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Cecilia.chenn/沙盒

印尼數字

零到九

數值 印尼文 中文
0 nol / koos
1 satu
2 dua
3 tiga
4 empat
5 lima
6 enam
7 tujuh
8 delapan / lapan
9 seblian

十到百萬

十二到十九,個位數數詞加上"belas"。

二十、三十、四十⋯九十,十位數數詞加上"puluh"。

兩百、三百⋯九百,百位數數詞加上"ratus"。

兩千、三千⋯九千,千位數數詞加上"ribu"。

兩百萬、三百萬⋯九百萬,百位數數詞加上"juta"。

數值 印尼文 中文
10 sepulun
11 sebelas 十一
12 dua belas 十二
13 tiga belas 十三
14 empat belas 十四
15 lima belas 十五
16 enam belas 十六
17 tujuh belas 十七
18 delapan belas 十八
19 sebilan belas 十九
20 dua puluh 二十
30 tiga puluh 三十
100 seratus 一百
200 dua ratus 兩百
985 sebilan ratus delapan puluh lima 九百八十五
1000 seribu 一千
1200 seribu dua ratus 一千二
2000 dua ribu 兩千
230,000 dua ratus tiga puluh ribu 二十三萬
1,000,000 satu juta 一百萬
2,000,000 dua juta 兩百萬
6,800,000 enam juta delapan ratus 六百八十萬


序數詞

序數詞在數詞前加"Ke"表示。

意義 印尼文
第一 pertama / kesatu
第二 kedua
第三 ketiga
第四 keempat
第# ke#


筒裙(黎族)

黎族服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錦繡織貝有限公司、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分类民俗
序号1018
编号项目X-111
登录2008年(第二批)

筒裙,為黎族婦女服飾的一部分。由裙頭、裙身帶、裙腰、裙身和裙尾組合而成。質地由棉紗經染色後自織,經緯密大,質地厚實,特別耐穿。[1]黎族婦女會在筒裙上裝飾,最常見的裝飾方式為刺繡。2008年由海南省錦繡織貝有限公司所申報的黎族服飾,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近代歷史沿革

在與島上各民族的交往過程中,服飾發生了變化。賽方言黎族,除了陵水黎族自治縣祖關、群英地區婦女穿的是花筒外,其餘先是在裙尾以及裙腰上繡花,之後在上衣上反鑲色彩較為鮮艷的布邊,筒裙多織條格紋,最後只穿藍衣黑裙或素身無花紋服飾。[3]

    1950年海南解放後,黎族的服飾發生了更大的變化。據20世紀50年代黎族社會調查資料表明,當時農村的年輕一代已普遍接受漢裝。婦女服飾在質料方面已改用買來的布料制成上衣,筒裙仍是自織。許多人還穿上買來的各式襯衣和褲子,只有比較邊遠地區的中老年婦女仍穿著黎族服飾。20世紀80年代後,黎族社會裏已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裝,各鄉村裏的年輕姑娘們也不熱衷於織錦制作民族服裝。[3]

黎族服飾保留濃厚的民族風情習俗和服飾特點。到1990年,雖然不少地方的黎族青年男女已改穿漢服,但在結婚、喪葬、宗教活動、節慶日子時,人們仍然穿著傳統服飾。 [3]

方言區婦女筒裙分類

黎族婦女的筒裙規格因其居住環境、生活習慣,以及受不同民族文化影響多寡等差別而有所不同。

筒裙上的紋繡圖樣反映日常生活以及當地常見的動物紋和植物紋樣。其中裙上人紋多與祖靈相關,具有豐富的文化信息。[1]

哈方言婦女[3]

哈方言黎族在五個方言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廣,居住的地域和生活環境也最為複雜。哈方言內部按土語的不同,其服飾也不一樣。

    羅活,自稱羅活(狹義,又稱勞越)、抱由、抱曼、只貢(又稱多港)、止強(志強)、抱顯、抱懷等。樂東黎族自治縣羅活婦女服飾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羅活(狹義)婦女穿短筒裙,裙長不及膝部,圖案華麗。上

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抱曼的婦女服飾大體相同,穿短筒裙或中短裙。盛裝服叫做女大禮服飾,一個婦女一生只有一套,而且要在隆重的節日活動時才穿戴。平常服飾的式樣較多,或繁或簡,衣沿繡有幾何圖樣,或筒裙身織有花紋圖案。  

