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明成皇后

风来居士在话题“失望”中的最新留言:10年前
基础条目 明成皇后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政治家及領導人类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朝鲜半岛专题 (获评初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朝鲜半岛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朝鲜半岛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有關明成皇后的最近修訂

有必要寫得這樣詳盡嗎? -- 61.10.7.234 06:21 2004年1月1日 (UTC)

越详尽越好,这还不能算非常详尽呢。--Formulax 11:12 2004年1月1日 (UTC)
其實我是指被新補進去那一段。有必要將明成皇后如何如何被催殘的內容寫在百科全書嗎? 又,是否有史實根據? --石添小草 14:14 2004年1月1日 (UTC)
还应该详细写明成和袁世凯的事情,不过不知这个说法原始出处可不可考—Ubuntu 2007年5月4日 (五) 10:53 (UTC)回复

这个词条中说大院君亲日,“大院君”词条又说他亲华,怎么回事?

一直都是說他親日的,直到以下這個修訂:
11:25 2004年6月2日 218.24.187.126
由於這個 ip 只做過一個修訂,我懷疑是搗亂的。我去更正。--石添小草 19:25 2004年8月19日 (UTC)
据我看到的资料,大院君比较保守,有反日亲华倾向(但对清朝政府支持闵妃不满),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因为政治原因根日本人短暂合作过并不奇怪。数字崇拜 13:45 2005年10月14日 (UTC)

閔妃也是前期親日,後期親中,跟大院君這幾個人一樣,沒有固定的外交方針。基本上是看親哪一邊可以打倒國內政敵,他們就會像牆頭草一樣變來變去。User:Jessew07 2006年1月30日


“但因反映的历史事实与中国、日本的相关史书多有出入而遭到两国历史学界的指责和声讨。” 有沒有論點可以支持?--石添小草 19:18 2004年8月19日 (UTC)

学者呼吁慎重 <明成皇后>成国外历史剧绝唱?论据?--zy26 19:26 2004年8月19日 (UTC)

“她连同兄长及亲人被日军残暴杀害”,既已杀害,又何来后来贬为庶人? --61.141.21.81 15:17 2004年9月19日 (UTC)

那純綷只是名譽的問題。你看中國歷史,如康熙最寵愛的令妃,以及很多其他妃嬪也是死後才封后的。日本人那樣做,就是要她死後也不能封后囉。--石添小草 15:30 2004年9月19日 (UTC)

不应该称为明成皇后,朝鲜没有皇,只有王,应该是明成王后.SEVEN 12:16 2004年9月30日 (UTC)

楼上的有所不知,朝鲜也有称帝的时候。虽然大部分时间是王。 但你总不能禁止人家称帝吧?

可这位主角活着的时候,朝鲜还没有帝呢! Angel-64 16:58 2005年12月15日 (UTC)

所以是追封的。朝鮮高宗往前追封了好幾代,都變成皇帝了。User:Jessew07

如果明成皇后算抗日英雄

那韓國的史界真是沒救了

西太后成為最高的民族的英雄 --Lulusuke 03:22 2006年10月4日 (UTC)

有必要“參見日本戰爭暴行列表”嗎

明顯地,日本戰爭暴行列表是記述日本在WWII的戰爭暴行,沒有必要將這個條目連接過去。 貓頭鷹 09:42 2006年4月11日 (UTC)

对于朝鲜王朝时代的女性没有名字.

对于朝鲜王朝时代的女性没有名字.於明成皇后是韩国KBS2台在2002年,假想的名是慈英. 我请根据.谢谢. --Lulusuke 05:52 2006年5月20日 (UTC)

明成皇后真实照片是

她的死後,於朝鮮她的記錄被消去了.可是,在日本的記錄不被消去. 請看 明成皇后真实照片 http://blog.livedoor.jp/hash0153/archives/50045134.html http://image.blog.livedoor.jp/hash0153/imgs/d/1/d1a5028f.jpg  出典 別乾坤附録 近代朝鮮人物画報 昭和7年1月1日発行 --Lulusuke 05:30 2006年5月15日 (UTC) --Lulusuke 05:51 2006年5月20日 (UTC)

這張好像也不是真的,根據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100820/16091865.html寫的話,沒有確定是明成皇后的相片留下來,比較可能的應該是:http://tw.myblog.yahoo.com/jw!s.LEIjqWERnO2wqPDnPdif2tnPU-/article?mid=201&prev=215&next=197

指正

上文所言的照片不是照片,是"摹想的畫像" http://blog.livedoor.jp/hash0153/archives/50045134.html http://image.blog.livedoor.jp/hash0153/imgs/d/1/d1a5028f.jpg

請看 歴史資料

  --Lulusuke 03:04 2006年10月4日 (UTC)

条目中的电视剧部分

这是一个历史人物条目,因此将有关的电视剧的内容全部删除,否则也太不伦不类了—Ubuntu 2007年5月4日 (五) 12:17 (UTC)回复

应移动到“闵妃”

看来这个条目有不少懂汉语的朝鲜朋友来编写。闵妃生前不仅不是皇后,连王后也不是,只被册封为妃。应该参照日文维基里的条目名称“闵妃”。看看类似的历史人物的情况,努尔哈赤生前没称过帝,死后追谥为高皇帝,曹操生前没称过帝,死后追谥为武皇帝,吴三桂生前称帝,国号,死后追谥为高皇帝,袁世凯生前称帝,国号中华帝国李虎李昞都被追谥为帝,这些人物的维基条目全都是直呼其名。因此用“闵妃”已经够抬举她了。—Ubuntu 2007年5月4日 (五) 12:38 (UTC)回复

