [2016-10-18]. 
  4. ^ Lemarchand 1970,第428頁.
  5. ^ Lemarchand 1970,第429頁.
  6. ^ Weinstein 1976,第16–17頁.
  7. ^ Kadende, Rose Marie. Language, Cultural Discourse, and Identity Negotiati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mong Burundians in the Diaspora. Indiana University. 1998 (英语). 
  8. ^ 8.0 8.1 (法語) Le Monde (30 novembre 1966): "Le roi Ntare V est déposé par le capitaine Micombero qui devient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9. ^ Russell 2019,第158–159頁.
  10. ^ Russell 2019,第183頁.
  11. ^ Louchheim, Donald. Watch Kept on Burundi by Rwanda : Little State Hopes for Cooperation With New Regime. The Los Angeles Times. 1966-12-05: 16C. 
  12. ^ Quarterly Economic Review: Congo, Rwanda, Burundi, Issues 1-1971.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1966), p. 1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