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地震
中文维基百科地震专题主讨论页的任务列表: | |
---|---|
| |
|
这里是討論頁,用于討論如何改善页面地震。 |
本专题依照页面评级標準无需评级。 本维基专题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建議設置「地震基礎資訊」模板
關於熱帶氣旋條目已臻成熟,相關條目可視情況採取Template:WikiProject Tropical cyclones及Template:熱帶氣旋基礎資訊,惟亞太地區在地震觀測上已有一定水平,故建議地震專題可仿照熱帶氣旋專題建造「地震基礎資訊」模板,並與原有的Template:地震混搭使用。值得一提的是,Template:熱帶氣旋基礎資訊富含完整的各機構資訊,可讓使用者在進入條目必可得知各機構的評級,閱覽上也可以知道各機構的評級差異性與測報單位的差異,故建議地震專題可以參考並創建「地震基礎資訊」模板。
相關情形懇請颱風季專題參與者user:Tenbeens、user:R96340、user:林天蓬、user:TYKENNETH、user:Weather Synchronize、user:Winter Moment、user:AndyAndyAndyAlbert、user:B dash、user:Typhoon Lionrock、user:CHING WAI KONG、user:Cyclone2017 2.0、user:Train Controller Brian Lee及地震專題參與者User:Jyxyl9、User:Theodore Xu、User:堅決殺毒2008、User:Ora LETC、User:Damingsama、User:Samchtt、User:Panintelize參與討論,並協助提出專題模板改善建言,謝謝。--🍫|📖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08:58 (UTC)
- 强烈(-)反对。大部分机构对于国外的地震的数据是参考当地或USGS的数据得来的。中二少年西奥多 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09:55 (UTC)
- (:)回應@Theodore Xu:大部分氣象機構對於颱風的強度數據是參考當地或區域專責氣象中心的數據得來的。--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1月4日 (六) 10:34 (UTC)
- (:)回應:@Tenbeens:但在地震领域里,不存在类似于“区域专责地震中心”之类的机构。有时引用USGS的数据是因为USGS的地震台网较为全面,仅此而已。中二少年西奥多 留言 2017年11月5日 (日) 13:17 (UTC)
- (:)回應@Theodore Xu:大部分氣象機構對於颱風的強度數據是參考當地或區域專責氣象中心的數據得來的。--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1月4日 (六) 10:34 (UTC)
- (-)反对,对于台风模板,要建设地震模板相对来说更复杂(有震源、震级、震源深度三个各个机构情报通常不一样的变量),因此不建议设置本模板。Ora LETC(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10:58 (UTC)
- (-)反对,地震与台风不同,地震实测数据一般只有本地机构才有,当前发布地震烈度的一般只有本地机构和美国地质勘探局。另外,地震烈度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当前大部分国家还是使用烈度宏观度量(根据房屋倒塌率、山体滑坡程度等考察)为主,使用加速度数据的只有JMA、中央气象局和中国地震台网等少数机构。震级和震源深度也是类似,全球地震基本上只有两到三个机构会公布类似数据,与热带气旋有显著不同。(地震条目插入机构烈度数据的效果参见此处,但现实中不会有这么多机构。)—— Jyxyl9批判一番 2017年11月4日 (六) 12:28 (UTC)
- 我對地震並不太感興趣,暫不發表意見。--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 2017年11月4日 (六) 15:23 (UTC)
- (-)反对:理由同上。--坚决杀毒2008(留言) 2017年11月8日 (三) 03:44 (UTC)
- (-)反对:模板不適合套用在地震。--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7年11月9日 (四) 12:05 (UTC)
總結:0支持,5反對:此提案確認不可行。--🍫|📖留言 2017年11月16日 (四) 04:45 (UTC)
条目评级标准
- (+)支持。中二少年西奥多 留言 2017年11月17日 (五) 12:25 (UTC)
- (+)支持。—— Jyxyl9批判一番 2017年12月2日 (六) 11:42 (UTC)
總結:公示15日无异议,通过。—— Jyxyl9批判一番 2017年12月2日 (六) 23:52 (UTC)
建议仿照ACG创作奖设立地震专题创作奖
提议仿照维基ACG创作奖创立维基地震专题创作奖。基本的积分规则与ACG创作奖相同:
- 范围:地震专题条目
- 得分方法
- 以下四种情况均可得分,分数亦可累加。每得到10分即自动获得提升一级创作奖。
- 新条目须于创建后7天内到本页面登记,旧条目追溯至2018年1月1日0时(UTC)分数计算方法如下:
- DYK 2分
- 乙级 额外1分
- 甲表 额外2分
- 甲级 额外4分
- 优良 额外5分
- 典范 额外10分
- 颁授方法
- 任何维基人可以协助核实加分及颁授奖项
- 请先到评选委员会作出核实,然后更新分数排名榜
- 当分数超过10分的倍数时,请到其用户页更新模板。——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1月7日 (日) 13:07 (UTC)
意见区
- (+)支持:对推动专题条目的编写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中二少年西奥多 批判 2018年1月7日 (日) 13:34 (UTC)
