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李炯霄/雅可布·波墨
雅可布·波墨 | |
---|---|
出生 | 1575年4月24日 老赛登伯格(现波兰 老扎维杜夫)格尔利茨旁,上卢萨西亚,波希米亚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 (现分为 格尔利茨, 德国 与 茲戈熱萊茨, 波兰) |
逝世 | 1624年11月17日 格尔利茨, 上卢萨西亚, 波希米亚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 (现分为 格尔利茨, 德国 与 茲戈熱萊茨, 波兰) |
时代 | 现代哲学 |
地区 | 西方哲学 |
学派 | 基督教神秘主义 |
著名思想 | 作为非根据或无根据的根据的神的神秘存在[1] |
受影响于 | |
雅可布·波墨(Jakob Böhme/ˈbeɪmə, ˈboʊ-/;[2] 1575年4月24日——1624年11月17日)是一位德国哲学家, 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和信义宗新教神学家。他被許多同時代人,包括傳統信義宗認為是一名原創的思想家[3] ,還有他的第一部著作,《曙光》(拉丁語:Aurora),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传记
波墨于1575年4月24日出生于老赛登伯格(即今波兰老扎维杜夫),上卢萨西亚格尔利茨附近的一个村庄,是波希米亚王国领地。他的父亲乔治·维森是信义宗信徒,相当富有,不过仍然是个农民。波墨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四。 波墨的第一份工作是牧童。然而,他被认为是不擅长务农。他十四岁那年被送到了赛德伯格,做一个鞋匠学徒。[4]他的制鞋学徒生涯颇为艰难;他生在一个非基督徒家庭,这让他成为当时争论的对象。他时常祈祷,并阅读圣经以及那些空论大师的著作,譬如帕拉塞尔苏斯,魏格尔和施文克菲尔德,尽管他没有受到任何正规教育。[5]在三年学徒生涯之后,波墨离开了,去远行。即使远方是未知之地,那他至少也要到格尔利茨。1592年,波墨的熟练学徒工年结束。在1599,波墨成了自己那行手艺的大师,还在格尔利茨有了自己的铺面。同年,他娶了卡塔琳娜,一位格尔利茨屠夫昆茨曼的女儿。他和卡塔琳娜共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6]
波墨的导师是与瓦伦丁·魏格尔一致的亚伯拉罕·贝姆。波墨参加了上帝真仆集会——由马丁·穆勒组织的狭小学术圈子。神秘体验贯穿了波墨的青年时代,而在1600年一次异象中,这达到了顶峰,那时他正把注意力集中到由一个锡盘反射的,太阳光的精致的美上。他相信,这一异象是在向他启示这个世界的精神结构、神人关系,及善与恶。这时他选择不去公开诉说这次体验,而是继续工作养家糊口。[來源請求]
1610年,他在进一步观想宇宙的统一性时经验了另一次内心的异象,于是就接受了来自上帝的特殊使命。
1613年卖掉的格尔利茨的那家店,让波墨1610年买下了一套房子,并让他能在1618年把房款付清。1613年放掉制鞋生意之后,波墨卖起了一段时间的羊毛手套,这搞得他定期去布拉格卖他的货。
《曙光》与其他著作
這個鞋匠的書中的每行每頁都充斥著誹謗;它闻起来就像鞋匠的樹脂和臟兮兮的黑色塗料。讓這难以忍受的恶臭远离我们吧。亞流派的毒害都不如這鞋匠的毒害致命。 |
—《曙光》出版之後格列高利·里希特的評論[7] |
1600年那次異象12年之後,波墨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著作,《上升的黎明》(德語:Die Morgenroete im Aufgang )。一位友人為它命名為《曙光》(拉丁語:Aurora);然而,波墨原本只是為自己而著寫此書,而且此書從未完成。[8] 一份未完的手稿副本被借給一位貴族卡尔·冯·安德,這位貴族先生搞了很多副本以供傳閱。其中一份落到了格爾利茨首席牧師格列高利·里希特,他认为这就是异端邪说,就拿流放來威脅波墨,要他把筆停一停。结果,波墨好幾年沒有寫任何東西;然而,在那些讀過《曙光》的朋友的堅持下,他在1618年又開始重新提筆寫作。在1619年波墨寫下了《論三原則》(拉丁語:De Tribus Principiis)或稱《論神聖實體的三個原則》。