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 (尊稱)

德国贵族头衔

容克丹麥語Junker,德語:Junker荷蘭語Jonkheer ,英語:Yunker挪威語Junker瑞典語Junker喬治亞語იუნკერი ,Iunkeri) 是一個貴族尊稱,源自中古高地德語「Juncherre」,意為「青年貴族男子」[1]或「年輕的大人」(由jung和Herr衍生而來)。該尊稱通行於過去的歐洲的德語、荷蘭語以及斯堪的納維亞語區。由於受到波羅的海德意志人的影響,俄羅斯帝國亦使用該尊稱,直到1917年俄國革命為止。目前,格魯吉亞軍隊依舊用該詞稱呼國防學院的學生軍官。

尊稱

勃蘭登堡,容克原本是對未經過稱號授予儀式的高級自由貴族(Edelfrei英語Edelfrei,享有帝國直轄英語Imperial immediacy地位)的稱呼。後逐步發展為對年輕貴族或小貴族(有時政治地位較低)的統稱,這一稱呼有「鄉紳」之意。[2]

馬丁·路德瓦爾特堡曾謊稱自己是「容克約爾格」(Junker Jörg);他後來曾嘲笑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是「容克海因茨」(Juncker Heintz)[3]

很多容克家族雖是貴族,但他們的姓氏之前卻只有(von)或楚(zu)等介詞,並無其他等級頭銜。容克頭銜的縮寫是「Jkr.」,通常都放在名字和頭銜之前,例如Jkr. Heinrich von Hohenberg。容克的陰性對等詞是容克夫人(Junkfrau,縮寫Jkfr.)只會偶爾出現。在個別情況下,男爵(Freiherren)與伯爵(Grafen)也會使用「Jkr.」作為頭銜[4]

使用

在歷史上,容克(及其同源詞)在歐洲的整個德語區都是貴族尊稱。在今日的荷蘭與比利時,容克的荷蘭語變體「Jonkheer英語Jonkheer」的傳統含義依舊通行。

在一些國家,容克在德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言中的另一個形式是「Kammerjunker」,與法語中的「貼身跟班英語Valet de chambre」意義相同,擁有該職銜的一般都是在宮廷服務於王侯的青年貴族男子。Kammerjunker的等級低於內侍(Chamberlain),但高於Page(青年侍從)。在使用德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言的軍隊裡,容克也指代軍事職位,比如Fahnenjunker英語Fahnenjunker(軍校學員)以及斯堪的納維亞語言中的fanjunkare英語fanjunkare等。

在丹麥,容克一詞指代青年領主,原指中世紀公爵或伯爵的兒子,但也指地主特權階級成員。1375年前,該尊稱亦適用於丹麥王室的子嗣。在王室內部,Kammerjunker頭銜也通行。

在普魯士的現代通俗用法

在現代普魯士歷史中,容克的含義逐漸通俗化,有地產的貴族也被稱為容克,該階層控制幾乎所有土地和政府,容克也可泛指普魯士地產所有者,無論所有者的貴族地位如何。隨着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成立,容克階級主宰德國中央政府以及普魯士軍隊。該階層在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是奧托·馮·俾斯麥侯爵[5]。普魯士的「容克階級」總是與德國西部及南部州份(比如漢堡巴伐利亞這樣的天主教州份)的精英階層差距懸殊,在這些地方,普魯士「容克階級」總是遭到蔑視[6]。二戰後,因德意志國防軍大部分軍官都出身容克階級,該階級經常被斥責是普魯士軍國主義之主力,助納粹上台,因而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戰後德國蘇占區開始了土地改革,目的與蘇維埃集體化政策一致,德國蘇占區在政治宣傳中號召打擊容克階級,代表性口號有「容克的土地在農民的手裡」(Junkerland in Bauernhand)。

參考文獻

  1. ^ 杜登辭典; Meaning of Junker, in German.
  2. ^ William W. Hagen, Ordinary Prussians: Brandenburg Junkers and Villagers, 1500–1840 (2002).
  3. ^ Henry VIII: September 1540, 26–30', Letters and Papers, Foreign and Domestic, Henry VIII, Volume 16: 1540–1541 (1898), p. 51. URL: http://www.british-history.ac.uk/report.aspx?compid=762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te accessed: 10 June 2012
  4. ^ Rosenberg, 1943
  5. ^ Francis Ludwig Carsten, A history of the Prussian Junkers (1989).
  6. ^ Percy Ernst Schramm英語Percy Ernst Schramm: Gewinn und Verlust. Christians, Hamburg, 1969, p.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