樂東黎族自治縣只貢(多港)婦女穿短筒裙或中筒裙。筒裙多數由兩塊自織的黎錦縫合,然後再用一塊沒有織上花紋圖案的黑布作筒裙頭,即用三塊布料縫成一條筒裙。筒裙的圖案色彩艷麗、細致,別具一格。只貢(多港)婦女平時很少穿傳統服飾,只在喜事或喪事時才穿戴。

    樂東黎族自治縣止強婦女穿短筒裙,裙由裙頭、裙身、裙尾組成。筒裙有平常服和盛裝服兩種。平常穿的筒裙均是黑色,花紋圖案甚少,盛裝時的筒裙織有較多的花紋圖案,圖案多是人形紋和動物紋。 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的抱顯婦女穿短筒裙或中筒裙,平時多穿織繡華麗的短筒裙。婦女參加婚禮時的筒裙,圖案非常豐富,色彩也較鮮艷。每個婦女一般都保存著一兩套漂亮的服裝,主要在外出或紅白事時穿。婦女上衣開胸對襟,無紐,僅用小繩作為系帶。已婚的婦女束發於腦後,並插上骨簪或金屬簪,頭披織有花紋圖案的頭巾,婦女喜歡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品。有文面和文身的習慣。

    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的抱懷婦女穿長筒裙,直至腳踝,是哈方言中最長的筒裙。這種裙子可以當做背孩子的背帶,或用來背物,或做小孩的搖籃。婦女下地幹活時常把嬰兒放在裙子裏面掛在肩膀上,或者當做搖籃掛在樹枝上。筒裙由3幅錦布和1根繩帶制成,每幅錦布都是同樣的色彩和花紋圖案。抱懷保留著傳統的紡織技術和習慣,婦女只要有空閑就紡織黎錦。她們會為女兒預備出嫁時穿的筒裙。結婚筒裙圖案為婚禮圖,人們認為結婚時若不穿本民族的筒裙,死後沒人管,祖宗不相認。抱懷筒裙保留很多的傳統圖案和技術,從裙頭、裙腰直至底端都織繡著絢麗多姿的花紋圖案,每個花紋圖案都有它的意義。婦女筒裙一般分為婚服、喪服、平常服三種,三種服裝的筒裙圖案紋樣都不一樣。

    哈應主要分布在三亞市、陵水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東方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儋縣、萬寧縣等地區。絕大多數與漢族相鄰或雜居其中,接觸漢文化比較早也比較多。婦女服飾多樣,花紋圖案也最為複雜。哈應婦女穿長而寬大的筒裙,裙長至小腿的中部和下部。平時所穿的筒裙以黑色為主,只有裙尾和頭巾尾部有精美而變化多樣的圖案。舉行婚禮或參加節日活動時,

    盛裝長筒裙的花紋圖案按四個部分來區分:裙頭、裙腰、裙身、裙尾。這四個部分的花紋圖案各不相同。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禮服,圖案以人物為主,筒裙上多織繡出描述人們在舉行婚禮時各種活動的圖案,有“迎娶”、“送娘”、“送禮”等故事情節。這種服飾一般在結婚時穿戴。

    哈應和抱懷婦女還有一種服飾,叫做喪服,是在葬事、“作八”時穿戴的。喪服制作講究,其筒裙圖案分為四個部分,其中最精彩的圖案是人形紋,也稱為鬼紋。黎族人認為人死後靈魂還存在,所以服飾上的人形紋圖案占有相當大比例。喪服除了人形紋外,圖案色彩也十分講究。喪服上的人形紋分為兩個色彩的紋樣,其中一個紋樣是用明色來織制,另一個是用暗色來織制,並且兩方連續有節奏地無限延展。黎族人把這種明色人形紋樣看作人間,暗色的人形紋視為陰間,為鬼紋。婦女參加喪葬必須穿這種服飾,否則祖宗就不會領認死者。

杞方言婦女[3]

杞方言黎族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周邊地區的通什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等市、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東方黎族自治縣、三亞市、白沙黎族自治縣、萬寧縣等市、縣的部分地區也有分布。婦女服飾因居住地區不同,式樣也有所不同。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和陵水黎族自治縣大裏鄉保留有較為古老而完整的風俗習慣,婦女服飾也別具一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以北,以及與澄邁縣、屯昌縣、瓊海縣、萬寧縣接壤的地區,無論男女,早在20世紀初期就改穿漢裝,講漢語,不紋身。[4]

