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捷克语:Druhá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斯洛伐克语:Druhá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在1938年9月30日至1939年3月15日期间一共存在169天。由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以及斯洛伐克和喀尔巴阡山脉下的自治区组成,喀尔巴阡山脉下的自治区于1938年12月30日改名为喀尔巴阡乌克兰。[1]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 |||||||||||||
---|---|---|---|---|---|---|---|---|---|---|---|---|---|
1938年—1939年 | |||||||||||||
格言:Pravda vítězí / Pravda víťazí “真理永不败” | |||||||||||||
国歌: Kde domov můj a Nad Tatrou sa blýska (《何处是我家?》和《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 | |||||||||||||
首都 | 布拉格 | ||||||||||||
常用语言 | 捷克语 · 斯洛伐克语 · 德语 · 波兰语 · 匈牙利语 · 意第绪语 · 卢森尼亚语 | ||||||||||||
政府 | 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 (1938-1939)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1939-1945) 斯洛伐克共和国 (1939-1945) | ||||||||||||
总统 | |||||||||||||
• 1938–1939 | 伊米尔·哈卡 | ||||||||||||
总理 | |||||||||||||
• 1938 | 扬·西罗维 | ||||||||||||
• 1938–1939 | 鲁道夫·贝兰 | ||||||||||||
立法机构 | 国民议会 | ||||||||||||
• 上议院 | 参议院 | ||||||||||||
• 下议院 | 众议院 | ||||||||||||
历史时期 | 20世纪 | ||||||||||||
• 慕尼黑协定 | 1938年9月30日 | ||||||||||||
• 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 | 1939年3月15日 | ||||||||||||
货币 | 捷克斯洛伐克克朗 | ||||||||||||
| |||||||||||||
今属于 | 捷克 斯洛伐克 乌克兰 ∟ 外喀尔巴阡州 |
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的成立是《慕尼黑协定》之后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在1938年10月1日将德国人居住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德国政府向外国外交官明确表示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是德国的附属国,因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试图讨好德国,如禁止国内共产党的活动,将所有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教育机构中任职的犹太教师停职,并颁布法律,允许国家接管犹太公司。[2]此外,政府还允许国内银行处于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共同控制之下。 [3]11月2日,根据《第一次维也纳裁决》,斯洛伐克南部地区和次喀尔巴阡山脉鲁塞尼亚被割让给匈牙利。
1939年3月15日,德国入侵捷克,并将捷克地区并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因此解散。在德国被占领的同一天,捷克斯洛伐克总统伊米尔·哈卡被德国政府任命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总统,并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担任这职务。
历史
《慕尼黑协定》导致捷克失去了其总面积的38%,其中约有320万德国居民和75万捷克居民。由于缺乏自然边界,并失去了昂贵的边界防御设施,因此捷克斯洛伐克已经被大大削弱,在军事上巳无法自卫。
匈牙利获得了斯洛伐克南部和鲁塞尼亚南部的11,882平方公里(4,588平方英里);根据1941年的人口普查,这块领土上大约86.5%的人口是匈牙利人。波兰获得了特辛镇及周边地区--约906平方公里(350平方英里),约25万居民,大部分是波兰人,以及斯洛伐克北部的两个小边界地区,更确切地说,是斯皮什和奥拉瓦地区--226平方公里(87平方英里),4280居民,只有0.3%的波兰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安置逃往捷克斯洛伐克剩馀领土的11.5万名捷克难民和3万名德国难民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
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制度也处于混乱之中。 10月5日爱德华·贝奈斯辞职后,根据宪法,总理扬西罗维(Jan Syrový)接管了大部分总统职责,并直到1938年11月30日伊米尔·哈卡被选为总统。哈查被选中是因为他信天主教和奉行保守主义,以及没有参与任何导致国家分裂的政府。伊米尔·哈卡于1938年12月1日任命1933年以来的农业党领导人鲁道夫贝兰(Rudolf Beran)为总理。
与大多数农民不同,贝兰对自由主义和民主持怀疑态度。虽然共产党被解散,但其成员被允许留在议会中。严格的审查制度被实行,同时还引入了《授权法》,允许政府在没有议会的情况下进行统治。捷克土地上其馀的大多数非社会主义政党合并为民族团结党,并由贝兰担任领导人。
内部关系紧张
被大大削弱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被迫对非捷克人作出重大让步。在《慕尼黑协定》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将其原本在捷克国土上的部分部队转移到斯洛伐克,意在对抗匈牙利侵略斯洛伐克边界的明显企图。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日利纳协议》,该协议规定在1938年10月6日由除了社会民主党以外的所有斯洛伐克政党组成一个斯洛伐克自治政府。约瑟夫·蒂索被提名为首脑。唯一保留的共同部门是国防部、外交部和财政部。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正式采用了捷克斯洛伐克这个简称。
同时,鲁西南地区的两个主要派别,亲俄派和亲乌派,同意建立一个自治政府,该政府于1938年10月8日成立。反映了当时乌克兰民族意识的传播,由阿夫胡斯廷沃洛辛领导的亲乌克兰派获得了自治政府的控制权,亚喀尔巴阡山脉鲁西南地区被重新命名为喀尔巴阡乌克兰。
10月17日,阿道夫·希特勒接见了费迪南·乌尔昌斯基、弗朗茨·卡尔马辛和亚历山大·马赫。 1939年1月1日,斯洛伐克国家议会开幕。 1月18日,斯洛伐克议会举行了第一次选举,斯洛伐克人民党获得了98%的选票。