他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他的第二本书,其間還完成了許多論文,所有这些都只在友人之間傳抄。[9]1620年,波墨寫下了《人的三重生活》,《靈魂的四十個問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六个神智点》,《六个神秘点》。在1621年波墨写下了《論事物的標記》(拉丁語:De Signatura Rerum)。1623年,波墨寫下了《論神恩揀選》,《論基督聖約》,《偉大的神秘》(拉丁語:Mysterium Magnum),《鑰匙》(拉丁語:Clavis)。1622年這一年見證了波墨寫下在後來的1624年新年結集為《前往基督之路》(德語:Weg zu Christo)首次出版的短篇著作。
这部书引起了又一次诽谤和随之而来的神职人员的抱怨,波墨于1624年3月被镇政务委员会召唤。会面的报道如下:
“雅可布·波墨,鞋匠及狂热分子,申明他写作了《向永恒生命》一书,但并未如它所应然地出版。是一位贵人,西吉斯蒙德·冯·施瓦尼茨阻止。委员会警告他离开本镇;事实将被转告于选帝侯阁下。他随即保证立即动身”[10]
我必须告诉你,主席先生,昨天的法利赛人恶魔放松,被诅咒我和我的小书,并谴责书火。 他让我负责的令人震惊的罪行;被狂妄的教堂和圣礼,并与醉日在白兰地酒、葡萄酒和啤酒;所有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同时,他自己是一个喝醉酒的男人。" |
—雅各布Böhme写关于吉勒洛斯Richter月2日1624号文件中。[11] |
波墨于1624年5月的8日或9日离开自己曾做过两个月宫廷医生的德累斯顿。在德累斯顿,许多贵族与高级神职人员与他结识 。他的才智,也得到了那些德累斯顿教授的赏识,1624年5月的听证会之后,教授们鼓励他回格尔利茨,他的家。在波墨不在的这段时间,他的家受到了三十年战争的战火蹂躏。
Once home, Böhme accepted an invitation to stay with Herr von Schweinitz, who had a country-seat. While there Böhme began to write his last book, the 177 Theosophic Questions. However, he fell terminally ill with a bowel complaint forcing him to travel home on 7 November. Gregorius Richter, Böhme's adversary from Görlitz, had died in August 1624, while Böhme was away. The new clergy, still wary of Böhme, forced him to answer a long list of questions when he wanted to receive the sacrament. He died on 17 November 1624.[12]
在这短短期间,Böhme产生的大量的书面,包括他主要工作 De Signatura《事物 (签名的一切事物)和 出万能的。 他还开发了一下整个欧洲,在那里他的追随者被称为 Behmenists的。
儿子Böhme的首席拮抗剂,牧师药用格尔利茨 吉勒洛斯里希特,编一个集中提取从他的着作,其后公布的完成在 阿姆斯特丹 的帮助 Coenraad范宁根 年1682的。 Böhme的全部工程的第一印1730中。
神学思想
该主要关注的Böhme是编写性质的 罪恶的, 邪恶 和 兑换的。 符合 路德教会的 神学、Böhme鼓吹,人类已经从一个国家的 神圣的恩典 ,一个国家的罪恶和苦难,邪恶势力包括堕落的 天使 曾反抗 上帝,上帝的目标是恢复世界上一个国家的恩典。
有一些严重偏离接受路德教会神学,但是,如他拒绝 索拉正的,因为在这个通道从 该办法基督:
