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32号潜艇
陛下之UB-32号艇(德语:SM UB 32[注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潜艇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于1915年12月4日下水,至1916年4月10日交付使用。其艇载武器包括两具500毫米的艇艏鱼雷发射管以及一门88毫米口径甲板炮。UB-32号曾先后被部署至波罗的海和佛兰德,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在总共16次巡逻期间,该艇累计击沉了22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42893吨。UB-32号自1918年9月17日之后失踪,推测可能在英吉利海峡遭皇家海军航空队的飞机轰炸并击沉。其残骸于1980年代寻获,但直至2021年才被确认为UB-32号。
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船名 | UB-32号 |
下订日 | 1915年7月22日[1] |
建造方 | 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1] |
原始造价 | 115.2万德国纸马克[2] |
船厂编号 | 256[1] |
下水日期 | 1915年12月4日[1] |
完工日期 | 1916年4月10日[1] |
入役日期 | 1916年4月11日[3] |
结局 | 推测于1917年9月22日在英吉利海峡遭皇家海军航空队飞机炸沉[2] |
技术数据[2] | |
船级 | UB级潜艇 |
船型 | UB-II型(近岸潜艇) |
排水量 |
|
船长 | |
型宽 |
|
吃水 | 3.69米 |
动力输出 |
|
动力来源 | |
船速 |
|
续航力 |
|
潜航深度 | 50米 |
乘员 | 2名军官、21名水兵 |
武器装备 |
|
注释 | 潜没需时42秒 |
服役记录 | |
所属 |
|
指挥官 | |
参与行动 | 16次巡逻 |
战绩 |
|
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U艇战形势的发展,UB-I型潜艇排水量过小、适航性不佳、推进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愈发凸显。其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商船,以5节(9.3千米每小时)航速潜航1小时后,蓄电池电能便会耗尽。它们甚至无力应对多佛尔海峡8至10节(15至19千米每小时)的海流。为此,潜艇监察局于1915年4月研发了UB-I型潜艇的放大版——UB-II型,并由德国国家海军办公室委托两家造船厂建造。[8]其中UB-32号是由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的第二批次的三号艇,于1915年12月4日下水。[9]
与前一批次的UB-II型艇相比,UB-32号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增至274吨和303吨,全长增至36.90米,艇体采用单壳体加鞍形水柜构造。由于突破了铁路限界,舷宽也得以增至4.37米。该艇采用双桨驱动,其主机为两台奔驰六缸四冲程270匹公制马力(20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280匹公制马力(21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9.06节(16.78千米每小时),水下5.71节(10.57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5节航速续航7,030海里(13,02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千米)而无需充电。[2]蓄电池被放置在中央潜柜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发动机安装。[10]其最大潜水深度为50米,潜没需时为30-45秒。[8]
UB-32号的主武器为两具500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采用层叠式布局,以实现可以创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设计;鱼雷携带量增至4枚,鱼雷威力亦显著提高。辅助武器是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潜望镜,并配备了1根两段式可伸缩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调整。[8]其标准船员编制为2名军官加21名水兵。[2]
服役历史
1916年4月11日,UB-32号在在首度担任艇长的海军上尉路德维希·卡尔·扎尔的指挥下正式入役,随即展开海试。[4][9]完成海试后,该艇曾先后被编入驻波罗的海的第五半区舰队,以及驻比利时的佛兰德区舰队,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在其16次巡逻中,共计击沉22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42893吨。[11]其中,UB-32号于1917年4月4日在巴夫勒尔附近击沉4461总吨的巴西轮船巴拉那号(Paraná)更是直接导致巴西与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12][13]
1917年9月10日,UB-32号从布鲁日出发,前往北海的胡夫登海域发动破交战,从此再没有返航。其最后一次报告是9月17日,之后推测可能于9月22日在英吉利海峡遭皇家海军航空队的飞机轰炸并击沉,艇内24人全数阵亡。其残骸于1980年代寻获,但直至2021年才被确认为UB-32号。[9]
残骸
20世纪80年代,佛兰德水道测绘局(Vlaamse Hydrografische Dienst)在距离比利时海岸以西约50千米(27海里)处发现了一艘沉船,并在地图上标为B140/225。至2009年,他们又进行了广泛的潜水研究,结果显示那是一艘潜艇的残骸。沉船的最大深度为41米,位于左舷。遗骸的长度约为35米,宽度为5米。潜艇从艉部到炮塔前方约2米处均完好无损。艇艏则已完全毁坏,显然是受到了沉重的撞击,且似乎是从上方受到扁压,艇身纵裂为两半。在距离艇艏左舷20米的地方有两块巨大的铁质碎片,这是潜艇的耐压壳体碎片,可能来自两个前置水平舵。两具潜望镜呈收缩状态,但潜望镜的头部、盖口、接目镜以及玻璃都已在撞击中被敲破。潜艇的艇艉有局部被散落的渔网和绳索所覆裹。在它们作部分移除后,发现了潜艇的铜制右舷螺旋桨,上刻有铭文:“B & V, 1150 mm, 660, Projiz Flache 8416, Mangan Bronze, STB Schiffsschr. 6, UB.32”。经过一番挖掘,左舷螺旋桨也被寻获。潜艇具备两副螺旋桨的事实表明,这是一艘UB-II型潜艇。[14]
