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濟
目前,杭州經濟規模居於中國大陸第八位,在中國省會城市中僅次於廣州。[1]2021年,杭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09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33億元、5489億元和12287億元,比上年增長1.8%、8.6%和8.7%。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1.8:30.3:67.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4985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等於2.3萬美元),增長5.8%。[2]
杭州經濟史(1990年以前)
隋朝江南運河的通航,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當時杭州「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3]。唐以後,杭嘉湖地區成為全國主要糧食產地,杭州所產的緋綾、白編綾等,通過絲綢之路遠銷中亞。當時杭州的官府財政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二十四分之一[4]。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亂紛起,唯獨杭州在「保境安民」的吳越國錢氏政權下安定富足,逐漸發展為全國的大都會。其經濟支柱是農業、絲織業和商業。官府開辦官營織造作坊,進貢中原的絲織品以數萬匹計。另外,杭州與鄰近的南方各國以及海外的新羅、百濟、日本、印度等國都有頻繁的海上商貿往來。
1138年,宋室南遷,對杭州的經營建設近150年,使杭州一躍成為全國第一大都會,在當時的世界上僅僅有三個可以影響世界經濟的城市,其中杭州為首,另外兩個城市是四川省的成都和意大利的威尼斯[5]。絲織業更是進一步發展,官營作坊和民間工場並存,織染技術、生產工具和蠶絲材料都達到當時全國最高水平。南宋官窯生產的青瓷製作精美,對後世的陶瓷業產生了很大影響。
元代,杭州的城市地位逐漸下降,落後於南京、揚州等地,明萬曆中興後得到一度恢復,但是明末清初的戰爭杭州遭受的破壞很大,不過到了清中期,杭州經濟恢復發展。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馬關條約》將杭州闢為通商口岸,進出口貿易日趨活躍[6]。清朝杭州絲綢產量位居江南三織造(寧、蘇、杭)之首,鼎盛時年產量達6559匹(乾隆十六年)。清末杭州金融業快速發展,胡雪岩的阜康錢莊、浙江興業銀行和中國最早的省銀行—浙江銀行是其代表。
民國時期,由於滬杭鐵路和浙贛鐵路通車,杭州成為華東商品的集散中轉地。當時杭州工業以絲綢業為主導。1929年的西湖博覽會一時刺激了經濟發展。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杭州主要依託上海。這一時期,銀行業發展較快,杭州成為全省金融中心。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期,杭州經濟再次陷入了低谷[7]。
1949年後,杭州經濟逐漸復甦,各行各業基本被國有化,也建立了一批工業企業如杭鋼、杭氧、杭州電視機廠、杭州自行車廠等,形成了半山地區的重工業區、城東食品工業區、拱宸橋的輕紡工業區等。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杭州輕工業逐漸占主要地位,其中名牌產品包括絲綢、青春寶牌保健品、西湖電視機、華日冰箱等[8]。1981年,杭州成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9]
1982年,杭州確定為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後,第三產業尤其是旅遊業發展較快[10]。
當代經濟(1990年以後)
進入1990年代,杭州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民營經濟占全市GDP比重在70%左右,經濟總量在省會城市中僅次於廣州,高於成都,位於全國第二位。國家統計局年鑒數據顯示,該市2007年經濟總量達4100億元,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佔4%、50.2%、45.8%。[11] 2008年杭州GDP達到4781億元,高於青島市(4409億元),低於重慶市(5096億元)位居全國第八位(省會城市第二位),2010年杭州市轄區GDP已經達到2008年全市水平,為4740億元,位居全國第七位,低於重慶主城區(5334億元),高於南京市區(4633億元)。受歐債危機導致外需減少,出口下降,以及國家調控樓市等一系列宏觀調控等影響,從2011年下半年以來杭州GDP增長幅度逐步放緩。再加上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一些中西部大城市經濟開始發力,杭州與緊隨其後的城市差距縮小。2012年GDP已經從次於重慶市的全國第8位下滑至全國第10位,被成都、武漢超過。但由於杭州商貿型企業居多,因此在人均收入上依然保持較強競爭力。2012年杭州GDP達到7803.98億元,居全國第10位。
杭州無論城區還是遠郊,投資環境優良,幾乎每個區縣都有實力很強的自主企業,連續多年獲得福布斯雜誌中國最佳商業城市[12]。2007年5月25日,包括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四城市在內的杭州都市經濟圈市長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杭州召開,標誌着四城市聯手打造杭州都市經濟圈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杭州目前有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轉設為錢塘新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四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一個國家高新區——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中成立於1993年4月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11年工業銷售產值超過1500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8億元,它不僅是浙江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開發區,其投資環境與綜合評價也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強之列。
位於江干區的錢江新城是杭州市在2000年代開始建設並已形成規模的中央商務區,該地雲集了許多摩天大樓,高層寫字樓、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酒店式公寓鱗次櫛比,其中主要的地標建築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市政府新的辦公和會議中心)、杭州圖書館、杭州大劇院、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浙江財富金融中心西樓(55層,高258米,是杭州目前最高樓)等。錢江新城核心區是華東地區僅次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商務中心區。[13]新城核心區於2008年10月正式向市民全面開放[14]。
著名公司
總部位於杭州市的知名企業有:
- 機械製造:吉利汽車、萬向集團
- 輕工業:娃哈哈、萬事利集團、農夫山泉
- 房地產:綠城集團、廣廈集團
- 醫藥業:民生藥業、青春寶集團、胡慶余堂
- IT業:阿里巴巴公司
- 多元化:浙江物產集團
- 金融:螞蟻金服、杭州銀行、南華期貨、南華基金、永安期貨、浙商銀行
參考資料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9-03-01 (中文).
- ^ 2021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www.hangzhou.gov.cn. [2022-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 ^ 《隋書·地理志》
- ^ 當時杭州每年繳納中央的稅錢達50萬緡。
- ^ 據耐得翁《都城紀勝》所載,杭州工商業有414行,分工甚細。《夢粱錄》卷十三《團行》記載,手工業作坊有22種之多。
- ^ 據《海關關冊》統計,光緒二十二年到宣統二年,經由杭州海關繼運的土洋各貨累計值銀227,486,341關平兩。
- ^ 《杭州市志》第三卷經濟綜述篇1-6頁 1999年4月出版 中華書局
- ^ 《杭州市志》第三卷工業篇概述 第69頁 1999年4月出版 中華書局
- ^ 其他14個為:北京、天津、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無錫、青島、武漢、廣州、重慶、西安、蘭州
- ^ 三大產業構成中,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從1978年的18.1%上升至1985年的24.8%。引自《杭州市志》第三卷第32頁 中華書局1999年版
- ^ 中国统计年鉴2008. 國家統計局. [2011年10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4).
- ^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连续5年列第一. 新華網. 2008-09-02 [200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9).
- ^ 杭州都市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 2007-05-24 [200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2).
- ^ 新城概况. 錢江新城. [2012年11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