另一个地方Böhme可以脱离接受的 神学 (虽然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他有点模糊不清,神谕的风格)是在他的说明的 秋天 作为一个必要的阶段中演变的 宇宙的。The Way to Christ. Pass the Word Services. 一个困难与他的神学事实上,他有一个 神秘的愿景,这是他重新解释,并重新拟订。[13] 根据F.von收,Böhme,以便达到 上帝的,男人要经过 的地狱 的第一个。 上帝不存在 时间 或 空间,他再生自己 永恒的。 Böhme重申 三位一体 真正现有的但具有新颖的解释。 神父亲被火灾,给生下他的儿子,其中Böhme呼吁光。 对 圣灵 的生活的原则,或者神圣的生命。[13]
另一个地方Böhme可以脱离接受的 神学 (虽然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他有点模糊不清,神谕的风格)是在他的说明的 秋天 作为一个必要的阶段中演变的 宇宙的。[13] 一个困难与他的神学事实上,他有一个 神秘的愿景,这是他重新解释,并重新拟订。[13] 根据F.von收,Böhme,以便达到 上帝的,男人要经过 的地狱 的第一个。 上帝不存在 时间 或 空间,他再生自己 永恒的。 Böhme重申 三位一体 真正现有的但具有新颖的解释。 神父亲被火灾,给生下他的儿子,其中Böhme呼吁光。 对 圣灵 的生活的原则,或者神圣的生命。[14]
然而,清楚的是,Böhme从来没有声称,上帝看到了邪恶,因为所希望的,有必要或作为其一部分的神将带来的好处。 在他 生活了三倍,Böhme指出:"[I]n顺序的性质,一个邪恶的东西不能产生良好的事情的本身,而是一个邪恶的东西产生另一个。" Böhme并不认为有任何"神圣任务或形而上学的固有必要对邪恶和其效果在方案的东西。"[15] 博士 约翰*Pordage,一个评论员在Böhme写道,Böhme"无论何时病他属性的邪恶的永恒性质,认为它在其下降状态,因为它成为感染的下降路西法... 中。" 邪恶视为"混乱、叛乱、颠倒的做精神性质的仆人"的,[16] 这是说一个变态的最初的神圣秩序。
- 1. 干-土星-忧郁、电力的死亡;
- 2. 甜蜜的-木-乐观的,温柔源的生活;
- 3. 苦-火星-胆汁,破坏力源的生命;
- 4. 火日/月晚/天;邪恶/良好的;sin/凭借;月,后来=冷漠,流;
- 5. 爱-维纳斯-爱情生活、精神生的;
- 6. 声音-汞的敏锐的精神,照明,表达;
- 7. 胼-地球-全部队在等待重生。
- 1. "黑暗的世界"的父亲(质量的1-2-3);
- 2. "光的世界"的圣灵(素质5-6-7);
- 3. "这个世界的"撒旦和基督(4).
宇宙观
在一个解释的Böhme的 宇宙观,必须为人类回到神,并对所有原始统一进行分化、愿望和冲突作为在叛乱 撒旦,离职的 前夕 来自 亚当 和他们获取的知识的好恶—为了创造发展到一个新的国家的兑换和谐,会更完美的比原来的状态是无辜的, 让上帝来实现一个新的自我意识通过相互作用创造,是两个部分,并明显不同,他自己。 免将 成为最重要的礼物,上帝赋予人类,让我们去寻找神圣的恩典作为一种蓄意选择同时仍然允许我们保持个人。
Böhme看到的化身的 基督, 不是作为一个祭品来取消了人类罪,但是作为一个产品的喜爱为人类,显示上帝的意愿承担的痛苦,这是一个必要方面的创造。 他还认为化身的基督传达一个新国家的和谐是可能的。 这是有点不符合路德教会的教导,以及他的建议,上帝会已经以某种方式不完全没有创造甚至是更引起争议,因为是他强调 信仰 和自我意识,而不是严格遵守 教条 或 圣经.[來源請求]
玛丽亚观
Böhme认为 神的儿子 变成了人类通过 母玛利亚. 基督诞生前,上帝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 处女. 这属维尔京因此是一个镜像上帝的 智慧 和 知识的。[14] Böhme下 Luther 在于他意见玛丽范围内的基督。 不路德,他不能解决自己的教条主义的问题很多,但要的人的方面的玛丽。 像所有其他妇女,她是人类,并因此受到犯罪。 只有在上帝选出她与他的恩典,成为他儿子的母亲,她继承该地位无罪的。[14] 玛丽没有移动词,这个词移玛丽,所以Böhme,并解释说她所有的宽限来自基督。 玛丽是"福妇女",但不是因为她的资格,但因为她的 的谦卑的。 玛利亚是一个工具的神;一个例子是上帝可以这样做:它不应被忘记的所有永恒上帝为人类在她。[17]
