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颱風鸚鵡 (2008年)

Hermes449757在话题“不是接近0毫米”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優良條目落選颱風鸚鵡 (2008年)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2010年9月19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热带气旋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热带气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熱帶氣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東南亞专题 (获评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東南亞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东南亚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工作组图标
本條目由菲律賓任務組提供支持。
香港专题 (获评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香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鸚鵡橫過香港之路徑

  • 版本一︰
File:Nuri hk track.png
版本一

右圖是鸚鵡的中心(風眼)橫過香港時的路徑,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警報、氣象站氣壓讀數及風向繪制。鸚鵡首先在香港島東面15-20公里掠過,其后在西貢登陸[1]登陸後鸚鵡強度銳減,風眼橫過沙田大埔,進入新界東部。[2]由於大帽山的地形給鸚鵡的西南象限帶來很大的阻力,鸚鵡轉向西南方向移動,穿過石崗一帶,中心到達屯門[3][4]由下白泥一帶出海至后海灣(一說是經過流浮山),趨向深圳西部,即蛇口一帶[5]並繼續減弱。橫過香港期間,鸚鵡一直維持著每小時14-16公里的速度前進。

  • 版本二︰
  • 鸚鵡首先在香港島東面15-20公里掠過,然後轉向西移動,在清水灣附近登陸,並橫過九龍市區及大嶼山,其後轉向西北移動,橫過新界西部,進入深圳。
  • 當鸚鵡的風眼開始離開香港時,橫瀾島在其東南眼牆影響期間曾錄得颶風程度西南風,顯示鸚鵡橫過香港期間可能仍有颱風程度。

參考資料


既現有兩個版本,請雙方在此解決爭議後,才按共識把之加回頁面。—J.Wong 2008年8月22日 (五) 16:07 (UTC)回复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每小時熱帶氣旋定位、香港各區風向變化過程,估計鸚鵡並非如天文台初時的預測般向西北移動橫過新界東部,而是在清水灣附近登陸後一直向西移動,橫過九龍市區,再登陸大嶼山,然後轉向西北移動,登陸屯門一帶,再橫過后海灣進入深圳。不知User:384是憑甚麼畫出那個路徑圖呢?--Simonlo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16:04 (UTC)回复

此圖蓋非本人所畫。—J.Wong 2008年8月22日 (五) 16:07 (UTC)回复
對不起,我搞錯了,我已更正。--Simonlo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16:10 (UTC)回复

此圖是我畫的。建議等待香港天文臺發出報告后,才作決定。現階段先隱藏該部分。—384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16:12 (UTC)回复

請問一下Simonlo,請問您同意版本一的描述文字嗎?—J.Wong 2008年8月22日 (五) 16:14 (UTC)回复
我個人連續每小時看天文台發布各風速計的風向, 認為第二個說法較可取. 另外, 第一個說法要攀過很多的山頭,十分困難. 當然這只是個人觀測.—Kittyhawk2(談♥) 2008年8月22日 (五) 16:15 (UTC)回复
另外, 其實風眼也有區分高層風眼與低層風眼, 因為在登陸後, 看來風眼已經「散開」左, 各有各走, 造成風眼並不晴朗.—Kittyhawk2(談♥) 2008年8月22日 (五) 16:15 (UTC)回复

兩點補充資料:1.根據本地著名業余氣象網站HKCOC的網主觀測,在鸚鵡登錄后不久,沙田區曾短時間出現藍天,他應為是風眼。2.橫瀾島錄得颶風程度的西南風,很可能是陣風。雖然第一點不是“可靠的參考來源”,但亦可佐證版本一。當然,版本一有完備的參考來源,絕對不是胡亂“吹”出來的。—384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16:25 (UTC)回复

版本二是根據天文台每小時的定位得出的結論,這是有確實數字的定位,如果只是根據肉眼看到疑似風眼,可信度似乎低於天文台的定位。而且,在沙田見到藍天不代表風眼就在沙田,可以是在任何無遮擋的地方。另根據天文台的風向及風速圖,在17:10,大老山吹東風,沙田吹東北偏北風,青洲吹北風,京士柏無風;去到18:00,大老山已吹南風,沙田吹東風,青衣吹東北風,青洲吹西北偏西風,由此推斷鸚鵡的低層風眼在九龍山脈以南自東向西橫過九龍市區比較合理。為熱帶氣旋定位時,一般是以低層環流中心為準,即使當時的高層風眼在新界,也不應如此畫。如果你有地下天文台的帳號,建議你去討論區有關颱風鸚鵡的主題(part 3),那裡有些人繪出了鸚鵡的高層和低層風眼的大致路徑圖,你可以去參考一下。--Simonlo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16:47 (UTC)回复

我沒有地下天文臺的帳號,不好意思了。不過,上面新加的路徑圖,符合你的講法嗎?九龍區一段路徑是否需要再南移?—384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16:51 (UTC)回复

