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杞仙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八杞仙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八杞仙庄”,隶属于南投堡。该庄西北及东北与乡亲藔庄为邻,东南边及西南边为后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南投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八杞仙区”,隶属于南投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八杞仙区仍隶属于南投厅。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八杞仙”大字,隶属于台中州南投郡中寮庄[3]。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八杞仙、马鞍岭(马鞍仑)、刣鹿坑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
交通
县道139号(永平路)是彰化至鹿谷初乡的道路,大致以西微北—东微南转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经过八杞仙地区西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南端。由该道路向西微北可前往中寮市区(位于乡亲寮)、南投、芬园与员林/大村/花坛交界地带、花坛与彰化交界地带、彰化市区并止于省道台1线路口;向南南东可前往集集、鹿谷并止于县道151号路口。[1][4][5]
乡道投26线(永乐路)是乡亲寮至大坑的道路,其西南侧端点位于本地区西北部凸出部分西南端的县道139号路口。由此向北北东转东北再转东南东再转东北东蜿蜒而行,出境后可前往乡亲寮中部偏北并止于炭寮聚落南侧的平林溪炭寮一号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