Böhme,不同于*路德*金,并不认为玛丽是 永远属维尔京. 她的童贞之后出生的耶稣是不现实的Böhme的。 真正的拯救是基督,不是的玛丽。 的重要性,玛丽,一个人像我们每一个人,是她生下了耶稣基督作为一个人。 如果玛丽已经没人,根据Böhme,基督将是一个陌生人而不是我们的兄弟。 基督必须发展壮大,在我们为他没有在玛丽。 她成为受祝福的通过接受基督。 在一个重生的基督徒,如在玛丽,所有的是时间消失,只有天上的一部分仍然是所有的永恒的。 Böhme的奇特的神学语言,涉及 火灾的, 光 和 精神,其渗透到他的神学和玛丽景色,并不分散注意力从事实上,他的基本立场是路德.[17]
影响
Böhme的编写表示的影响 Neoplatonist 和 炼金术的[18] 作家,如 苏斯,而其余的坚定地内的基督教传统。 他又极大地影响了许多反独裁和神秘的运动,如 激进Pietism[19][20][21][22][23][24] (包括 埃夫拉塔院[25] 和 社会的妇女在荒野中), 宗教社会的朋友们, 费城, Gichtelians, 和谐社会, Zoarite分离主义分子的, 玫瑰十字会, Martinism 和 基督教 神智的。 Böhme的徒弟和导师, 里格尼茨 医生 巴尔塔萨瓦尔特,曾前往 圣地 在搜索的神奇、 卡巴拉 和 炼金术的 智慧,还介绍了卡巴拉的想法进入Böhme的思想。[26] Böhme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德国的 浪漫的 理念,影响 谢林 尤其如此。[27] 在 理查德*Bucke's1901论 宇宙意识,特别注意到深刻的Böhme的精神启蒙运动,这似乎显示,Böhme一个最终的nondifference,或 nonduality之间,人类和上帝。 Böhme也是一个重要影响的想法,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艺术家和神秘主义者 威廉*布莱克.
反应
除了科学革命,第17世纪的时间神秘的革命在 天主教、新教和 犹太教的。 新教徒革命开发Böhme和一些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者。 Böhme成为重要的是在知识界在新欧洲,从以下出版的书籍在英国,荷兰和德国在1640s和1650s的。[28] Böhme是特别重要的 千禧年 ,并重视通过 剑桥柏拉图主义者 和 荷兰Collegiants的。 亨利更 是至关重要的Böhme,并声称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先知,并没有卓越的洞察力 形而上学的 问题。 总体而言,虽然他的着作并没有影响力的政治或宗教的辩论在英格兰,他的影响可以看出,在更深奥的形式,例如对炼金术的实验中,形而上的投机行为和精神思考、以及乌托邦式的文学和发展的新词.[29] 更多,例如,驳回了 剧Posthuma 由 斯宾诺莎 作为返回 Behmenism的。[30]
同时Böhme是着名荷兰、英国、法国、丹麦和美国在17世纪,他成为了影响力较小,在18世纪。 复苏,但是,发生了迟到在这个世纪兴趣从 德国浪漫主义者,谁认为Böhme一个先进的运动。 诗人,例如 约翰*米尔顿, Ludwig Tieck, 诺瓦利斯 和 威廉*布莱克 找到灵感,在Böhme的着作。 Coleridge,在他 Biographia文学讲的Böhme与钦佩。 Böhme是高度认为,由德国哲学家 Baader, 谢林 和 叔本华的。 黑格尔 去就说Böhme是"第一个德国哲学家。"[31] 丹麦主教 汉斯*拉森Martensen 出版了一本关于Böhme的。[32]
现代作者的引用
几位作者发现的路线在线的说明的三个原始原则和第七精神以类似于 法律的三个 和 法律的七个 描述中的工作 Boris Mouravieff 和 乔治葛吉夫.[33][34]
在"地Mundi", C.S.Lewis 包括在开始他的新的 朝圣者的回归,该地区在遥远的南方(地区,在新的,象征着过度情绪化和道德和知识产权解散)被确定为"Behmenheim的"。 在他的前言第三版的这本书,路易斯所述,该区域中"命名,不公平,之后,雅各布的路线在线或有"的。 像许多其他地区的地图,但是,Behmenheim不图在小说的情节本身。
的题词的 科马克*麦卡锡's 血子午线:一个晚上红在西部 包含一个选择从Böhme,让读者了解重要主题的小说。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s短篇故事"的秘密奇迹"中提到了雅各布的路线在线非常简单地说:"...和一个调查间接的犹太人来源的雅各布的路线在线..."