請注意只有開國君主才用姓名為條目名,即使是生前稱帝的也是,跟是否追諡無關。而追封皇后也是用諡號為條目名,可以看看一些中國追封皇后的條目。朝鮮王朝‎姓閔的王妃可不止一個,閔妃應改為消歧義,日文版條目名稱有問題不代表中文版要跟隨--Ws227 2007年11月16日 (五) 15:39 (UTC)回复
拜托,不要乱总结规律,反例一大堆,不用一一举了。—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14日 (一) 08:14 (UTC)回复
中国历史上最情况相似的一位是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宣统帝,又是傀儡满洲国的康德皇帝,你这么喜欢用谥号命名皇后,不如去把婉容改成孝恪愍皇后。—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18日 (五) 07:11 (UTC)回复
拜托!奴隶社会封建王朝称王称帝的君主,往往代表此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行君主之事,有君主之实,王朝第一代君主,由于常常前半生不是君主后半生成为君主,因而维基综合观察他一生的经历身份,取其本名做为条目入口,而那几位反例的第一代君主,往往是有丰功伟绩,才成为公认的名称,西周第一代君主用周武王而不用姬发,用秦始皇而不用嬴政。汉光武帝就可以再推敲,毕竟中间插入了新皇帝王莽,刘秀只是有西汉的皇族血统而已,这点上宋高宗比他更合适,至少南宋北宋在时间上是重叠而不是西汉东汉那样断裂。曹魏的皇帝不是只有废帝才用本名,而是全部的曹魏皇帝都在维基只用本名,根本不是因为被废的原因,当然,这些都可以再议。爱新觉罗·溥仪的例子更好了,此人前半生做过清末代皇帝,伪满的开国皇帝,后半生成为战犯和平民,无论根据开国皇帝用本名的原则,还是根据纵观一生经历身份的原则,用本名作为维基入口都是最合适。这里当然不是日文维基,也断非朝鲜文维基!!当今的两个朝鲜,民族意识空前膨胀,使得他们不能用客观的名字来称呼他们的历史人物,在闵妃这个例子上借鉴日文维基,只是借鉴了日文维基在这一点上的客观,请不要给我上纲上线,无限放大。闵妃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朝鲜王妃,没有一天做过大韩帝国的皇后。因此无论是参照开国皇帝用本名而将开国皇后也对等地用本名,还是参照一生所经历的主要身份,都不应该用明成皇后作为入口。朝鲜学者可以自豪地称她是什么铁女子,但作为旁观者,她就是一个朝鲜的慈禧而已,不断在各种外国势力和她自己的外戚集团利益间权衡寻求利益最大化,兴宣大院君的条目里还说闵妃集团醉生梦死,民愤越积越深。所谓名符其实!中文维基的一个条目的名称如果用明成皇后的话,那这个条目几乎快要被人认为是韩剧了,为什么上面有人提到,这个名字是大部分人接受的名字?就是因为首先这个大部分人是指一般的社会大众,其次这个大部分人尤其是指受到民族意识过度膨胀的韩剧影响的社会大众,大家都看了这个明成皇后的电视剧,或许拍得还挺动人,但毕竟不是历史,闵妃就只是闵妃而已,她是朝鲜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闵妃,因此闵妃这条入口应该可以归她,其他的闵妃,就可以用{闵妃_(老公的名字或称号)}来作消歧页。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情况相近的例子,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老婆邢秉懿,也是一天皇后也没做过,高宗登基时,她倒是还健在,但是在金国做奴隶,赵构遥册她为皇后,总比李熙追谥死去的闵妃做皇后更为让人认为是应该的吧?其它语言用Empress之类的称呼正是,朝鲜民族意识空前膨胀的结果,大家一定记得韩国有一个所谓的国名英文标记正名运动,它影响了韩朝两国的大部分青年,还有一些中国的朝鲜族同胞,使得他们不但不能拥有正确的历史观,还到处掀起口水战,同时影响了一批持无所谓态度的人。其它语言的维基入口用Empress之类的名字,因为朝鲜历史是和他们本国历史相差太遥远的东西了,一旦有亲朝韩人士创建或移动到Empress,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这和他们无关,而真正相关的只有朝鲜语,中文,日文和俄文维基的读者,不懂俄文不知有没有这一条,日文却是明白地用汉字把这一条写成閔妃,朝鲜语自然不消说,虽然看不懂,也知道他们会用皇后。至于中文,就要看诸位能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了。请诸位看官擦亮眼,不要被韩剧所误。—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6:40 (UTC)回复
历史王室人物
身份阶段 闵玆暎 吕雉 邢秉懿 叶赫那拉·杏贞 爱新觉罗·溥仪
生前身份 朝鲜贵族 秦平民 北宋康王妃,嘉国夫人 清贵族 清贵族
朝鲜王妃 汉皇后(史载第一位皇后) 金奴隶 南宋皇后(遥册开国皇后) 清贵人(咸丰) 清宣统帝
汉皇太后(史载第一位皇太后) 金宋国建炎夫人 清皇妃(咸丰) 满康德皇帝(开国皇帝)
清慈禧皇太后(同治光绪) 平民
死后称号 庶人(朝鲜高宗追贬) 懿节皇后(南宋高宗追谥) XX慈禧XXXXXXXXXXXXXXXXXXX皇后(追谥)
XXXXXXXX明成太皇后(韩开国皇帝追谥) 宪节皇后(南宋孝宗追谥)
现维基入口 明成皇后?? 吕雉 邢秉懿 慈禧太后 爱新觉罗·溥仪

用表格一目了然,不过维基的表做起来好麻烦。

请注意“谥”和“追谥”的区别,李熙不仅“追谥”了他老婆,还“追谥”了他之前若干代的朝鲜国王宗祖做皇帝。“追谥”的身份是被谥人生前所没有经历的身份,因此不应该作为当事人的维基入口。吕雉之所以是“史载第一位皇后和第一位皇太后”是因为她生前经历过这两个身份。如果就是否常用来说事的话,吕后远比吕雉更常被后世引用,但既然有开国君主用本名的原则,开国皇后当然也应适用这一原则。闵玆暎生前没有当过皇后,死后被追谥的皇后身份又是大韩帝国的开国鬼魂皇后,由于朝鲜此前没有实现过帝制,她因此更可以说是朝鲜史载的第一位鬼魂皇后(连尸体皇后也算不上,因为被焚毁了——有一个很妙的成语叫做“尸位素餐”,到了闵氏这里,应该改成“牌位不餐”才合适,鬼魂是节约粮食的),既然是鬼魂,那她就不仅是第一位鬼魂皇后,还能是第一位鬼魂皇太后,这逻辑好玩!
历史王室人物的维基入口的命名原则,应该是此人生前的最主要的身份,这样就可以解释很多人物了,比如溥仪做皇帝前后十几年,做平民20多年,当然是取本名合适。比如慈禧太后,1861年26岁当上皇太后,1862年晋徽号“慈禧”,一直掌权到1908年,死后的谥号又有“慈禧”,当然是用慈禧太后最合适,而非用本名,更不能用“慈禧皇后”,因为她根本没当过皇后。同理“明成皇后”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称号,不但不应该做为维基条目的入口,也同样不应该做为这一条目的同义重定向入口。—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05:07 (UTC)回复

關於明成皇后的命名爭議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User:UbuntuWikipedia:移動請求/當前‎中提出把明成皇后移動至閔妃閔玆暎,並對反對者提出一些近乎人身攻擊的批評,如指反對者被韓劇誤導、不客觀、大朝鮮主義等,又對命名方針、原則加上很多對人物的主觀評價,實際上維基的命名原則並不考慮該人實際功績,只考慮常用性和正確性,並且傾向盡量使用無歧義且最常用的名稱。而閔妃這個名稱帶有歧義,有個歷史事件叫「閔妃重定運動」,所指的閔妃是仁顯王后閔氏而不是明成皇后閔玆暎閔玆暎這個名字不算很多人知道,也不算常用。其他語言版本都用「Empress Myeongseong」而不是「Princess Min」(閔妃)或「Min Ja Young」,User:Ubuntu卻竟然拿日本中心問題頗嚴重的日文版維基命名指用「閔妃」才是客觀的名稱,無視其他語言版本的正確性和中立性,也無視中文維基的命名原則。我覺得User:Ubuntu非常不尊重共識,並且強把主觀意見加在其他人和事物身上,請各位對此事提出意見--Ws227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7:25 (UTC)回复

偏向用明成皇后閔玆暎,因「閔妃」一詞有歧義,情況像天后條目改用媽祖的情況,因天后有不同意義。至於,正確性方面我並無意見,因對兩個名詞皆頗陌生。但如Ws227所言常用性、普遍性亦應為考慮之列。至於正確性,我想這個比較難判斷,因此不多說。但可用回天后的例子,也比較少人認識「林默」其本名。無論如何,觀乎大家都太過用力了,應就事物本身的客觀事實討論。Stewart~惡龍 2008年1月24日 (四) 07:36 (UTC)回复

支持用本名或無本名則用「X皇后 (XX帝)」命名

例子:王皇后 (漢平帝)‎王皇后 (漢宣帝)張皇后 (明仁宗)

