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烏牛欄庄
根据维基百科删除方针,此頁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頁面存廢討論”討論是否應該被刪除以協助達成共識。 理由:二者所述類似 請參考刪除指導以獲取更多資料。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4年10月8日由Kanshui0943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烏牛欄庄是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名,由烏牛欄、阿里史和大馬璘三個平埔族聚落組成,位於埔里盆地偏西的台地上。此地有大量平埔族群,在日治晚期,平埔族人口占全庄一半以上。這裡有埔里最早建立的教堂,也曾是埔社番後代望麒麟的家族聚集地,日治初期更是日本人進入埔里的主要場所。[1]
地理環境
埔里盆地座落於群山環繞之中,海拔約450至460公尺,地勢大致由東向西傾斜。眉溪自霧社流向盆地北側,而南港溪(即南烘溪)則從南方流向西北,兩溪在盆地西緣匯合。匯合處形成的烏牛欄台地,是經水流長期切割後形成的斷崖台地,較周圍平原高出20至30公尺。雖然台地上水源稀少,但在斷崖下方有一些湧泉可供取水,[2]這使得烏牛欄、大馬璘和阿里史等主要聚落逐漸形成。
初期歷史
清代道光初年,平埔族的開墾活動始於盆地東南方的覆鼎金,隨後向北推進至「北大埔」,再到烏牛欄台地北部,最終越過眉溪開墾北岸。雖然烏牛欄庄在道光20年(1840)之前已經形成聚落,但因缺乏灌溉水源,尚未發展成水田或旱田。
同時,來自台中豐原和東勢的巴宰族部分成員遷移至此,建立了烏牛欄、大馬璘和阿里史等社區。此外,屬於高山族的埔里社番望麒麟及其後代也在此定居。從平埔族移居埔里的歷史來看,烏牛欄台地並非最初的首選而是在後來大批巴宰族和道卡斯族遷入後逐漸形成的聚落。[3]
衛惠林在研究烏牛欄庄時,訪問了八十多歲的耆老潘明文和潘萬吉,詢問聚落形成的原因。他們提到,當時移居的人數不多,為了安全,選擇在台地上建立聚落比在平原更安全。因此,最初形成了烏牛欄社,隨後在東邊建立了大馬璘社,西北方則成立了阿里史社。這些聚落開始在台地上從事旱作,並在南港溪河畔開墾水田,種植水稻。[4]:17
聚落的名稱多來自原鄉的番社舊稱,如烏牛欄、阿里史、大肚城、水裡城、日南和房里等,這些名稱通常是由最早定居或人口較多的番社命名。
行政劃設
在日治初期,除了大埔城外,埔里社廳下的村落數量達128庄,其中57庄位於埔里社平原。這些村落中,大的有百餘戶,小的則僅有二十餘戶,後來成為「烏牛欄庄」的一部分,包括烏牛欄庄、阿里史庄、雙寮庄、日北庄以及大馬璘庄的一部分。
早期產業與趣聞
在產業方面,平埔族於道光初年已開始學習水田耕作。進入日治時期後,水田稻作成為烏牛欄地區的主要農作模式,但主要依賴秋冬季節開墾河邊的汜濫地(溪底田),而未如盆地東南方修建水圳。
根據當地老一輩的說法,庄內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台地的邊緣,除了少數果樹外幾乎沒有耕作土地,且缺乏井水,這使得台地居民的生活相對艱辛,因為他們必須依賴人力將生活用水從台地下方挑上來。據說,曾與烏牛欄庄同屬巴宰族的牛眠山婦女,多數不願嫁到這裡,因為生活條件過於困難。有一處斜坡因此被戲稱為「沒某崎」,意指「討不到老婆,只好自己到河邊打水的人所走的斜坡」。[1][5]
參考文獻
- ^ 1.0 1.1 邱正略、; 康豹. 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11, (71). doi:10.6353/BIMHAS.201103.0089 (中文(臺灣)).
- ^ 杉目妙光. 《臺中州鄉土地誌》.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85: 頁 69.
- ^ Shepherd, John Robert.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史丹佛大學. 1993: 202、276–279、381、391–393. ISBN 9780804720663.
- ^ 衛惠林. 埔里巴宰七社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20-12-07.
- ^ 康豹、鄧相揚、邱正略訪問,〈潘金玉口述訪問紀錄〉(2005 年 8 月 23 日,埔里愛蘭里,未刊稿)。
{{cite book}}
與{{cite journal}}
模板將參考資料新增至對應段落並修正格式。 冥王歐西里斯(留言) 2024年10月8日 (二) 03:1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