    杞方言黎族服飾文化差異很大,按服飾款式區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西南部和通什市以東的五指山鄉以及陵水黎族自治縣大裏鄉的杞方言婦女服飾屬於同一類型。這一帶杞方言黎族婦女所居住的地理環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區,所穿的都是長至膝的筒裙。筒裙色彩十分鮮艷,圖案紋樣豐富,以人形紋為主,動物紋為輔,也有植物紋樣。有些地方由於筒裙花紋圖案比較多,又覆雜,為了突出重點部位,婦女在織好筒裙花紋圖案後,再加刺繡花紋的輪廓,沿織邊補充以提高圖案的色彩,稱為“牽”。“牽”的繡法在杞方言地區較為普遍。此種繡法能使所織的筒裙圖案輪廓更清晰,形象更鮮明。

    通什盆地合畝制地區的杞方言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杞方言雖屬於同一類,但婦女服飾有很大差異。合畝制地區婦女穿短筒裙,裙長不及膝蓋,這一帶的婦女筒裙由裙頭、裙身帶、裙尾三塊布料組成。色彩鮮艷,圖案內容豐富,色塊粗獷,圖案紋樣多是人形紋、植物紋,特別是花卉圖案比較多。婦女上衣多是黑色或深藍色。長袖開胸對襟低領,無紐,衣領周圍和沿邊以及袖口用白色鑲邊,有些地方在衣前擺處織繡精美的花紋圖案。婦女盛裝時頭纏著織有花紋圖案的風帽式頭巾,這種頭巾織制精細,是一種精美的工藝品,色澤鮮艷絢麗,在黎族其他方言中沒有相似情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杞方言和陵水黎族自治縣西北部的杞方言服飾基本一樣,婦女穿長筒裙,式樣接近賽方言婦女服飾,但是花紋圖案有所區別。筒裙從上到下織繡著艷麗的花紋圖案,圖案紋樣多是水波紋、米粒紋、藤子紋及細線紋等。筒裙長且寬。婦女上衣多是海水藍或者深藍色,青年所穿的上衣有紅、黃、粉紅等色彩。

    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婦女服飾也別具一格。德國人史圖博在海南島調查時曾到過這裏,並把這裏的黎族稱為“大歧黎”。這一帶的杞方言黎族婦女穿短筒裙,裙子長到膝蓋,由三塊織有花紋圖案的布料縫成,布料采用海島棉、木棉和野生麻纖維,自染、自紡、自織而成。圖案有織制和用各種顏色刺繡的花紋,多是波浪紋、蛇紋、幾何紋等,顏色為紅色、黃色,中間用白色與黃色以鋸齒紋作橫線。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南部的杞方言婦女筒裙與通什市東部地區相同,但花紋圖案多刺繡上單色紋樣,稱為夾牽。

潤方言婦女[3]

潤方言婦女穿短筒裙,筒裙上下僅長28~38厘米,裙圍(腰圍半徑)30~40厘米。潤方言婦女筒裙不像其他方言婦女筒裙那樣寬大,而是根據各人的身材縫制。一般要求裙子緊貼腰部,不紮腰帶,上至肚臍下面,裙腳只及大腿,上不能遮小腹,俯腰即露出臀部,素有“超短裙”之稱。簡裙由裙頭、裙身、裙尾三幅黎錦布料縫制而成,裙頭比裙身、裙尾都要窄些,筒裙布料是黎族婦女用簡單的腰織機織造,工藝巧妙精致,每條筒裙色彩、圖案都各不相同。同一條筒裙的三個部分各有不同的特色。裙頭的色彩和花紋圖案都比較簡單,多數是用深藍、白、赤褐三種色彩,橫花紋織成幾何紋樣圖案;裙身通常以白線作為基線,織進紅、藍、黑色和少許的黃、綠色等作垂直線,有許多地方把整塊布料的花紋圖案分成方格,在方格裏織有人紋、蛙紋、龍紋、牛紋、魚紋等圖案;裙尾多是用黑色線作為基本色彩,裙尾比裙頭、裙身的花紋圖案想象力更豐富,織造工藝更精致,圖案紋樣變化多,顏色非常鮮艷奪目。潤方言婦女筒裙在數十條中難見完全相同的圖案花紋。