(+)支持閔玆暎,理由見Wikipedia:移動請求/當前‎,至於所謂「韓劇誤導、大朝鮮主義、日文版維基」,並非本人考慮之內。而這爭議正好反映中文維基對后妃命名問題,最好一次過解決,而且今天我大幅移動后妃條目,該統一用王皇后 (漢平帝)‎王皇后 (漢宣帝)張皇后 (明仁宗)(本人主張),還是用孝平皇后邛成太后誠孝昭皇后(他人主張,其實三人相同)為條目命名來一次決議。—Iflwlou [ M {  2008年1月27日 (日) 11:55 (UTC)回复

支持用本名或無本名則用諡號命名

例子:孝平皇后邛成太后誠孝昭皇后

(+)支持用明成皇后。關於中文維基的后妃命名方式,我之所以大幅度移動,是認為,后妃如果查的到本名,那當然是以本名為主,這應當是毫無疑問的;至於查不到本名的,我個人不偏向使用‎王皇后 (漢宣帝)這樣的方式,如果該后妃有正式諡號,我認為應當使用諡號作為條目名。反之,沒有諡號又查無本名,我不反對保持原本的命名方式。—淡月抄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13:06 (UTC)回复
(:)回應,若用諡號,我們應用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昭聖昭皇后來命名嗎﹖我認為現在搜查史料的人士,除了諸如慈禧太后這等出名的人士,都只會用「X皇后」搜查,鮮少使用諡號。我認為關於后妃命名,有名用名,沒名用「X皇后 (XX帝)」,除非特殊如慈禧太后。—Iflwlou [ M {  2008年1月27日 (日) 13:11 (UTC)回复
  • (!)意見:我覺得不應硬性統一所有皇后的命名方法,用最常用的名稱就可以,如果有多個常用名稱就以先到先得方式解決--Ws227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14:41 (UTC)回复
    • 另外請把日本越南的皇后,以及東亞地區皇族及貴族婦女(包括公主、妃嬪、有封號的命婦等)的命名規則都一併考慮,如用長平公主館陶公主楊貴妃,還是朱徽娖劉嫖楊玉環--Ws227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15:03 (UTC)回复
      • (:)回應,對比來說,只用封號命名,以王昭君為例,她也是公主,甚至是呼韓邪單于和復株累若鞮單于的閼氏(王后),叫她「永安公主」,還是「呼韓邪單于閼氏」、「復株累若鞮單于閼氏」﹖人們會留下印像嗎﹖—Iflwlou [ M {  2008年1月27日 (日) 15:30 (UTC)回复
        • (:)回應,應該這樣說,如果諡號字數超過5字,則都有簡稱,就連在正史中的后妃列傳對於諡號字數很長的后妃也是使用簡稱,例如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她的正式諡號總長20多字,但可簡稱為孝欽顯皇后,即將諡號前二字,加上帝諡(有的話),再加上皇后二字。這樣的簡稱適用因累諡的關係使得諡號字數很長的皇后。此外,個人亦支持不應硬性規定中國歷朝后妃條目的命名習慣,使用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名稱命名即可。楊貴妃與楊玉環,兩個名稱的知名度似乎不相上下,但為尊重古人,應該使用楊玉環稱之。至於像長平公主這樣的案例,既知本名又有封號,那就使用最為人知的命名。至於日本的后妃,在正史中都見其名,再加上日文維基的后妃條目甚多,在撰寫中文版時以日文維基為準則,我認為如此即可。—淡月抄 (留言) 2008年1月28日 (一) 13:12 (UTC)回复
另外還有朝鮮王朝‎王子宗室,都有XX大君或XX君的封號(大韓帝國改為X親王),他們的本名也全部可考,這樣該用福城君義親王還是李嵋李堈日本內親王女王條目名有些附上幼名宮號(如和宮親子內親王真宮理子女王),有些沒有(如姝子內親王瑤子女王),有些連「內親王」、「女王」的稱謂也沒有(如敬宮愛子秋篠宮佳子)。這些又該怎樣處理?--Ws227 (留言) 2008年1月29日 (二) 18:03 (UTC)回复
所以這一直就是我很疑惑的問題,現代日本皇族成員中的中文維基版本,有很多名稱根本不對,例如樓上所舉出的敬宮愛子秋篠宮佳子兩內親王,只要查編輯歷史就知道,原本都有加上內親王三字,是後來有人將條目移動到沒有加上內親王的現狀,我是認為移動條目的人對於日本皇室命名的規則似乎不是很清楚,感覺上好像是把秋篠宮和敬宮當作姓氏了。另外,沒有加上宮號或幼名的內親王或女王,多半是因為本身就沒有宮號或幼名,例如瑤子女王。姝子內親王的宮號,算是我個人的一個缺失,當初編輯時也沒想到那麼多......。朝鮮王族我支持用本名。—淡月抄 (留言) 2008年1月30日 (三) 16:20 (UTC)回复
(:)回應,(回淡月抄)何為之簡稱﹖以慈禧太后比喻,所謂簡稱是「孝欽顯皇后」﹖「孝欽皇后」﹖還是「顯皇后」,簡稱有沒有一種準則,還是各朝各代都有基準﹖那時以簡稱稱呼合不合禮法﹖這需要探討。另說長平公主,「長平公主」不過是清朝給的封號,明朝給她的封號是「坤興公主」,該用「長平公主」還是「坤興公主」﹖當時南明仍存在。另有同樣的例子比對,宋徽宗宋欽宗,兩人在北宋亡後被金朝封為昏德公和重昏侯,當時南宋仍存在,那麼該用昏德公和重昏侯稱呼他們﹖以上的論點我不是要支持諡號和封號(另一爭議是那些歷史人物用諡號和封號才為妙﹖),而想帶出使用諡號和封號來作條目名其實很荒謬和混亂,它們千變萬化,無基準,只因統治者喜好而定,全無規則可言。另外日文維基歸日文維基、中文維基歸中文維基,日文維基是各國維基之中中立性爭議極高的一個,參考之舉值得商榷,何不我們確立全民皆可用之基準,反過吸引日文維基參考我們﹖
(回Ws227)日本和韓國王室條目命名爭議,我想這帶出一種情況──混亂。我認為應該把東亞王族,無論是中國、日本、韓國;皇帝、天皇、國王、后妃、公主,通通使用名字作條目名,一為中立,二為統一,三為基準。—Iflwlou [ M {  2008年1月30日 (三) 16:41 (UTC)回复
(:)回應,日文維基中立性的爭議性之高,我想是有目共睹的,但依照個人到目前為止所參考(我承認,其實很多都是照著翻過來)的日文維基所編寫的條目(我指的是日本皇族成員的部分)來編輯的,我認為在這方面的爭議性應該很低,所以問題不大。慈禧太后的簡稱,我想,在清史稿中就是使用孝欽顯皇后一詞,而慈禧諡號中間那串字不過是累字,她那整整25字的諡號中,字才是真正的諡號,字則是帝諡,詳細情形請參看知識+-->清朝皇后諡號的問題。我想詳細看完之後,對於清朝皇后諡號簡稱準則,應該會比較沒問題。