在残骸上清晰可见的损毁证实了UB-32号是受到来自上方的猛烈撞击而被击沉的。两个舱门关闭、两具潜望镜都缩回的事实表明UB-32号可能是在水中或下潜时被击中。艇艏连同宿营舱、鱼雷舱和电池舱已完全散开。这种损害不可能是由水雷爆炸造成的。水雷通常会导致艇艏或艇艉爆炸,艇体出现裂缝或底部出现严重凹痕。从这艘残骸来看,显然是来自潜艇顶部的撞击导致了残骸的“挤压”外观。顶层甲板似乎裂成了两半。在离沉船较远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些较大的碎片,比如前置水平舵的铁皮碎片。所有证据都指向了一次大型爆炸,可能接着还有第二次内部爆炸。其产生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碎片被抛甩出去、两具潜望镜头碎裂。这种剧烈的爆炸可能是由深水炸弹、飞机炸弹或鱼雷的冲击引起的。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英国方面的主张,即潜艇是被一架飞机从空中击沉的。[14]
袭击历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吨位 | 结局[11] |
---|---|---|---|---|
1917年3月13日 | 同志号 | 英国 | 58 | 击沉 |
1917年3月13日 | 十孩童号 | 比利时 | 44 | 击沉 |
1917年3月13日 | 淘金者号 | 英国 | 62 | 击沉 |
1917年3月30日 | 彭斯赫斯特号 | 英国皇家海军 | 1191 | 击伤 |
1917年3月31日 | 波阿斯号 | 英国 | 111 | 击沉 |
1917年3月31日 | 吉普斯维奇号 | 英国 | 116 | 击沉 |
1917年3月31日 | 格洛斯特城堡号 | 英国皇家海军 | 7999 | 击伤 |
1917年3月31日 | 路易丝王后号 | 英国 | 4879 | 击伤 |
1917年4月1日 | 恩底弥翁号 | 英国 | 73 | 击沉 |
1917年4月4日 | 巴拉那号 | 巴西 | 4461 | 击沉 |
1917年4月5日 | 恩内斯特·勒古韦号 | 法国 | 2246 | 击沉 |
1917年4月24日 | 玛丽·布兰奇号 | 法国 | 359 | 击沉 |
1917年4月25日 | 巴拉瑞特号 | 英国 | 11120 | 击沉 |
1917年4月27日 | 紫花苜蓿号 | 英国 | 2993 | 击沉 |
1917年4月27日 | 比马号 | 英国 | 4750 | 击沉 |
1917年4月28日 | 追求号 | 英国 | 37 | 击沉 |
1917年4月29日 | 埃伦·哈里森号 | 英国 | 103 | 击沉 |
1917年4月29日 | 人鱼号 | 英国 | 76 | 击沉 |
1917年4月30日 | 波尔巴伊号 | 法国 | 378 | 击沉 |
1917年6月8日 | 维纳斯号 | 挪威 | 1107 | 击沉 |
1917年6月11日 | 马科号 | 义大利王国 | 3257 | 击沉 |
1917年6月12日 | 南点号 | 英国 | 4258 | 击沉 |
1917年6月14日 | 强壮号 | 法国 | 152 | 击沉 |
1917年7月5日 | 哈弗布里斯号 | 挪威 | 677 | 击沉 |
1917年7月6日 | 瓦巴沙号 | 英国 | 5864 | 击伤 |
1917年8月26日 | 费尔特雷号 | 义大利王国 | 6455 | 击沉 |
注释
脚注
- ^ 1.0 1.1 1.2 1.3 1.4 Rössler,第64页.
- ^ 2.0 2.1 2.2 2.3 2.4 Gröner 1991,第23-25页.
- ^ Gröner,第23-25页.
-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Ludwig Karl Sahl.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Karl Ruprecht.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Max Viebeg (Pour le Mérit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Benno von Ditfurth.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8.0 8.1 8.2 陈进,第47页.
- ^ 9.0 9.1 9.2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B 32.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3-26].
- ^ Rössler,第50页.
- ^ 11.0 11.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B 32.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Parana.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3-26].
- ^ NARS,第76页.
- ^ 14.0 14.1 De Roy, Luc. Opmerkelijke vondst in de Noordzee: wrak blijkt Duitse duikboot UB-32 uit WO I te zijn. vrtnws.be. 2021-11-10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参考资料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译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陈进 等 (编).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Rössler, Eberhard.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U-Bootbaus. 1: Entwicklung, Bau und Eigenschaften der deutschen U-Boo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1943. Band 1. Augsburg: Bechtermünz. 1996. ISBN 3-86047-153-8.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U-boats and T-boats, 1914-1918. Washington: U.S.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ration. 1984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