    潤方言婦女服飾有平常服和盛裝服兩種。平常服花紋圖案簡單一些,色彩不太豐富。盛裝服的婦女服飾,織造十分講究,圖案變化多,色彩也極為豐富,而且在比較顯眼的地方嵌入銀箔、雲母片或夾入有色彩的漂亮羽毛,有些地方還夾有結綴貝殼、穿串珠子、銅線、銀片,並有流蘇等裝飾物。

賽方言婦女[3]

賽方言婦女服飾穿長且寬的筒裙,穿戴時將寬筒裙在臀部打一個褶紋,寬大的筒裙沒有像短窄筒裙那樣緊繃。裙頭和裙身都以黑色橫細線條為主,線條之間摻雜紅、黃、綠顏色。賽方言的筒裙最複雜的地方在裙身帶和裙尾上,色彩最豐富,圖案最複雜,紋樣為人紋、蛙紋,也有植物紋等。

賽方言婦女服飾有平常服和盛裝服兩種。平時服相對簡單,圖案不複雜,盛裝時服飾織制工藝精細,講究色彩。有的地方裙尾處多用雲母片或蚌殼嵌入花紋圖案裏,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

美孚方言婦女[3]

美孚方言婦女筒裙比其他方言婦女的筒裙都要寬長。裙子長到腳踝且又寬大,穿時在前面打一個褶折。筒裙由五幅布綴接而成:裙下(其他方言稱裙頭)、裙眼、裙身帶、裙花、裙頭(其他方言稱為裙尾)。這五幅當中除了裙花是采用各種顏色的棉線織成多種幾何花紋圖案外,其余四幅都是染法織花,這是美孚方言服飾的特色,其他方言沒有這種方法。

東方黎族自治縣美孚方言黎族的紮染(纈染),是先用紗線作經線,然後在經線上打紋結成圖案,再染線,鬆開剔除紋結緯線再行紡織。採用纈染法制成的筒裙,帶有無等級層次的色暈。

  1. ^ 1.0 1.1 黎族. 中國: 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1年九月(初版): 154. ISBN 7-222-03235-5.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2.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www.gov.cn. [2019-06-09].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史志网详情页. www.hnszw.org.cn. [2019-06-09]. 
  4. ^ 黎族织锦图案揭秘_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9-06-09]. 



花山節

苗族花山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分类民俗
序号X-146
编号项目1359
登录2014年(第四批)

花山節中國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依照苗族各地的習慣時間不同,約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舉行。青年男女們會在此時對唱山歌,尋求一個互訂終身的伴侶。花山節由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申報,於2014年(第四批)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其中一種民俗節日。[1]

相傳苗族祖先有一對夫妻五十多歲,有一個小女兒長得非常美麗。有一天這小女兒到山上去放羊的時候遇見了一隻殘暴的惡鳥。正當這惡鳥碰見美麗的小女兒想對她非禮時,一個英勇英俊的男孩恰巧經過,便一箭射死了惡鳥,拯救了小女兒。之後還幫小女兒燒柴火取暖,將她送回家,卻沒有留下姓名就離開了。小女兒的父母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感謝這位男孩,心裡也十分過意不去,就決心找到這位拯救自己女兒的男孩以表答謝。經過了好幾天的搜尋,踏遍了許多山和,還是找不到任何關於男孩的蹤跡。因此這對夫妻想了很久,便想到了一個辦法。便是找一棵松樹,削去這樹的枝椏,立在他們村外的草坪上,讓女兒把草坪給打掃乾淨,在草坪放上一罐大紅酒,接著傳話給四處的苗族鄉親們,只要在農曆正月初二來到這裡歌唱,哪個小夥子唱的最好,就願意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到了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參加活動,小女兒在人群中不停地尋覓自己的恩人。到了第三天,小女兒才發現了當初拯救他的男孩,原來男孩因為顧慮自己的貧窮身世而一直躲在人群之後。之後因為這個男孩不但武藝超群,山歌也唱得最好,因此小女兒的父親就直接在眾人面前宣布要將女兒許配給他。眾人為了對男孩表示敬意和祝福,便開始跳起了蘆笙舞。從此花山節就流傳了下來,無子嗣、無伴侶的人就非常樂意來立花桿。這也就成為了苗族青少年、青少女的情人節,成為他們尋得終身伴侶的好機會。[2]



  1. ^ 苗族花山節. [2019/06/13]. 
  2. ^ 翁家烈, 中囯苗族风情录. 花山節來歷的傳說. 貴陽市: 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2. ISBN 7-541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