長平公主的情形,既然有本名就使用本名吧,不過我想「坤興公主」的封號一般人在看過長平公主之前都不太知道吧?欽宗與徽宗還是以原本的名稱稱之吧?畢竟「昏德公」和「重昏侯」都帶有貶意,而且如同「坤興公主」一般,一般大眾知道的人也不多吧。關於帝王的部分因小弟所知不多只能回應到這裡。
個人還是偏向后妃以本名為主,無本名則用諡號,后妃的諡號只要字數長都會有簡稱,條目以簡稱命名即可。既然當朝統治者給了那樣的諡號或封號,雖然只是個人喜好,那就用吧,畢竟絕大部分后妃的諡號都是有意義的。
日本內親王及女王,部分有宮號,其他則無,無者自然無需多言,但有宮號者,到底該不該在條目名稱中加上宮號?日文維基在這方面似乎是無定論。個人是認為有宮號者最好是都加上。—淡月抄 (留言) 2008年1月31日 (四) 13:04 (UTC)回复
(:)回應,那麼「欽」是真正皇后的諡號,其餘都是累字了,叫「欽皇后」才是正確條目名,這是不是所謂諡號簡稱的準則﹖以上的結果很滑稽,人們看到「欽皇后」三字,完全比對不出她是何朝何帝的皇后。知識+之類,我不知內容是否屬實,何以為證,參考之舉也是值得商榷。
至少,長平公主我們得出的共識都是使用本名,但歷史人物封號和諡號我也要說一說,封號和諡號非褒即貶,為什麼要特意留褒去貶,別忘記欽宗與徽宗在金朝的最終封號是「天水郡公」和「天水郡王」,褒意十足,但欽宗與徽宗願不願意用這封號,是另一回事了。
說說胡仙真(名字有爭議),她的諡號是靈,「靈」為惡諡,但您把條目名移動到「宣武靈皇后」,卻引起我很多疑惑,其一,她實際最高職只做到「貴嬪」,未曾做到「皇后」,這種會使很多閱者混淆;其二,她的諡號是「靈」,北魏有沒有加帝諡的傳統﹖有沒有來源證明﹖假定有,您也不是用簡稱命名,而是長稱了,這令命名條目更混亂,何以時而簡稱,時而長稱﹖其三,「靈」為惡諡,而且是極惡劣的一類,楚成王被兒子楚穆王迫得自縊,楚穆王說要將父親諡「靈」,楚成王氣得一口氣吞不不去,死不去,楚穆王改諡「成」,才安心死去。我好肯定,胡仙真絕對不想以「靈」為諡,依您對欽宗與徽宗的推斷,這次移動豈不自相矛盾﹖
日韓王族,如前所述,本人認為有名用名,去封號,去宮號(除非宮號成為那王族的姓氏)。封號、諡號、廟號宮號,完全荒謬和混亂,它們千變萬化,無基準,只因統治者喜好而定,竟以區區數字概括別人的人生,全無規則可言。慈禧太后非「欽」、宋徽宗非「徽」、昭和天皇亦非「昭」與「和」,全不中立,看看西方的國王女王們,只不過名字加世數,何似東亞混亂麻煩﹖個人認為,名字優先,無名則姓加職位,完全中立,清楚明瞭,無褒無貶。—Iflwlou [ M {  2008年2月1日 (五) 12:26 (UTC)回复
那麼,依照您的觀點,中國歷代皇帝該全改成本名,昭和天皇應該改成「裕仁親王」囉?
宣武靈皇后(以下暫稱胡氏),當初認知不多,沒有意識到褒諡或惡諡的問題,只是看見百科內關於胡氏的名稱都無所定(有靈太后、靈后、胡太后、胡充華、胡仙真等),為求統一才移動到正史上所記載的宣武靈皇后一名,的確,若真依照個人對於簡稱的想法,該以靈皇后稱之才是。此外,胡氏在元詡登基後有升為皇太后,並非只到貴嬪。
我不認為簡稱有到連帝諡都省去的地步,明朝皇后的帝諡,對於皇后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那標明了她的嫡庶之分,只有嫡后才有資格繫帝諡。而且帝諡在古代是證明該皇后是哪位皇帝的妻子的一種標記,不應省去。以孝字為諡號開頭,是自漢朝皇帝以來的習慣,當然並非歷朝帝后都是如此,但既然在清史稿中就是使用孝欽顯皇后一稱,那就用吧。
既然知識+的準確性有待商榷,那正史的準確性總是比較高的吧,總之,正史怎樣稱他就怎樣命名,除非有本名。個人才很疏、學也淺,但我只是認為,歷史可供後人評論,也能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待,但我不認為可以因此而改變它,孔子說的話不一定完全正確,難道因此要把論語中不正確的抹去嗎?歷史有錯有不好,為什麼不保留下來,讓後人體會當時的情況呢? (說遠了,但我只是這樣想,所以才堅持以諡號稱之,如果諡號很多則以最後或普為人知的諡號稱之)
日韓王族,我想那畢竟是外國的歷史人物,除非兩方所認知的名稱有差距,那還是改成以他們所使用的名稱稱之吧。我認為這樣比較尊重他們的歷史。—淡月抄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15:30 (UTC)回复
個人認為所有東亞皇室成員的名稱都不需要硬性規定,使用最常用的名稱就可以,有多個常用名就先到先得。用本名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朝鮮很多后妃、公主都是沒有記載本名的,查不到本名后妃如果用姓氏,就一定要加消歧義括號,照命名常規應該盡量選取沒有歧義的名稱,因此我覺得盡量用最常用又無歧義的名稱。很多公主的本名都查不到,封號又常會出現相同,建議用最常用名稱即可--Ws227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19:15 (UTC)回复
突然覺得,我好像太用力了—淡月抄 (留言) 2008年2月3日 (日) 06:46 (UTC)回复
(:)回應,(回淡月抄),依我的觀點,我的確認為中國歷代皇帝該全改成本名(嬴政劉邦劉備李世民,昭和天皇應該改成裕仁(不是裕仁親王)。我認為后妃命名應依皇帝生前的最高職位名命,皇帝喜歡隨其所好,追封又追諡根本未做到皇后、太后的女子,甚至有些太后丈夫根本不是皇帝,令得史家混淆,閱者不明,作為百科,以這種名命手法,我個人認為,是不負責任。
帝諡代表嫡庶之分﹖本人不以為然,先搞清楚「嫡庶」,嫡庶之分很抽像,何為嫡、何為庶﹖中國的皇者只有成者皇、敗者寇,李世民不用說了,宋朝北宋趙匡義在蠟影斧聲下奪了趙匡胤的皇位,嚴格上北宋皇帝都不是嫡裔;明朝的皇帝又有幾多是嫡裔﹖朱棣自己已經不是了;清朝廢太子後,也不再分嫡庶,以上種種例子,表明加帝諡分嫡庶是很荒謬,加帝諡不代表是嫡裔,只代表他們「成者皇」而已。孔子說的話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我沒有說把論語中不正確的抹去,我的意思是,是把孔子說的話以中立的形式寫出,而后妃名命有最中立的命名,卻棄之不用,反而用批判性極高的諡號封號命名,這非號稱中立的百科所作。另外「諡號很多則以最後或普為人知的諡號」我並不同意,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皇后人人皆知,誰又說得出長孫皇后的諡號﹖