在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小说 的签名的所有事 (相同的标题为Böhme书),其中一个人物,一个植物的插图画家,非常影响着作的Böhme的。
著作
- Aurora:Die Morgenröte im Aufgang (未完成)(1612)
- De Tribus Principiis (三原则的神圣本质的,1618-1619)
- 三倍的生活的人 (1620)
- 回答第四十有关的问题的灵魂 (1620)
- 该论文的形式:(1620)
- I.的化身的耶稣基督
- 二。 的苦难、死亡、死亡和基督复活
- 三。 树的信仰
- 伟大的六点 (1620)
- 的世俗和天上的神秘 (1620)
- 最后一次 (1620)
- De Signatura《事物 (签名的所有事情的,1621)
- 四肤色 (第1621)
- 真正的忏悔 (1622)
- 真的辞职 (1622)
- 再生 (1622)
- 的宿命 (1623)
- 一个简短的纲要忏悔 (1623)
- 该出Magnum (1623)
- 表神的体现,或一个展览的三倍世界 (1623)
- 该Supersensual的生活 (第1624)
- 神圣的思考或愿景 (未完成的)(第1624)
- 基督的见证(第1624)
- I.洗礼
- 二。 该吃晚饭
- 照明 (第1624)
- 177Theosophic的问题,答案十三的人 (未完成的)(第1624)
- 一个缩影。Magnum (第1624)
- 圣周或一个祈祷书 (未完成的)(第1624)
- 表三原则 (第1624)
- 最后的判决 (丢失)(第1624)
- 在克拉维斯 (第1624)
- 大会第六十二Theosophic书信 (1618-1624)
参看
注记
- ^ Mills 2002, p. 16
- ^ "Böhme". 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 ^ Sar Perserverando, Grand Master. An anthology for Martinists. The Hermetic Order of Martinists. 2015: 3.
- ^ Deussen 1910, p. xxxviii
- ^ [./File:PD-icon.svg ]
- ^
- ^ Martensen 1885, p. 13
- ^ Deussen 1910, pp. xli-xlii
- ^ Weeks 1991, p. 2
- ^ Deussen 1910, p. xlviii
- ^ Deussen 1910, pp. xlviii-xlix
- ^ Deussen 1910, pp. xlix-l
- ^ 13.0 13.1 13.2 13.3 von Ingen 1988,第517頁.
- ^ 14.0 14.1 14.2 von Ingen 1988,第518頁.
- ^ Musès, Charles A. Illumination on Jakob Böhme.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1951
- ^ Stoudt, John Joseph. Jakob Böhme: His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68
- ^ 17.0 17.1 von Ingen 1988,第519頁.
- ^ In several works he used alchemical principles and symbols without hesitation to demonstrate theological realities. Borrowing alchemical terminology in order to explain religious and mystical frameworks, Böhme assumed that alchemical language is not only a metaphor for laboratory research. Alchemy is a metaphysical science because he understood that matter is contaminated with spirit. Calian 2010, p.184.
- ^ Brown 1996.
- ^ Durnbaugh 2001.
- ^ Ensign 1955.
- ^ Hirsch 1951.
- ^ Stoeffler 1965.
- ^ Stoeffler 1973.
- ^ Brumbaugh 1899,第443頁.
- ^ See Leigh T.I. Penman, ‘A Second Christian Rosencreuz? Jacob Boehme's Disciple Balthasar Walther (1558-c.1630) and the Kabbalah. With a Bibliography of Walther's Printed Works.’ Western Esotericism. Selected Papers Read at the Symposium on Western Esotericism held at Åbo, Finland, on 15–17 August 2007. (Scripta instituti donneriani Aboensis, XX). T. Ahlbäck, ed. Åbo, Finland: Donner Institute, 2008: 154-172.
- ^ See Schopenhauer's 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Ch II, 8
- ^ Popkin 1998, pp. 401-402
- ^ All of Böhme’s treatises and most of his letters we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well as two pamphlets that were translated into Welsh by the Parliamentarian evangelist Morgan Llwyd) between 1645 and 1662.