2月12日,沃伊特·图卡和卡尔马津会见了阿道夫·希特勒,2月22日,约瑟夫·蒂索在向议会介绍斯洛伐克政府时提议成立一个自治的斯洛伐克共和国。 2月27日,斯洛伐克政府要求中央政府将驻扎在斯洛伐克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斯洛伐克化,并要求将斯洛伐克的大使和领事任命为斯洛伐克自治地区的代表。但捷克斯洛伐克内部关系依然持续紧张。
1939年3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部长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集中讨论了斯洛伐克脱离国家的问题。约瑟夫·蒂索和其他斯洛伐克政治家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卡罗尔·西多尔(代表斯洛伐克政府参加会议)回到布拉迪斯拉发与蒂索讨论此事。3月6日,斯洛伐克自治政府宣布忠于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并希望继续作为该国家的一部分。
3月7日,在与赫尔曼戈林的会谈中, 琼山斯基和图卡被逼迫宣布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自治。两天后,他们返回后,赫林卡卫队被动员起来,这又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总统伊米尔·哈卡做出反应,宣布在斯洛伐克实行戒严。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1939年1月,德国和波兰之间的谈判破裂了。希特勒计划于3月15日上午入侵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在此期间,希特勒与斯洛伐克人民党和匈牙利王国及其在斯洛伐克的匈牙利少数民族代表进行谈判,准备在入侵前商议分柝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 3月13日,希特勒邀请约瑟夫·蒂索到柏林,在那里他向蒂索提出了宣布斯洛伐克从捷克斯洛伐克分离的建议。
如果在同意情况下,德国将成为斯洛伐克的保护者,不允许匈牙利向斯洛伐克提出任何额外的领土要求。如果斯洛伐克拒绝,德国将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并对斯洛伐克的命运不闻不问。但实际上,这无异于将斯洛伐克留给匈牙利和波兰(波兰自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战争之后就一直对斯洛伐克的特辛镇及周边地区提出主权要求)。会议期间,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传递了一份假报告,说匈牙利军队正在接近斯洛伐克的边界。最终约瑟夫·蒂索同意,之后希特勒允许他组织一次斯洛伐克议会(斯洛伐克国议会)会议,该会议将批准斯洛伐克独立。
3月14日,斯洛伐克议会召开会议,听取了约瑟夫·蒂索关于他与希特勒讨论的报告以及独立宣言。一些议员对做出这样的举动持怀疑态度,但当卡尔马辛宣布任何推迟宣布独立的行为都会导致斯洛伐克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时,辩论很快被平息。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一致宣布斯洛伐克独立,而约瑟夫·蒂索被任命为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第二天,约瑟夫蒂索发出一封电报(实际上是前一天在柏林写的),要求德国对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保护。这一请求被欣然接受。[4]
与此同时,捷克斯洛伐克总统伊米尔·哈卡在3月15日凌晨被召见,与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会面,并告知哈查纳粹的入侵计划即将到来。在这里,伊米尔·哈卡被威胁要对布拉格进行空中轰炸[5],除非他签署一份文件,命令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投降,并在德国的保护和统治下建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经过几番折腾,他被迫签署了这份文件,尽管他事先并没有征求议会的意见。
3月15日上午,德国军队进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没有遇到抵抗。匈牙利占领喀尔巴阡山脉时虽遇到了抵抗,但匈牙利军队很快将其击溃。 3月16日,希特勒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在布拉格城堡宣布建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捷克斯洛伐克最终在外国侵略、民族分裂和内部紧张局势的影响下垮台了。随后,战时斯洛伐克被其支持者理想化为唯一的民主堡垒,尽管被独裁和法西斯政权包围。捷克斯洛伐克也被反对者谴责为一个人为的、由捷克人主导的、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特别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大英帝国)的知识分子创造的不可行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国重新建立,并重新获得了几乎所有的领土,只有被苏联吞并的鲁西南地区和被波兰吞并的斯洛伐克的一小部分领土除外。
参考文献
- ^ Rychlík & Rychlíková 2016.
- ^ Crowhurst, Patrick. Hitler and Czechoslovakia in World War II: Domination and Retaliation. pp. 83–84.
- ^ Crowhurst, Patrick. Hitler and Czechoslovakia in World War II: Domination and Retaliation. pp. 83–84.
- ^ William Shire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Touchstone Edi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0)
- ^ Dokumenty z historie československé politiky, 1939–1945. II., Prague 1966, pp. 420–422.
参考书目
- Gebhart, J.; Kuklík, J. Druhá republika 1938–1939. Prague: Litomyšl. 2004. ISBN 9788071856269 (捷克语).
- Kennan, G. F. From Prague after Munich: Diplomatic Papers, 1938–1939.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 ISBN 9780691010632.
- Rychlík, J.; Rychlíková, M. Podkarpatská Rus v dějinách Československa, 1918–1946. Prague: Vyšehrad. 2016. ISBN 9788074295560 (捷克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Second Czechoslovak Re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