(回Ws227),若不以求統一,就會出現命名爭議,閔茲瑛和明成皇后之爭不是很好的例子嗎﹖假如先到先得,先以閔茲瑛命名,很老實說,爭議一樣存在。后妃沒有記載本名的,如前所述,以「X后妃 (丈夫名)」表示,至於公主是沒有記載本名的,無辦法,唯一留給她只有封號了,封號出現相同,以消歧義解決。消歧義問題,本人認為中立性優先,無中立性,爭議極大的條目名依然不能解決。—Iflwlou [ M {  2008年2月3日 (日) 19:08 (UTC)回复
誠如您所言,長孫皇后的諡號「文德皇后」,的確是沒有多少人知道,那中國歷代皇帝呢?以宋理宗為例,他一共有過趙與莒、趙貴誠、趙昀這三個名字,請問該以何稱之?若真的選其一命名,那有多少人知道宋理宗的本名?又有多少人在搜尋宋理宗時會打上趙與莒、趙貴誠、趙昀這三個名字的其中之一呢?宋理宗只是一例,其實有太多皇帝的本名其知名度都沒有高過他的諡號或廟號,這樣的命名方式似乎不符合以最常見名稱命名的原則。嬴政劉邦劉備李世民,這幾位皇帝的確是在本名這方面知名度很高,但這畢竟是少數。昭和天皇和近代幾位天皇的本名知名度或許還比較高,但更早以前的諸多天皇呢?日本天皇畢竟是日本天皇,日文維基怎樣稱他就沿用,否則我認為就太不尊重對方了,舉例而言,漢桓帝在日文維基是這樣的名稱桓帝 (漢)漢宣帝皇后許平君則是許氏。以上的命名,不知您做何感想,更何況這只是冰山一角(雖然日文維基不是很好的參考例子),若真將昭和天皇或其他外國歷史人物改成以我們觀點命名的名稱,對方大概也會覺得啼笑皆非吧。
X后妃 (丈夫名)這樣的命名方式只會出現像張皇后王皇后李皇后劉皇后等內容,也就是諸位皇后之間的命名差異性不高,看起來似乎沒有分別(有本名則不列入此範疇),我以清朝皇貴妃分類為例,分內頁面中有19位皇貴妃,如果全部改成「X皇貴妃(丈夫名)」這只會更眼花撩亂吧?更何況有部分皇帝不單單只有一個皇貴妃,以乾隆帝的折憫皇貴妃和慧賢皇貴妃為例,以您的觀點應改成富察皇貴妃(高宗)高佳皇貴妃(高宗),這似乎不甚妥當吧。
百科內命名我認為應採用最無消歧義的名稱,雖然有諡號重複(或近似),如孝惠皇后孝武皇后文明皇后昭憲太后昭憲皇太后等,但畢竟和X后妃 (丈夫名)這樣的命名方式,重複的機率會少很多。就算追封太后的丈夫並非皇帝,但之所以追封為皇后(或太后)也一定有原因,昭憲太后就符合您所提及的情況,其夫宋宣組也只是被追尊而已,但昭憲太后是以帝母(子趙匡胤趙光義)的身分受封的。所以追封皇后或太后都是其來有自,不是帝母,就是如孝德顯皇后咸豐帝即位前去世)一樣,要不就是後代子孫成為皇帝(如顯祖宣皇后),技術上也稱得上正統。—淡月抄 (留言) 2008年2月4日 (一) 09:12 (UTC)回复
(:)回應,抱歉,因為擴充2008年疑似香港藝人裸照事件,所以把回覆押後了。回到正題,‎以宋理宗為例,應用「趙昀」這最後用的名字,這不是人所共知嗎﹖現代人改名也不是以最後用的名字為準嗎﹖的確,有些人只知長孫皇后不知文德皇后,有些人則只知宋理宗而不知趙昀,誠如我前所述,消歧義問題也好,諡號問題也好,以中立性優先,用批判性極高的諡號封號命名,在號稱中立的百科使用,是不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
我說過,日文維基歸日文維基,中文維基歸中文維基,我不明白為什應人人常說「參考」別的維基,像成了中文維基的常態,反而不想想別的維基「參考」我們。維基百科,只需緊守中立,不需理會別人的情感,一有情感,中立就會傾側,條目就會依情感擺佈,難聽一句,所謂中立,就迫我們像機械人般思考。
是的,用我的法子,會出現像張皇后王皇后李皇后劉皇后等內容,諸位皇后之間的命名差異性不高,但這就是維基取中立為最高指導原則的代價,沒了這個,請參見百度百科。
另外,您好像誤會我的命名方式,如該人物沒有消歧,就不用加括號和帝名,即高佳皇貴妃就是高佳皇貴妃,富察皇貴妃就是富察皇貴妃,此外,在討論之中,我驚覺皇帝之本名才是最高中立性命名方式,如以我方法成為方針,如有消歧義,我認為是以「高佳皇貴妃 (愛新覺羅·弘曆)」為準,不過可能牽涉男女權問題,或改以年份為準(不過通過我方法成方針才說)。
如前所述,正統不過是成者皇之確立權威的規則,隨時可以根據統治者的需要而改變,今天之正統,明天成異端,再說,以您以上的方法,保太后又如何說﹖還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是不是正統,維基百科要為根據統治者次次不同的正統來命名,但所謂正統,也一次又成異端,又要找新的統治者之新的正統來命名,我已說過,這些所謂正統,混亂、麻煩、荒謬、極高批判性,完全不適合以中立性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維基百科條目命名。—Iflwlou [ M {  2008年2月7日 (四) 18:03 (UTC)回复
關於皇帝命名,早前已有投票(Wikipedia talk:投票/中国君主条目命名#皇帝名稱),歡迎繼續討論。關於后妃命名,我認爲應該使用簡單並準確地表達某位女性而不標奇立異地打破已有慣用辦法的名稱。我剛修改包括四位皇后的狄奧法諾條目;根據你們的辦法,假設我是其他不知底細的維基人,我應該如何根據你們的辦法命名呢?zzz......很睏 2008年2月8日 (五) 18:33 (UTC)回复
説明一下,有辦法可以統一各種后妃的命名麽?zzz......很睏 2008年2月9日 (六) 16:04 (UTC)回复
(:)回應,抱歉,雖然這樣的回應排列不太對,但為了看起來方便,我以此方式回應。這樣的討論也過了數日,有各種各樣的意見,中外帝王的部份實在不是我的能力所及,所以我不會再打腫臉充胖子的去回應,我對這部份的最後一句話是,外國帝王在他自己的國家是以怎樣的名稱行於世,就怎樣稱他,如果有諸多名稱,則擇一最正確的方式命名,完畢。
后妃,討論到這裡,我想,若一再堅持使用諡號命名就太不明智了,雖然X后妃 (丈夫名)這樣的方式個人實在很難苟同,但這純屬個人感覺,百科條目命名根本不能單以我個人意見為基準,我想,后妃命名方式是無法完全統一的,每位后妃有各自適合的命名方式,就算是有本名,也不代表本名就一定好,舉例而言,葉赫那拉˙杏貞是慈禧太后的本名,但是,我想一般大眾還是知道她叫做慈禧太后多些(在戲劇小說等以訛傳訛之下,有更多人以為慈禧本名玉蘭或蘭兒),所以這種時候中立性已派不上用場,慈禧太后對大眾而言已經是依個最適合也最恰當的名稱(雖然她一生跟慈禧二字真正的意含談不上太大的干係)。我舉慈禧為例,是想證明有時就算知道本名,但不一定代表本名是唯一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想駁斥他人觀點的意思。清朝后妃原本大多使用諡號(部分為徽號)來命名,雖然已經有諸位后妃改以本名命名,但我希望移動頁面者能夠提出證據來證明后妃本名的真實性,不然我希望能夠讓清朝后妃回到原本以諡號(或徽號)命名的情況,雖然不符合中立性,但這是一般大眾比較習慣的稱呼。