- (+)支持——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1月9日 (二) 09:48 (UTC)
總結:如无异议,公告至2018年1月15日起正式施行。——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1月9日 (二) 09:48 (UTC)
关于地震专题的母专题讨论
@和平奮鬥救地球、Panintelize、Samchtt、坚决杀毒2008、Damingsama:@Jyxyl9、Ora LETC、卡达:@瑞丽江的河水、林天蓬、Robertmi233:
众所周知,地震专题自建立以来就隶属于地质专题。然而,我个人认为有所不当。地质专题是以创建、扩充或改善地质条目为主的专题,而地质学是对地球的起源探讨压力与时间、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地球物理学是透过定量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学学科,而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地球科学专题是以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土壤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太空科学相关内容为主专题。所以我认为,地震专题的母专题应为地球科学专题而非地质专题。中二西奥多B批判一番 2018年4月7日 (六) 04:34 (UTC)
在下提出了三种方案,希望各位地震专题成员斟酌,谢谢。
- 方案一:地震专题母专题变更为地球科学专题。
- 方案二:地震专题母专题不变,保留为地质专题。
- 方案三:新建地球物理专题,地震专题母专题变更为地球物理专题。
投票时间限定为2018年4月7日0:00至2018年4月14日0:00
方案一
- (+)支持。中二西奥多B批判一番 2018年4月7日 (六) 04:35 (UTC)
- (+)支持:理由充分,改动合理。——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8日 (日) 11:59 (UTC)
- (+)支持。--Samchtt(留言) 2018年4月8日 (日) 12:28 (UTC)
方案二
方案三
總結:方案一通过。中二西奥多B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4日 (六) 08:45 (UTC)
深化地震专题体制改革
地震专题创作奖评选章程修正案
鉴于地震创作奖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下列修正案,欢迎发表意见。
得分办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因典范条目、特色列表、优良条目重审或者评级审查重审,重新获评左列相应等级的条目,不再另行加分。”- 1.得分办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二条,
- “经典范条目、特色列表、优良条目重审或者评级审查重审,重新获评左列相应等级的条目,重审主要贡献者依下列标准加分,不再依照第一条另行加分。
- 获重选优良条目的,加2分;
- 获重选特色列表或典范条目的,加3分;
- 扩充相应条目以供重审时,条目每扩充5,500字节加1分,以3分为限;
- 在条目提出重审前30日扩充条目内容3,000字节以上的,视为重审主要贡献者。重审主要贡献者曾依第一条加分的,不再依本条另行加分。”(新增修订)
- 原第二条相应地改为第三条。
- 2. 得分办法增加一条,作为第四条,“同一条目有多名贡献者的,由各贡献者分享得分,但赋分不应少于1分。”
- 3. 颁授办法第二条中“贡献经提报后,得由另一名评审委员核实确认”修改为“贡献经提报后,得由另一名评审委员核实确认。若评审提报逾15日未获确认的,视为准予加分。但该请求应由另一名评审委员核实追认后方可存档。”
- 4. 颁授办法第四条中“异议一经提出,得由第三方评审委员对条目进行复核。”修改为“异议一经提出,得由第三方评审委员对条目进行复核,复核期为15日。”“复核时,应有不少于两名评审委员参与。”修改为“复核时,应有不少于两名评审委员参与,未有足够评审委员加入复核的,复核请求暂予搁置。”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任何维基人对加分有异议的,可于贡献提报纪录下留言提出,异议应在加分请求通过5日内提出。异议一经提出,得由第三方评审委员对条目进行复核,复核期为15日。复核时,应有不少于两名评审委员参与,未有足够评审委员加入复核的,复核请求暂予搁置。若提报者撤回请求或复核结果为撤销的,撤销其加分。”
- 5. 得分办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五条,“在依据字节判断的加分项目中,通过机器人或自动编辑工具所增加的字节数不予采认。”(新增修订)
请发表您的意见,以上修正案采逐条审议方式讨论。——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1日 (三) 14:44 (UTC)
(+)支持:第2/3/4条。(&)建議:第1条更改为“因典范条目、特色列表、优良条目重审重新获评相应等级的条目,对完善者加5、5、3分”是否更为合理?毕竟这可能会降低完善待重审条目的积极性。中二西奥多B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1日 (三) 14:49 (UTC)- 认同您的建议,已作出相应修订。——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1日 (三) 15:07 (UTC)
- (+)支持本次修订的方案。中二西奥多B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3日 (五) 13:35 (UTC)
