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

臺灣小說家、美術史學者

李渝(1944年1月23日—2014年5月5日),台湾小说家、美术史学者。祖籍安徽,生于重庆,长于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柏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博士[1],受教于中国美术史名家高居翰。曾任教于纽约大学东亚系、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白先勇文学讲座客座教授。曾获时报文学奖。大学时代始发表小说,然而柏克莱时代投入保钓运动,幻灭之余回到学院完成以清末画家任伯年为题的博士论文,小说创作长期中断;1980年代复出,小说作品量少质精,追求卓越风格,树立独特美学,与夫婿郭松棻同为台湾一代指标小说家。

李渝
出生1944年1月23日
 中华民国重庆市
逝世2014年5月5日(2014岁—05—05)(70岁)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柏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博士
体裁小说
配偶郭松棻
子女郭志群、郭志虹

生平

1949年,5岁的李渝跟着父母随国民政府撤退,举家迁至台湾。李渝从小居住在台北市温州街,温州街是中国大陆来台文人聚集之地,故她曾说“我们家饭桌上进行的就是中国近代史”。其父为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李渝的创作始于六○年代,被归为现代主义的创作者,王德威教授称其为“现代风格实验者”。李渝在台大修读聂华苓的创作课时始作小说,最早的作品为1965年发表之《水灵》。台大外文系毕业后,李渝赴美国取得柏克莱加州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从事艺术史研究。李渝在台大求学时与教英诗的老师郭松棻相恋,两人一起赴美求学并结婚,也参加保钓运动,被国民政府列为黑名单,长期无法返台。保钓运动结束后,李渝停止写作。1980年代,重新投入写作行列的李渝,文笔充满现代主义,运用特殊纯文学笔触,刻划政治转变中的台湾。1983年,李渝以《江行初雪》获得时报文学奖小说首奖。

2005年,李渝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驻校作家[2]。200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主导的少年文学读本将李渝短篇小说《朵云》列为1980年代台湾文坛的代表作之一,并称李渝文字充满了“留白的艺术”[3][4]

2014年5月5日,李渝在美国纽约家中自杀过世,享年70岁。2014年5月6日,郭松棻之弟郭松年说,2005年郭松棻逝世后这十年,李渝一直走不出丧夫的阴影[5][6]

家庭

其夫为郭松棻

著作

小说

  • 《温州街的故事》(台北:洪范书店,1991)
  • 《应答的乡岸》(台北:洪范书店,1999)
  • 《金丝猿的故事》(台北:联合文学,2000)
  • 《夏日踟躇》(台北:麦田出版,2002)
  • 《贤明时代》(台北:麦田出版,2005)
  • 《九重葛与美少年》(台北:印刻文学,2013)

散文

文学评论

  • 《拾花入梦记:李渝读红楼梦》(台北:印刻文学,2011)

艺术评论

  • 《族群意识与卓越风格:李渝美术评论文集》(台北:雄狮图书,2001)
  • 《行动中的艺术家:美术文集》(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译著

编辑

  • 《郭松棻文集:保钓卷》作者:郭松棻  编者:李渝、简义明(台北:印刻文学,2015)
  • 《郭松棻文集:哲学卷》作者:郭松棻  编者:李渝、简义明(台北:印刻文学,2015)

参考资料

  1. ^ 城邦圖書館-李渝.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二零零五年駐校作家:「永恆的理想主義者」李渝.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 2005 [2014-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 (中文(香港)). 
  3. ^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白先勇文學講座 李渝教授簡介. 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2010 [2014-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 (中文(台湾)). 
  4. ^ 彈子王【青少年台灣文庫-小說讀本3】.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5. ^ 林欣谊. 憂鬱纏身 作家李渝過世. 中国时报. 2014-05-07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台湾)). 
  6. ^ 陈宛茜. 十年走不出喪夫痛 作家李渝自殺身亡. 联合报. 2014-05-07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