共识

以下是我個人所提出依朝代來做分類的命名情況:

  • 上古時代(包含傳說時代即夏商周三代):上古時代的后妃,有部分不要說名字,根本連姓氏都不知道(如婦好),所以不適合以X后妃 (丈夫名)這樣的方式命名,若知姓不知名(如太姒),也不適合X后妃 (丈夫名),如果知道姓氏和本名,但該人卻以他名著稱於世(如女媧,雖然這不是很謹慎的例子),那就以他最具知名度的稱呼命名。
  • 秦朝:秦朝國祚短暫,留名傳世者不多,所以我認為,史家或史書怎樣稱她就依樣畫葫蘆。
  • 漢朝(包刮在漢之前的西楚和中間的新朝):知本名用本名,無本名者,若有他稱傳世用他稱,無本名無他稱則用合X后妃 (丈夫名)命名。
  • 三國:無本名者(知姓名不討論)這方面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該怎麼辦,因為看來似乎完全適合X后妃 (丈夫名),這樣的方式,但是這樣會有一個問題,蜀漢後主劉禪有兩個張皇后,如果都用合X后妃 (丈夫名)這樣的方式會無法區別(這也是個人之所以堅持使用諡號背後的一個隱憂)。希望大家一起討論。
  • 晉朝:知名用名。無名使用合X后妃 (丈夫名)。
  • 五胡十六國:知名用名。無名使用合X后妃 (丈夫名)。
  • 南北朝:知名用名。無名使用合X后妃 (丈夫名)。
  • 隋唐:知名用名。無名使用合X后妃 (丈夫名)。
  • 五代十國:知名用名。無名使用合X后妃 (丈夫名)。

這只是一個很草率粗造的方案,希望大家都提出更好的意見。—淡月抄 (留言) 2008年2月10日 (日) 10:16 (UTC)回复

支持形成共识,并建议尽快采取行动。—Isnow (留言) 2008年2月23日 (六) 21:36 (UTC)回复
所以呢?這個討論到這邊就要無疾而終了嗎?—淡月抄 (留言) 2008年2月24日 (日) 10:53 (UTC)回复
以目前大中華地區歷史學者最常用的稱呼為準,一切以符合WP:NC為原則。--RekishiEJ (留言) 2008年2月24日 (日) 15:00 (UTC)回复

1. 这样的命名整齐划一是否有必要, 2.如果愿意形成共识,可以开设投票页面征求更多人的意见--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2月29日 (五) 11:44 (UTC)回复

真是笑话,说日文维基中立性有问题,我有主张过要全盘按照日文维基?说不过别人,就给别人扣帽子。就你最中立,是吧?--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3:03 (UTC)回复

不尊重共识的人竟然说别人不尊重共识!Wikipedia:命名常規#历史名称及人名说,开国君主用本名,对等地,开国君主的老婆,当然也是用本名。--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3:03 (UTC)回复

请问:李熙是不是开国君主?李熙的老婆是不是要用本名??--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3:03 (UTC)回复

请问:你凭什么在开国君主的老婆命名上动歪脑筋要用所谓“常用名”来取代本名?你又凭什么说“明成皇后”比閔玆暎更常用?难道閔玆暎是什么特殊的历史人物??要区别对待?如果说“明成皇后”比閔玆暎更常用的话,那难道不是因为韩剧使用错误的命名而在一般大众脑海里造成的错误印象么?你能说韩剧是使用恰当的命名么?对于一个从没当过皇后的人,硬冠以皇后之名。如果不是韩剧,有谁知道这个女人?难道缪误重复100遍就自动变成真理了? --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2:54 (UTC)回复

请问:你又凭什么说在閔玆暎这一条上其它语言的版本比日文版本更中立?和这一段朝鲜历史最相关的外国只有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任何其它语言的编辑者都容易被VANK之流所蒙蔽,你又凭什么说他们不是受VANK的影响而使用皇后的称谓的?难道助拳的洋人多了你就占理了?--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3:14 (UTC)回复

请问:大韩帝国草创于1897年,閔玆暎死于1895年,你凭什么把她从阴间拖出来让她做鬼魂皇后?你那样效忠于李熙么?李熙100多年前下了一道圣旨,你现在还要身体力行?不好意思大韩帝国1910年已经亡国了,你记得不?梦里不知身是客了吧?准备啥时候复国?--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3:29 (UTC)回复

以上几条都是对Ws227说的。--Ubuntu (留言) 2008年4月5日 (六) 03:06 (UTC)回复

要警惕韓劇帶來的文化侵略

在這個問題上我支持Ubuntu的意見,我喜歡經常逛不同語種的維基,看到韓文維基確是使用명성황후,也就是明成皇后作為條目名,正因為如此,更需要進行撥亂反正,不能別人錯,我們就也跟著錯,有趣的是,看到在韓國那邊討論頁裡面同樣有場關於名稱的爭論,這是個大是大非問題,不能退讓,請Ubuntu繼續堅持原則不動搖,在這裡引用下你上面說過的話^_^

"还有一些中国的朝鲜族同胞,使得他们不但不能拥有正确的历史观,还到处掀起口水战,同时影响了一批持无所谓态度的人。其它语言的维基入口用 Empress之类的名字,因为朝鲜历史是和他们本国历史相差太遥远的东西了,一旦有亲朝韩人士创建或移动到Empress,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这和他们无关,而真正相关的只有朝鲜语,中文,日文和俄文维基的读者,不懂俄文不知有没有这一条,日文却是明白地用汉字把这一条写成閔妃,朝鲜语自然不消说,虽然看不懂,也知道他们会用皇后。至于中文,就要看诸位能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了。请诸位看官擦亮眼,不要被韩剧所误"

九紫離火很高興認識你:) 2008年4月13日 (日) 23:54 (UTC)回复

  • 呼「妃」為「后」,便可知中國「禮」文化的喪失。再冠之以「皇」,可見連「恥」都無曾有也。 Sγmαnə    ╰( ̄▽ ̄)╭ 2008年11月22日 (六) 20:00 (UTC)回复
    • 明成皇后最后的封号是皇后。虽然是在日本的鼓动下,朝鲜王朝最后从中国独立是事实。其实从清朝开始,朝鲜已经基本上从中土独立了。前附属国独立,想自己称王称帝,算什么耻辱?凭什么亚洲国家的“礼仪”都要按照中国的礼仪?还是劝中国同胞们不要大汉民族主义。真正客观是遵从如今广泛的称呼,再做一条“当时称作闵妃”的记录。

移動請求

本来已经移到闵妃了,有人还要移回去,理由竟是只有开国君主才直呼其名(不过这理由太脆弱了,反例:秦始皇周武王汉光武帝曹芳曹奂...),而且还弄出一堆朝鲜历史上有名气没名气的闵妃,来搞个消歧页,好让明成皇后的称谓显得更有理。我想问,你为何不把朝鮮高宗朝鮮纯宗移动到大韩帝国太皇帝大韩帝国孝皇帝?而且既然高宗是大韩帝国开国皇帝,他老婆就是开国皇后了,汉高祖的老婆的条目也只是呂雉。李熙1897年称帝,闵妃1895年就死了,什么理由要用谥号称呼她?朝鲜高宗李熙称帝后把他家的二十多代祖宗全都追谥了帝号,麻烦你,如果要让闵玆暎称后的话,也请把之前朝鮮王朝‎的诸多位王也改成帝。—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17日 (四) 00:00 (UTC)回复

反對,較常用,是條目創建以及之後多數內容之編輯者所使用之名稱,且非錯誤或不正式的命名。—bstle2 2008年1月18日 (五) 06:46 (UTC)回复
只有一些朝鲜民族主义者和韩剧看多的人会觉得这个称呼是正确的,日语wiki用的条目名字就是闵妃。你怎样能把一个一天皇后也没做过的人的条目的名字写成XX皇后?简直是匪夷所思。那你为何不将爱新觉罗·溥仪的条目移动到康德皇帝或者宣统皇帝大满洲帝国大韩帝国的情况是最为相近的了。—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18日 (五) 08:04 (UTC)回复
參見#閔妃 → 明成皇后。—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8年1月18日 (五) 16:26 (UTC)回复
现在是在说理,并不是说有移动权利的人做的都是对的,去年5月份还有管理员做过明成皇后到闵妃的移动,见Talk:明成皇后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18日 (五) 23:02 (UTC)回复

