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訓(1915年9月20日—2012年11月22日),男,漢族祖籍浙江定海上海出生,中國基督教新教三自愛國運動現代派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前中華聖公會浙江教區主教[1]

丁光訓
主教
個人資料
出生(1915-09-20)1915年9月20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上海縣
逝世2012年11月22日(2012歲—11—22)(97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支持的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第三至五屆主席(1980年-1997年此時副主席為羅冠宗)、第六至七屆名譽主席和中國基督教協會第一至三屆會長、第四至五屆名譽會長,愛德基金會董事長,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名譽院長,南京大學副校長兼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第二屆主席、第三屆名譽主席,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三屆、四屆、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第七至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級副職領導人)。

生平

丁光訓祖籍浙江定海桃夭門村,丁氏祖上在清朝康熙年間從寧波府鎮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區)遷往定海縣(今舟山定海區)。1915年9月20日,出生於上海,外祖父是聖公會牧師。1937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在基督教青年會任職。1942年獲聖約翰大學神學學士學位,被按立為聖公會會吏,擔任基督教青年會學生部幹事,並與郭秀梅(1995年去世)結婚。1946年,丁光訓夫婦移居加拿大,從1946年到1947年擔任加拿大基督教學生運動幹事。隨後他前往美國紐約,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紐約協和神學院,1948年獲得兩校的文學和神學碩士學位,從1948年到1951年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擔任幹事。

1951年底,丁光訓夫婦和兒子一同回到中國大陸(次子出生於1952年),參加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丁光訓回國後,先在上海廣學會擔任總幹事。1953年起,擔任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1954年,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成立,丁光訓被選為常務委員。1955年與王神蔭牧師一起,被中華聖公會分別祝聖浙江教區主教和山東教區主教。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失去了牧職,只保留了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的虛銜(當時該院停辦,直至1981年復校);但在1970年代又回到了重要崗位。

1980年,丁光訓當選為中國基督教「兩會」主席、會長。雖然聖公會組織在中國已不再存在,但丁光訓仍然保留了他的主教聖職與頭銜。

1980年至1989年,擔任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

1985年發起成立愛德基金會並任董事長。

1989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南京大學副校長、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

1993年以後,丁光訓不斷批評基督教內占主導地位的「保守落後」的神學思想,主張建設一種「積極、開放、包容、能動」的神學思想,提出淡化「因信稱義」的教義和「信者與不信者」的對立(他自稱在家中醒目位置陳設觀音像以測試訪客神學態度[2]),倡導「倫理型、服務型和理性」的新自由神學思想,以「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原創研究?]

1997年初,改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金陵協和神學院名譽院長、基督教全國「兩會」名譽主席、會長。

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06年8月,第八屆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上當選為名譽主席 。

2012年11月22日上午10時,丁光訓主教在南京逝世,中共對其的官方評價為「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1]

軼事

程干遠在《中共統戰部揭秘─統戰幹部回憶錄》一書中說丁是中共秘密黨員。

愛行論思想

丁光訓大力提倡「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建設」,如他倡導淡化新教的傳統信條「因信稱義」而強調「因愛稱義」,產生了許多爭議。

相對於「文革」後,中國國情與處境中,丁光訓倡導中國教會所應該著重的是「因愛稱義」。過往來華傳教士所傳「因信稱義」的教條致使人著重「稱義」的部分,以律法為進入信仰的門檻,使信徒與非信徒、得救與非得救、上天堂與下地獄,對立於鴻溝的兩端。倡導將「因信稱義」的神學「淡化」為「因愛稱義」,宣稱是因為在中國的國情與處境中,多談上帝的愛,使在苦難之下的國民能了解上帝普及萬千且無私的愛,並在人與人之間的愛,在落實於中國倫理思想中「推己及人」、「愛鄰舍及仇敵」的道德理念,使福音更切合經歷苦難的中國。

「宇宙的基督」是丁光訓所倡導的「基督論」,他宣傳是根基於對上帝的愛的了解,並連繫基督於上帝所創造世界的美善的了解而來。「宇宙的基督」的神學是為配合當前中國的文化與經驗,包括社會所追求的自由與社會公義,並且基督所彰顯的並不是對個人的救贖,更是上帝愛所創造的宇宙。並且,基督的拯救是伸展至整個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也包括建立中的新中國,而這其意義有二:

  1. 基督的主宰、關懷和愛護普及整個宇宙,
  2. 基督普及到整個宇宙主宰以為其本質。

這種物質救贖和愛世上國度的愛神學,被很多基要福音人士論證為異端,而丁氏斥反對者是不愛國不愛三自教會。

同時,丁光訓認為聖經中的神跡不可信,認為耶穌復活後結束了肉體生命不是升天,認為不信基督但做到善事的,行義者,也能稱義,種種怪論被批評為愛行論,既認為神愛一切並救一切物質和做義行的人。丁光訓的具體思想,總結出版了《丁光訓文集》支持者認為「神學思想建設」是從「和好」的概念出發的神學理念,是「三自愛國運動」的深化和發展,丁光訓主教選擇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就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建設教會,建構出適合當前處境的神學觀。[原創研究?]

丁光訓著作

中文書籍

  • 《怎樣讀聖經》(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1995)
  • 《丁光訓文集》(譯林出版社,1998)
  • 《論三自與教會建設》、《論神學思想建設》、《論聖經》、《論上帝》、《論基督》(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2000)
  • 丁光訓:《丁光訓文集》,1998年初版,南京:譯林出版社

英文書籍

  • 《神是愛:丁光訓主教文集》(Cook Communication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2004) ISBN 0-7814-4233-8
  • 《不再陌生:丁光訓文選》(由雷蒙德·懷特黑德編輯,Orbis Books,1989) ISBN 0-88344-653-7
  • 《愛永無止境:丁光訓論文集》(由賈尼絲·維克里編輯,譯林出版社,2000) ISBN 7-80657-067-5
  • 《中國人對大公神學的貢獻:丁光訓主教文選》(由賈尼絲·維克里和菲利普·維克里編輯,WCC Publications,2002) ISBN 2-8254-1358-5

其他文獻

丁光訓傳記
其他書籍
  • 菲利普·維克里:《尋求共同點:基督新教、三自運動和中國統一戰線》,Orbis Books,1988年 ISBN 0-88344-441-0
論文

參考文獻

  1. ^ 1.0 1.1 丁光训主教逝世 享年98岁. 新華網. [201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2. ^ 葉曉楠,「我對中國宗教發展充滿信心」,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03月14日 第四版)人民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參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職務
前任:
趙朴初 居士
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第二屆主席
2004年-2009年
繼任:
帕巴拉·格列朗傑 活佛
宗教頭銜
前任:
吳貽芳
第三屆名譽主席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名譽主席
第六至八屆
空缺
前任:
吳耀宗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
第三至五屆
繼任:
羅冠宗
新頭銜 中國基督教協會名譽會長
第四至六屆
繼任:
暫無
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
第一至三屆
繼任:
韓文藻
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
1952年-1966年解散;1980年復校-2010年
繼任:
高峰牧師
愛德基金會董事長
1985年4月-2012年11月22日
繼任:
暫無
前任:
鄧述坤主教
中華聖公會浙江教區主教
1955年-1958年
職位廢除
原因:聯合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