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名方言
一假名方言(日语:一つ仮名弁),又称Zūzū方言(日语:ズーズー弁),在日语方言学里指在音位上不区分“し”(/si/)与“す”(/su/)、“ち”(/ti/)与“つ”(/tu/)及其浊音“じ”(/zi/)与“ず”(/zu/)与“ぢ”(/di/)与“づ”(/du/)的方言。[1][2]该词在日常用语中也常用作对东北方言的俗称。在许多日语方言中都存在四假名合并为二假名的现象,而一假名方言则常被认为是四假名合并现象比二假名方言更进一步的合并最终产物。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一假名方言的发音特征来自于某种日语之外的底层语言。
概要
一假名方言的分布地区包括从青森县到福岛县北部以及新潟县阿贺野川的东北地区(三陆沿岸地区除外)以及北海道沿岸地区、富山县中东部、山阴地区中部(鸟取县西伯耆与岛根县出云)。北奥羽方言与云伯方言里四假名均读作类似“し”“ち”“じ”的音,而南奥羽方言中则读作类似“す”“つ”“づ”的音。例如,“寿司”(日语:寿司/すし)和“煤灰”(日语:煤/すす)两词在北奥羽方言中均趋向于读作“シシ”([sïsï]),而在南奥羽方言中则均趋向于读作“スス”([sɯ̈sɯ̈])。因此前者也被称为Jījī方言(日语:ジージー弁)。从音系角度看,可以认为北奥羽方言和云伯方言中缺少 /su/、/zu/、/di/、/du/ ,而南奥羽方言中缺少/si/、/zi/、/di/、/du/。
此外,这些地区的方言中い段和え段段元音均向央元音靠拢,“い”“え”两假名的发音也是合并的。这样的音系被称为“里日本式音系”,与“表日本式音系”相对。东北方言、东关东方言与云伯方言具有里日本式音系的特征,而北陆方言则介于里日本式与表日本式之间。
里日本式音系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关于此,有观点认为这种音系是在各地分别独立产生的,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受某种共同的底层语言的发音倾向所影响导致的[3],暂无明确的结论。
起源
关于一假名方言的起源,学界有众多假说,大概可以归类为如下两类。
内部发生说
认为一假名方言是由日语内部演变所产生的学说。
- 随著ai>ɛː、au>ɔː等双元音的单元音化,e、o的舌位升高而与i、u接近,因此使得i、u向央元音移动。[4]
- 由于一些一假名方言区以外的地区也存在“す”“つ”“づ”和“し”“ち”“ぢ”的央化,元音的央化可能最初是发源于这些地区。[5]
- 由于[i]、[u]两音的发音需要能量较多,将这两个元音央化可以减轻发音的负担。[6]
底层语言说
认为一假名方言的发音特征来自于某种底层语言的学说。[注 1]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界的专家以及日本国外的语言学家、交叉学科研究者多采信此说。
- 小泉保在《绳文语的发现》一书中认为一假名方言的发音特征是“里日本绳文语”的发音特征[3],并提出古代虾夷与三内丸山遗迹的居民之间存在关联[7]。
- Boer等人认为一假名方言最初发源于出云,在弥生时代(随著稻作的传播)或古坟时代被从出云迁往北陆地方和东北地方的移民带到了当地。他们推断虾夷中也有操一假名方言者。[8]而随著大和王权的扩张,东山阴地区的一假名方言特征逐渐减弱,使得出云成为了一假名方言的方言岛。[9]
- 致力于跨学科研究的分子人类学家崎谷满认为,一假名方言中特征的元音[ɨ]来自于有元音和谐现象的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因此他主张曾经在东日本地区和山阴地区可能存在一种与阿伊努语和日语(关西方言)均不相同的“东日本底层语”。[10]
- 茨木则子和司马辽太郎认为日本的日本海沿岸地区的方言与朝鲜语和满语存在类似性和关联性。他们观察到蒙古力士在说日语时经常出现类似一假名方言的ウ→オ、イ→エ、イ→[ɨ]←ウ等特征,认为这可能是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发音特性。此外,还有认为出云地区的原住民属于通古斯民族的说法。[11]
相关条目
注释
引用
- ^ 飞田等(2002年),第32页
- ^ 饭豊等(1986年),第79页
- ^ 3.0 3.1 小泉保 1998.
- ^ 柴田等(1980年)
- ^ 大野(2011年)
- ^ 饭豊等(1986年)
- ^ 小泉保 2003.
- ^ Boer(2020年)
- ^ 上村(1975年)
- ^ 崎谷(2009年)
- ^ 司马(1994年)
参考文献
- 佐藤亮一, 現代日本語の発音分布, 飞田良文, 佐藤武义. 現代日本語講座 第3巻 発音. 明治书院. 2002.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3072528 (日语).
- 平山辉男, 全日本の発音とアクセント,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 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1998-04. ISBN 9784140111123 (日语).
- 加藤正信, 音韻概説, 饭豊毅一, 日野资纯, 佐藤亮一. 講座方言学 1 方言概説. 国书刊行会. 1986: 78–81.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1801259 (日语).
- De Boer, E.; Yang, M.; Kawagoe, A.; Barnes, G. Japan considered from the hypothesis of farmer/language spread. Evolutionary Human Sciences. 2020, (2): E13. doi:10.1017/ehs.2020.7 (英语).
- 柴田武, 小泉保, 上野善道, 久野暲, 日下部文夫, 国広哲弥, 井上史雄, 千野栄一, 长谷川欣佑. 言語の構造. 讲座言语. 大修馆书店. 1980: 257–290. ISBN 4469110515 (日语).
- 崎谷満. 新日本人の起源. 勉诚出版. 2009: 113–115.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10564631 (日语).
- 上村幸雄. 方言と標準語. 筑摩书房. 1975.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1264847 (日语).
- 司马辽太郎. 歴史の中の日本. 中公文库 改版. 中央公论社. 1994. ISBN 4122021030 (日语).
- 大野真男. 東日本方言における中舌母音の起源に関する一つの仮説 : 琉球方言の音変化に照らして(<特集>東日本の音声). 音声研究 (日本音声学会). 2011, 15 (3): 27–36. ISSN 1342-8675. doi:10.24467/onseikenkyu.15.3_27 (日语).
- 小泉保. 裏日本縄文語とアイヌ語. Science of humanity Bensei (勉诚出版). 2003-04, (42): 87–93. OCLC 5173884113 (日语). P87-P93
- 小泉保. 縄文語の発見. 青土社. 1998. ISBN 4791756312 (日语).
- 小泉保. 縄文語の発見 新版. 青土社. 2021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