对待历史人物,要公正客观,但是朝鲜民族主义者和韩剧迷们显然是做不到公正客观的,朝鲜历史千年积弱,长时间以来就是中国各代王朝的附庸国,其最高统治者只能称王,不能称帝,当然他的配偶也只能封妃,不能封后。那个时期的朝鲜,只是在中日俄三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国,由于中国的末落,才改帝制,就算称了帝,最终还是沦为日本的傀儡政权,朝鲜高宗最后被日本人逼到退位后封为“德寿宫李太王”。—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2日 (二) 02:13 (UTC)回复

你舉的是特殊例子,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皇帝漢光武帝建立的東漢一般視為西漢的延續,宣統帝康德皇帝則是因為爱新觉罗·溥仪這個本名較常用,而清遜帝這個廟號不常用甚至不為人知才不用。況且漢光武帝秦始皇爱新觉罗·溥仪嬴政劉秀宣統帝康德皇帝清遜帝常用,符合常用名稱的原則,還有就是我說開國君主用本名,不代表開國君主必須要用本名。曹芳曹奂是沒有廟號的廢帝,沒有廟號的廢帝都是稱名。倒是你,為甚麼要把日本人的習慣凌駕華語地區的常用名?大韓帝國也跟滿洲國的例子不同,前者是受國際承認的,後者不受國際普遍承認,被視為「偽」政權,怎能如此比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是中文維基,不是日文漢字維基,現在到底是誰不公正客觀,把華語地區的常用名置諸不理,一味只是從日文版的用法看待中文版啊?別忘了其他語言也是用明成皇后為條目名,難道其他語言的維基人又是朝鮮民族主義者和韓劇迷嗎?用閔玆暎不是不行,但對於最常用名稱可能有爭議,況且知道閔玆暎這名字的人不多,閔妃則不適合作為條目名,因為歷史上的閔妃有三個。如果知道真名的就要用名字,是不是要把慈禧太后轉到葉赫那拉·杏貞?不過你倒是說對了一句,就是「并不是说有移动权利的人做的都是对的」,所以去年5月份的移動也不見得一定是對的--Ws227 (留言) 2008年1月22日 (二) 23:40 (UTC)回复
知道真名的就要用名字,这条是你创立的原则么???—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7:13 (UTC)回复
拜托!奴隶社会封建王朝称王称帝的君主,往往代表此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行君主之事,有君主之实,王朝第一代君主,由于常常前半生不是君主后半生成为君主,因而维基综合观察他一生的经历身份,取其本名做为条目入口,而那几位反例的第一代君主,往往是有丰功伟绩,才成为公认的名称,西周第一代君主用周武王而不用姬发(可能因为周的制度是中国一切成文的宗法制度的起源),用秦始皇而不用嬴政。汉光武帝就可以再推敲,毕竟中间插入了新皇帝王莽,刘秀只是有西汉的皇族血统而已,这点上宋高宗比他更合适,至少南宋北宋在时间上是重叠而不是西汉东汉那样断裂。曹魏的皇帝不是只有废帝才用本名,而是全部的曹魏皇帝都在维基只用本名,根本不是因为被废的原因,当然,这些都可以再议。爱新觉罗·溥仪的例子更好了,此人前半生做过清末代皇帝,伪满的开国皇帝,后半生成为战犯和平民,无论根据开国皇帝用本名的原则,还是根据纵观一生经历身份的原则,用本名作为维基入口都是最合适。这里当然不是日文维基,也断非朝鲜文维基!!当今的两个朝鲜,民族意识空前膨胀,使得他们不能用客观的名字来称呼他们的历史人物,在闵妃这个例子上借鉴日文维基,只是借鉴了日文维基在这一点上的客观,请不要给我上纲上线,无限放大。闵妃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朝鲜王妃,没有一天做过大韩帝国的皇后。因此无论是参照开国皇帝用本名而将开国皇后也对等地用本名,还是参照一生所经历的主要身份,都不应该用明成皇后作为入口。朝鲜学者可以自豪地称她是什么铁女子,但作为旁观者,她就是一个朝鲜的慈禧而已,不断在各种外国势力和她自己的外戚集团利益间权衡寻求利益最大化,兴宣大院君的条目里还说闵妃集团醉生梦死,民愤越积越深。所谓名符其实!中文维基的一个条目的名称如果用明成皇后的话,那这个条目几乎快要被人认为是韩剧了,为什么上面有人提到,这个名字是大部分人接受的名字?就是因为首先这个大部分人是指一般的社会大众,其次这个大部分人尤其是指受到民族意识过度膨胀的韩剧影响的社会大众,大家都看了这个明成皇后的电视剧,或许拍得还挺动人,但毕竟不是历史,闵妃就只是闵妃而已,她是朝鲜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闵妃,因此闵妃这条入口应该可以归她,其他的闵妃,就可以用{闵妃_(老公的名字或称号)}来作消歧页。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情况相近的例子,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老婆邢秉懿,也是一天皇后也没做过,高宗登基时,她倒是还健在,但是在金国做奴隶,赵构遥册她为皇后,总比李熙追谥死去的闵妃做皇后更让人认为是理所应该的吧?其它语言用Empress之类的称呼正是,朝鲜民族意识空前膨胀的结果,大家一定记得韩国有一个所谓的国名英文标记正名运动,它影响了韩朝两国的大部分青年,还有一些中国的朝鲜族同胞,使得他们不但不能拥有正确的历史观,还到处掀起口水战,同时影响了一批持无所谓态度的人。其它语言的维基入口用Empress之类的名字,因为朝鲜历史是和他们本国历史相差太遥远的东西了,一旦有亲朝韩人士创建或移动到Empress,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这和他们无关,而真正相关的只有朝鲜语,中文,日文和俄文维基的读者,不懂俄文不知有没有这一条,日文却是明白地用汉字把这一条写成閔妃,朝鲜语自然不消说,虽然看不懂,也知道他们会用皇后。至于中文,就要看诸位能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了。请诸位看官擦亮眼,不要被韩剧所误。—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6:40 (UTC)回复
日文維基可是出了名日本中心的,你說日文版客觀,難道其他語言版本(如英文版)就一定不及日文版客觀嗎?為甚麼英文版用的是en:Empress Myeongseong而不是Princess Min或Min Ja Young?不要說甚麼只有中日韓俄較熟悉,這只代表你太低估其他地區人們的見識了,就算是中國人甚至學者也不見得真的對古代周邊國家的歷史很了解,你又憑甚麼批評別人不公正不客觀?還有就是有個朝鮮有個歷史事件叫「閔妃重定運動」,那個閔妃是指仁顯王后閔氏。還有按照維基盡量避免使用有歧義名稱的命名原則,無論是用明成皇后還是閔玆暎都比用閔妃這個有歧義的名稱適合,再加上閔玆暎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最常用而又沒歧義的名稱就是明成皇后。你所提那個南宋追封皇后邢秉懿無論本名還是諡號的知名度都是差不多,兩者常用程度沒有明顯差異,就算用諡號也不是不適當,但兩者常用程度差不多,那就先到先得。但提到閔玆暎這個名字,又有多少人知道是誰?不客觀的是你吧,明明維基的命名原則就沒有你所說的視乎功績而定,而且你對命名也加入太多個人情緒和主觀評價,照你所說是不是要無視之前關於古代皇室成員名稱的所有討論共識?不要說反對你都是被韓劇所誤,該摒除個人主觀偏見的是你才對--Ws227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7:12 (UTC)回复
追封,追谥都是对死人而言的。遥册是对活人而言的。请先搞清楚再来理论。—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9:03 (UTC)回复
我从没说过什么“只有中日韓俄較熟悉”,你要总结我的意思的话,不妨总结成“这段朝鲜历史只有中日俄最为相关”。我所有的理由都在上面了,大家自有公断。比如一个成语“差强人意”的意思应该是很让人振奋,现在常被人误用为难以让人满意。但这个常用的意思还是错的,一个好的成语字典还是会用正确的解释。—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7:18 (UTC)回复
路過回說個題外話,差強人意一詞確實本來是指讓人振奮,但是自從劉鶚的《老殘遊記》就有文章拿來當作令人勉強滿意的意思了,您卻把他搞成難以讓人滿意之意?請您先去了解一下來龍去脈再做舉例,不要將您自己搞錯的事拿來說成好像全天下的人都跟您一樣誤用好嗎?—210.64.14.254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8:09 (UTC)回复
我也很痛心啊,但是我每一次在广播电视上听到差强人意这个词的时候,其语境都是指难以让人满意,或不能令人满意,大陆的电视台听到的次数较少,台湾的电视主播很喜欢用这个成语,而且每用必错。—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4日 (四) 08:16 (UTC)回复
历史王室人物
身份阶段 闵玆暎 吕雉 邢秉懿 叶赫那拉·杏贞 爱新觉罗·溥仪
生前身份 朝鲜贵族 秦平民 北宋康王妃,嘉国夫人 清贵族 清贵族
朝鲜王妃 汉皇后(史载第一位皇后) 金奴隶 南宋皇后(遥册开国皇后) 清贵人(咸丰) 清宣统帝
汉皇太后(史载第一位皇太后) 金宋国建炎夫人 清皇妃(咸丰) 满康德皇帝(开国皇帝)
清慈禧皇太后(同治光绪) 平民
死后称号 庶人(朝鲜高宗追贬) 懿节皇后(南宋高宗追谥) XX慈禧XXXXXXXXXXXXXXXXXXX皇后(追谥)
XXXXXXXX明成太皇后(韩开国皇帝追谥) 宪节皇后(南宋孝宗追谥)
现维基入口 明成皇后?? 吕雉 邢秉懿 慈禧太后 爱新觉罗·溥仪