- 认同您的建议,已作出相应修订。——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1日 (三) 15:07 (UTC)
總結:七日无异议,通过,自4月22日0时起施行。——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21日 (六) 14:04 (UTC)
地震专题评级审查流程修订案
因应WikiProject:地震/评级的规定,建议对评级审查页面作如下修订,
- 提名程序第四条“提名甲级条目或甲级列表的”修改为“提名甲级条目、甲级列表或地震专题特色模板的”,这一条相应地修改为“提名甲级条目、甲级列表或地震专题特色模板的,需至少经两名专题成员支持,或公示30日无异议,方视为通过,予以升级。”
欢迎讨论指正。——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3日 (五) 11:10 (UTC)
總結:七日无异议,通过,自4月22日0时起施行。——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21日 (六) 14:04 (UTC)
其他事项
- 建议调整组建《地震专题速报(简报)》,不再保留WP:地震专题简报和WP:地震专题/新条目提报。LETC工作组目标增加一条,“维护《地震专题速报》内容,协调编写《地震专题简报》。”《地震专题速报(简报)》专页草案参见[1]。
- 设立地震主题。
——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3日 (五) 12:59 (UTC)
- 總結:本建议案经地震专题LETC工作组组员达成共识,定案。——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4月15日 (日) 17:26 (UTC)
纪念地震专题五百条目之改革建议方案
为纪念地震专题条目数突破500篇,结合地震专题运行实际,现提出如下建议案:
- 鉴于甲级条目评选实际运行中效率较低,建议甲级评选时间降为10日,作为GA和FA的折中。特色模板改为14日,与FA保持一致。另外,新规允许同时提报,并规定了提前结束之措施。同时将“或”改为“且”,提高了当选门槛。
|
- 为简便地震创作奖评选,拟对得分办法进行部分修改,以避免地震条目GA、FA评选积压。
|
|
- 鉴于地震专题条目编写中的具体实践,专题关注度指引(草案)删除“欧洲宏观地震度量”标准。
——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8月15日 (三) 18:23 (UTC)
總結:无异议,通过。自9月1日0时起生效。——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8月30日 (四) 04:04 (UTC)
关于调整地震专题评级审查制度的讨论
地震专题评级审查制度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年头,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就该制度的施行情况进行重新讨论与检讨。
众所周知,专题评级审查制度自施行以来一直成效不彰、沦为鸡肋,相关讨论与投票极其冷淡。为避免该制度步入电子游戏专题评级讨论类似的穷途,现提请诸位讨论如何调整评级审查制度。也作为本专题的新年开议。Jyxyl9批判一番 2019年1月1日 (二) 03:33 (UTC)
地震的收录标准
目前对于气象学仅有台风和气旋有相关的关注度指引,但是对于地震则没有一个关注度的标准,是否需要专门给地震设立一个关注度的标准和指引。
1.此次地震事件至少造成伤亡(死亡人数至少在1人以上)或者有严重的经济损失
2.此次地震事件是因为别的关注度事件(如非法地质活动、施工、安全事故)的衍生事件或后果
3.此次地震事件具有独特的地质学或地理学意义。
目前根据中国地震网发布的地震动态,平均每两周就会有4级以下的地震事件被报道。但是这些地震事件基本上很难满足关注度。 --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日 (五) 03:28 (UTC)
- 1人死亡的地震事件是否都能满足关注度而非NOTNEWS,以及如果死亡是间接造成。人为原因引发的“可观测地震”,一定有关注度吗。地震引发受一定关注的衍生事件,是否应列入,如何辨别。2023年平原县地震假如没有“有记录以来最强烈”,是否会不符合以上三条。--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1日 (五) 09:17 (UTC)
- 有Wikipedia:关注度 (地震),但其目前僅為論述,而非正式指引,可檢視其是否有需要修正的地方,若需要修正則可提出討論並嘗試提案升級成正式指引。--冥王歐西里斯(留言) 2023年9月6日 (三) 03:08 (UTC)
- 副知幾位地震專題編者@Patlabor Ingram、Peacearth、Theodore Xu。——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3日 (三) 09:02 (UTC)
- 个人观点,地震类条目目前的条目数量(特别是优典特数量)、编辑热度和活跃编者数量都远低于热带气旋,此外地震类条目也极少出现关注度的争议。
- 需要指出的是:关注度极低、影响极小的地震其实很难水条目,地震本身持续时间就几秒钟没什么好写的,这跟有些热带气旋类条目可以花大量笔墨写远洋洋面上的气旋发展区别很大。写好地震类条目基本都需要收录大量灾情、交通及民生影响或者救援力量反应的内容〔类似于气旋关注度标准的“持续影响”〕,上述资讯首先就使条目符合了通用关注度指引的要求;没有灾情或救援队反应的超小地震基本连条目都写不出来。
- 因此,目前使用通用关注度标准应该可以解决现有问题。个人觉得地震类条目专门制定地震关注度指引的条件还不成熟。--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9月13日 (三) 15:5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