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單車失竊記(小說)

《單車失竊記》(英語:The Stolen Bicycle),為台灣作家吳明益長篇小說作品,於2015年由麥田出版,並於同年獲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開卷年度好書獎。2016年獲紅樓夢獎專家推薦獎,2018《單車失竊記》入圍布克國際獎,為第一位入圍布克國際獎的台灣作家。

故事概要

小說以《睡眠的航線》中失蹤的單車為引,[1]由失落與追尋出發,關注戰爭記憶,並試圖探討在戰後被遮蔽的日本時期現代性之遺緒以及「失落的世代」及其後代的戰後經驗。同時它也探討家族和解與族群和解、彌合二戰及戰後傷痛、反思現代性與動物關懷等。 [2]

評價

劉亮雅在其論文中提到,《單車失竊記》一方面延續鄉土文學傳統,以寫實主義披露許多弱小人物如何被剝削壓迫,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另一方面了改寫鄉土文學敘事,攙雜懸疑小說、奇幻小說、戰爭書寫、自然書寫,並有許多象徵隱喻,形成多線、多層次的關係。 [2]

《單車失竊記》打破小說成規,在時空和焦點上不斷轉移,敘事上將人與物組串、編織成蜘蛛網般的關係。 此一紛雜特質使得《單車失竊記》在 2015 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決審會議裡,備受讚譽,卻也遭到一些批評。整體而言,評審一方面肯定本書的藝術性,另方面多認為《單車失竊記》的線索繁複、歧出,但對此評價不一。[2]

古蒙仁認為其技巧繁複、懸疑性強,不同於過往鄉土小說的傳統寫法,其敘事之繁複帶來更多閱讀驚喜,卻也衍生出賣弄炫學的問題;吳達芸認為本書因線索繁複而不易讀,卻也因此好看,其對於萬事萬物追根究柢的興味形成了「獨特的敘事風格和說故事的方法」,也使得閱讀充滿驚喜;浦忠成認為其串聯組構的功力與想像力驚人,佐以精確細膩的考據,魔幻地營造出似真似假的情節情況,將小說寫作技巧帶到另一種境界;而蘇偉貞則認為本書「精雕細琢,非常工整」,但她也困惑於它究竟想表達什麼;施淑認為本書「很學院」,同時卻又運用奇幻文學的魔術技巧將情節變成「很複雜的互文及象徵系統」,但太多的歧出讓她難以組構出其意義。[3]

翻譯版本

《單車失竊記》於2015年由麥田出版,爾後陸續被譯為各種語言版本:

[英譯本]Darryl Sterk (石岱崙), The stolen bicycle (Melbourne: Text Publishing, 2017)

[日譯本]天野健太郎,《自転車泥棒》(東京:文藝春秋,2018)

[匈牙利文譯本]Major Kornélia, Az ellopott bicikli (Pécs: Jelenkor Kiadó, 2020)

[瑞典文譯本]Britta Kinnemark, Den Stulna Cykeln(Swedish) (lettland: Chin Lit, 2020)

[越南文譯本]Nguyễn Tú Uyên, CHIẾC XE ĐẠP MẤT CẮP (Ho Chi Minh City: NXB Hội Nhà Văn, 2020)

[日譯文庫本]天野健太郎 (翻訳), 自転車泥棒 (東京:文春文庫, 2021)

[泰文譯本]รำพรรณ รักศรีอักษร, จักรยานที่หายไป (Pangkok:Biblio,2021)

[烏克蘭文譯本]Володимир Селігей, Хроніки поцуплених роверів(Kyiv:SAFRAN, 2021)

[阿拉伯文譯本]الدراجة المسروقة (Cairo:AL ARABI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NG, 2022)

[韓文譯本]도난당한 자전거 (Seoul:Gimm-Young publishers, 2023)

參考資料

  1. ^ 朱宥勳. 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2. ^ 2.0 2.1 2.2 劉, 亮雅. 失落與追尋: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歷史拼圖. 中外文學: 27. 
  3. ^ 「2015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決審會議會議記錄.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