用表格一目了然,不过维基的表做起来好麻烦。

请注意“谥”和“追谥”的区别,李熙不仅“追谥”了他老婆,还“追谥”了他之前若干代的朝鲜国王宗祖做皇帝。“追谥”的身份是被谥人生前所没有经历的身份,因此不应该作为当事人的维基入口。吕雉之所以是“史载第一位皇后和第一位皇太后”是因为她生前经历过这两个身份。如果就是否常用来说事的话,吕后远比吕雉更常被后世引用,但既然有开国君主用本名的原则,开国皇后当然也应适用这一原则。闵玆暎生前没有当过皇后,死后被追谥的皇后身份又是大韩帝国的开国鬼魂皇后,由于朝鲜此前没有实现过帝制,她因此更可以说是朝鲜史载的第一位鬼魂皇后(连尸体皇后也算不上,因为被焚毁了——有一个很妙的成语叫做“尸位素餐”,到了闵氏这里,应该改成“牌位不餐”才合适,鬼魂是节约粮食的),既然是鬼魂,那她就不仅是第一位鬼魂皇后,还能是第一位鬼魂皇太后,这逻辑好玩!
历史王室人物的维基入口的命名原则,应该是此人生前的最主要的身份,这样就可以解释很多人物了,比如溥仪做皇帝前后十几年,做平民20多年,当然是取本名合适。比如慈禧太后,1861年26岁当上皇太后,1862年晋徽号“慈禧”,一直掌权到1908年,死后的谥号又有“慈禧”,当然是用慈禧太后最合适,而非用本名,更不能用“慈禧皇后”,因为她根本没当过皇后。同理“明成皇后”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称号,不但不应该做为维基条目的入口,也同样不应该做为这一条目的同义重定向入口。—Ubuntu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05:07 (UTC)回复

图片

共享资源已有新的图片可用,准备贴到该条目来。—Zhxy 519(联系) 2008年5月8日 (四) 17:06 (UTC)回复

“身世”一段简直是电视剧剧情的翻版

“20岁时,闵妃就开始经常出宫,积极参加政治。”快成妇女解放的先驱了,实在很难相信在十九世纪的朝鲜,一位王妃可能经常出宫,难道是小燕子?--Berthe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5:22 (UTC)回复

我真的很懷疑編輯身世這一段的使用者的根據從何而來?之後就發現錯誤很多,看到這一段更是差一點昏倒,李氏朝鮮時期對女子的限制比中國還厲害,一般的兩班貴族千金都不能隨便出門了,更何況她是王妃,在壬午軍亂時那是逼不得已啊。祖民 (留言) 2010年8月27日 (五) 09:11 (UTC)回复

(:)回應:参考朝鲜本国的文献。近代朝鲜名史籍梅泉野录说的明明白白,高宗十年左右借崔益鉉的奏折来打击大院君的权利,逼其隐退。这时闵妃同大院君的小舅子串通一气,认其为父亲的嗣子以及自己的义兄。后来朝鲜的主簿便是这位闵升镐,而闵妃通过他独揽大权。高宗十年时~22岁(虚岁),闵妃则大高宗二岁,~24岁。梅泉野录虽然收集的是野史传闻,但是闵升镐是大院君的小舅子,没有高宗夫妇积极拉拢,突然跳槽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要是闵妃没有政治贡献的话,也很难让闵氏外戚成为权臣,况且掌权最多的大臣是与闵妃关系最近的人(闵升镐为闵妃义兄,闵台镐,奎镐兄弟为闵升镐过继的嗣子的亲生父亲和叔父)。所以闵妃确实二十几岁就很强悍了。至于出宫就不知道了,不过“宫”应该不是“皇宫”而是”后宫“。

失望

对中文维基几乎所有涉及north or south korea 方面的词条都深表失望,几乎全面体现的是韩国人或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人士的观点,不客观、不公正,太政治太民族主义,而且不能碰,一碰即跳,运用还不是太纯熟的中文大肆反击,我宁肯去查看日文或英文的相关条目。114.99.17.84 (留言) 2010年10月16日 (六) 17:08 (UTC)回复

你的說法很奇怪,這是韓國歷史ㄟ,不用韓國人的觀點要用誰的觀點?祖民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34 (UTC)回复

在各國的歷史,當然要站在該國的角度去敘述,難不成要用中國的角度去評論?--首醫女張德留言 2010年10月18日 (一) 08:53 (UTC)回复
114.99.17.84君,你别上维基了,去查百度百科算了。那里最中国中心,最不会让你失望。--122.90.93.207留言2014年4月30日 (三) 04:15 (UTC)回复
(:)回應:上面的人确定看过百度百科的本条目?我倒觉得维基百科的本条目并不是用韩国人的观点写的,反倒是自己yy的居多。--风来居士留言2014年6月24日 (三) 17:45 (UTC)回复
返回到“明成皇后”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