上面那兩幅圖先用作參考,本人建議您在繪製另一幅時,可用Image:HK map.png。此圖不會有任何版權問題。—J.Wong 2008年8月23日 (六) 03:17 (UTC)回复
彻头彻尾的原创研究……—Quarty 2008年8月23日 (六) 08:07 (UTC)回复
請問你是指版本一還是版本二?—384 (留言) 2008年8月23日 (六) 08:44 (UTC)回复
補充一點,臺風鸚鵡先后經過香港島東、在西貢登陸,往新界東,以及屯門,最后在后海灣出海,全部均引自新聞報道(二手資料),故上述版本一的文字,絕對可以算是三手資料。我是維基新手,請多多指點!—384 (留言) 2008年8月24日 (日) 08:32 (UTC)回复
底圖使用Image:Hong Kong Outline Map.png會較理想,Image:HK map.png是美國中情局的PD地圖,Image:Hong Kong Outline Map.png則是由維基人親手繪製。—沙田友 (留言) 2008年8月27日 (三) 06:00 (UTC)回复

議決

根據香港天文臺臺長網志,版本二有效。我已將兩個版本有效的部分合并。—384 (留言) 2008年8月27日 (三) 20:24 (UTC)回复

我覺得折向西南移動那一段應該沒有這麼北,鸚鵡的中心應該有橫過將軍澳一帶。--Simonlo (留言) 2008年8月29日 (五) 03:52 (UTC)回复

关于台风名词的问题

据我了解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表是循环使用的(参见台风中的“命名及编号”),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两个“台风鹦鹉”,是否应该考虑这个问题?--FDyyr (留言) 2008年8月23日 (六) 06:31 (UTC)回复
是的。但為避免混亂和取得共識,建議稍等幾天才把條目改名成“台风鹦鹉(2008)”。—384 (留言) 2008年8月23日 (六) 06:43 (UTC)回复

  • 沒有改名稱的必要,鸚鵡(如麗)這個名字是鹿莎(露莎)被除名之後替換的名字,至今只使用過一次,並沒有混淆的可能,等到下次再輪到鸚鵡(如麗)這個名字時,大概也是五、六年之後的事了,屆時再移動就好了。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23日 (六) 07:34 (UTC)回复
同意,沒有歧義就沒有消歧義的需要了。 --Moonian♨一盅兩件立即嘆貢獻 主要 全部 2008年8月23日 (六) 08:13 (UTC)回复

有地域中心的問題

本人頗不明白為何文中出現了這個問題?敬請加上模版者作出解釋。—J.Wong 2008年8月23日 (六) 07:47 (UTC)回复

灾情最大的地方在哪里?这篇条目篇幅最大的地方在哪里?—Quarty 2008年8月23日 (六) 07:55 (UTC)回复
實在所有受災地區都應有相應的長度。香港一段雖長,但香港受到正面吹襲,誠本人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問題反而在於菲律賓、中國大陸兩段內容匱乏。—J.Wong 2008年8月23日 (六) 08:02 (UTC)回复
这不就是我指出的问题吗?挂个“尚需補充世界性的內容”的模板不过份吧?—Quarty 2008年8月23日 (六) 08:05 (UTC)回复
請閣下息怒,本人並非反對閣下加上模版亦認同爾由。只是不明而已並希望閣下在下次加上模板時於討論頁加上原因令他人更明白。最後,感謝閣下解答了本人之提問。—J.Wong 2008年8月23日 (六) 08:10 (UTC)回复
我有同樣的看法,雖說大部分的人關注自己周邊事物是常情,但香港朋友編寫颱風條目問題特別嚴重,舉例來說,災情部分往往連某個老婆婆被風吹倒、某個上班族被掉下來的招牌打到這種事都寫進去,這種輕傷的案例,台灣一個颱風過來,幾乎都有數十起至上百起,隨便到災害防救委員會調個pdf檔,過馬路滑倒這種事都有,依樣畫葫蘆的話,寫個上萬位元組都不是問題,但是這有必要嗎?只要看看颱風鳳凰 (2008年)條目就知道了,這個颱風主要侵襲台灣,台灣部分大部分是我寫的,我就很訥悶離颱風一千公里外的香港,寫這麼多瑣事是要做什麼?未命名 (留言) 2008年8月23日 (六) 08:07 (UTC)回复
又例如澳門維基人似乎對颱風沒甚麼興趣,即使有可靠參考資料也不會有人願意去寫一樣?有那麼必要自寫自話嗎?--治癒系的小琛兒(探病去)(病歷表) 2008年8月25日 (一) 16:40 (UTC)回复

香港已經沒有「掛風球」,請勿再用這個字眼

掛風球已經在2001年隨著長洲信號站不再掛風球後,香港的熱帶氣旋信號已改為「發出」,不是「掛風球」。-我愛黑澀會上課啦!美眉來找我吧!♥2008年8月28日 (四) 12:57 (UTC)回复

建議半保護處理

有關引起爭議的部分,經常被不知名用戶刪去,建議半保護處理。—384 (留言) 2008年9月6日 (六) 15:35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后修订版本

颱風鸚鵡 (2008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自然科學 - 大氣實體學及氣象學,提名人:HW (留言 - 貢獻) DC8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10年9月19日 (日) 05:49 (UTC)回复

請求快速刪除

不知名熱帶氣旋 DGIAEPS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10:48 (UTC)回复

(○)快速保留:為香港帶來5年以來首個九號信號都叫「不知名」?還有,明明是香港天文台的連結,閣下竟斗膽改成「澳門天文台」(先不談澳門是叫「氣象局」),真不知閣下究竟想幹甚麼⋯⋯——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6年7月4日 (一) 13:41 (UTC)回复

不是接近0毫米

是接近500米,可能50厘米 Hermes449757留言2021年8月22日 (日) 03:39 (UTC)回复

返回到“颱風鸚鵡 (2008年)”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