Hessayon, Ariel (2013). Jacob Boehme’s writings during the English Revolution and afterwards: their publication, dissemination and influence in An Introduction to Jacob Boehme: Four Centuries of Thought and Reception, Routledge, Eds Hessayon, Ariel and Apetrei, Sarah. pp.77–97. - ^ Popkin 1998, p. 402
- ^ Weeks 1991, pp. 2–3
- ^ Jacob Boehme: his life and teaching. Or Studies in theosophy]
- ^ Nicolescu 1998,第47頁.
- ^ Bourgeault 2013.
参考文献
- Bailey, Margaret Lewis. Milton and Jakob Boehme; a study of German mystic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4.
- Bourgeault, Cynthia. The Holy Trinity and the Law of Three: Discovering the Radical Truth at the Heart of Christianity. Shambhala. 2013 [23 July 2017]. ISBN 978-0-8348-2894-0.
- Brown, Dale W. Understanding Pietism. 1996.
- Brumbaugh, Martin Grove. A History of the German Baptist Brethren in Europe and America. Brethren publishing house. 1899 [23 July 2017].
- Calian, George-Florin. Alkimia Operativa and Alkimia Speculativa. Some Modern Controversies on the Historiography of Alchemy. Annual of Medieval Studies at CEU. 2010.
- Deussen, Paul. Introduction. Boehme, Jacob (编). Concerning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divine essence. London: John M. Watkins. 1910.
- Durnbaugh, Donald F. Pennsylvania's Crazy Quilt of German Religious Groups 68 (1). 2001.
- Ensign, Chauncey David. Radical German Pietism (c. 1675-c. 1760) (学位论文). Boston University. 1955.
- Hirsch, Emanuel. Geschichte der Neueren Evangelischen Theologie in Zusammenhang mit den allgemeinen Bewegungen des europaischen Denkens. Volume II. Gutersloh: c. Bertelsmann Verlag. 1951: 209, 255, 256.
- Mills, Jon. The Unconscious Abyss: Hegel's Anticipation of Psychoanalysi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 Martensen, Hans Lassen. Jacob Boehme: his life and teaching, or Studies in theosophy. trans. T. Rhys Evans.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885.
- Nicolescu, Basarab. Gurdjieff’s philosophy of nature. Needleman, J. (编). Gurdjieff: Essay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Man and His Teachings.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8: 37-69 [23 July 2017]. ISBN 978-1-4411-1084-8. A revised version is available: Nicolescu, Basarab. Gurdjieff’s philosophy of nature (PDF). 2003 [23 July 2017].
- Popkin, Richard. The religious background of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Garber, Daniel; Ayers, Michael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521-53720-9.
- Stoeffler, F. Ernest. The Rise of Evangelical Pietism. Leiden: E. J. Brill. 1965.
- Stoeffler, F. Ernest. German Pietism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eiden: E. J. Brill. 1973.
- Swainson, William Perkes. Jacob Boehme; the Teutonic philosopher. London: William Rider & Son, Ltd. 1921.
- von Ingen, F. Jacob Böhme in Marienlexikon. Eos: St. Ottilien. 1988.
- Weeks, Andrew. Boehme: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of the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er and Mystic.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ISBN 978-0-7914-0596-3.
外部链接
- Jakob Böhme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Error in Template:Internet Archive author: 李炯霄/雅可布·波墨 doesn't exist.
- 來自李炯霄/雅可布·波墨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雅可布·波墨在线
- 雅可布·波墨的生平與教導,弗朗兹·哈特曼著
- 雅可布·波墨通信集 EMLO
- 雅可布·波墨资源
- 雅可布·波墨英文大型电子文庫
- 走向基督之路 英文翻译
- 现代諾斯底教 保罗·卡鲁斯《魔鬼的歷史》 (1900).
- 波墨:非根據與自由,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
- 波墨:關於Sophia的教導,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
- 簡·利德作品集,基督教神秘主義,多產的著者與雅可布·波墨的追隨者。
[[Category:1575年出生]] [[Category:1624年逝世]] [[Category:德國信義宗神學家]] [[Category:馬丁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