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海上絲綢之路,又稱陶瓷之路香藥之路,簡稱海絲,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泉州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1]

1世紀的絲綢之路

在古代中國即有此項交流,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顯著。《漢書》記載中國人所乘之船為當時的「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利用這些停留在廣西、廣東港口的外國船隻進行轉送到南海和印度。唐宋時的廣州港很繁榮,港口大船雲集,最多的時候,每年有四千多艘大食船,安史之亂時,還曾發生了千名大食、波斯穆斯林劫掠廣州的事件。最早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的則是羅馬商隊與使者,於公元166年抵達中國;而迄今東南亞出土的最早沉船和中國瓷器也屬於西亞的阿拉伯帆船,年代為公元830年的晚唐。[2]

兩宋年間,遊牧民族盤據華北地方導致絲路斷流,令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更加勃發。[3] 此時不同的絲綢之路不僅運輸絲綢,而且也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4] 進入航海時代後水路貿易的自有優勢使比重大增,品類更加豐富和興盛[5]。在明朝鄭和下西洋後,海上絲綢之路自此有具體路線,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又為了解決陸路的不便性,因為陸路受地形影響,前往西域會經過許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又中國東岸夏、冬兩季有季風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歐陸的方便性。[6] 雖然有海禁等政策,但人民仍熱衷進出口貿易,對於海上的經濟果實趨之若鶩[7],特別是華人在暹羅一帶的貿易與生活等等,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的交流[8]

歷史

漢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

隋、唐、五代

宋朝

 
杭州宋城南海一號模型
 
諸蕃志》書影

元朝

明朝

禁海令

忽必烈時期開始由於倭寇襲擾沿海,因而先後進行了四次禁海。第一次海禁從公元1292年(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到公元1294年(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止。第二次海禁公元1303年(成宗大德七年)到公元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止。第三次海禁從公元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到公元1314年(仁宗延枯元年)止。第四次海禁從公元1320年(仁宗延佑七年)到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結束。1322年複置廣州泉州、廣元(寧波)市舶提舉司,之後不再禁海。共計十六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為了抵制蕃貨,「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廣州、泉州、明州三個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為由,禁瀕海民私通諸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再次發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令一律禁止民間買賣及使用舶來的番香、番貨等。洪武三十年(1397年)再次發布命令禁止下海通番。

明朝法律規定了嚴酷的違反禁海令處罰辦法:「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鬻,其現有者限以三月銷盡。」(《大明律》)。

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並派遣鄭和率水師四萬籍下西洋之便,以打擊「海盜」為名剿滅違反禁海令的東南亞沿岸各大華商集團。

從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發布第一個禁海令,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廢止海禁時止,期間接近兩百年之久,這段時期正值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西洋列強開始大航海的時候。1521年葡萄牙人企圖以武力入侵中國,強逼中國開放國門通商,爆發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1553年葡萄牙人終於得到明朝批准,建立了澳門租借地。荷蘭人則先後二次佔領澎湖,最後於崇禎明荷海戰後全面退出進侵中國的意圖,轉而佔領福爾摩沙南部。西班牙人亦遠征台灣北部。兩國皆以台灣為殖民地,作為與中國通商質易的港口。英格蘭王國商船於1637年抵達廣州,並與明朝守軍發生衝突,明軍戰事失利,最後在葡萄牙調停下英格蘭只完成一次貿易回國。

清廷從順治時到雍正時執行了長達四十年的海禁(公元1655年—1684年,公元1717年—1728年)。清廷入關之後,清廷為了禁止和截斷東南沿海的反清復明之勢力與據守台灣的鄭氏王朝的聯繫以鞏固統治,曾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頒布禁海令;並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6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頒布「遷海令」,禁止臣民出海貿易。

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後,康熙帝接受東南沿海的官員請求,停止了清前期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開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許與西方貿易。康熙曾口諭大臣們:「除東洋外不許與他國貿易」,並說:「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而且此時日本的德川幕府為了防止中國產品對日本的衝擊,對與清廷的貿易也採取嚴格的限制。因此,此時的海外貿易與明末相比,已經大為衰落。

到了1757年以後,清廷開始實行更全面的閉關鎖國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有廣州開放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使中國喪失了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最佳時期,為後來中國百年積弱落後埋下伏筆。與此同時,對中國風的狂熱追逐曾經是18世紀歐洲社會的普遍時尚。且當時西洋的科技發展蓬勃,漸漸地超越了以奧斯曼帝國為首的伊斯蘭世界和以中國(清朝)為首的東方世界。

航海技術

造船

  • 中國古代四大船型分別為沙船福船鳥船廣船[16]。沙船在古代又被稱為防沙平底船,其因能夠適應在水淺、多沙灘的航道上行駛而得名;福船又被稱為「福建船」、「大福船」,其以能行駛南洋和遠洋而著稱,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即主要是採用福船類型的船舶;鳥船是浙江沿海一帶的海船,因其船首形似鳥嘴,故稱為鳥船,鄭和船隊中亦有此類船型的船舶[17];廣船是廣東地區建造的船舶,其顯著特點是使用考究的木料,其材料使用堅硬的鐵力木、烏婪木等木材,常作為戰船使用[16]
 
一種小型福船
  • 宋代舟船的主要特點是:船體增大。宋朝出使朝鮮高麗王朝的「神舟」,載重達一千五百石以上,大的海船,載重萬石,載船員數百人,能裝載一年的口糧。船上還設有市井(商店),還可以養豬、釀酒、織布。船舵長達三仗至五丈,船體結構合理:使用鐵釘造船,船體兩側下削,有龍骨貫穿首尾,船底成V字型,便於船的破浪行駛。船內採取密封隔艙,加強了船的安全性。
  • 行船工具的進步:使用了多檣多帆,便於利用多面風向。大船上附設小船,以備運輸、救生、搶險之用。船上有大小兩隻錨,有探水設備。船舶開始使用了指南針,航海也就有了全天候的導航工具,較之此前憑藉日月星斗來導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宋朝的造船和修船,已經開始使用了船塢,還創造了滑道放船下水的方法。這一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居於世界的領先地位。

針路

據中國古典文獻記載,在宋朝元符年間(1098年-1100年),中國海船已經用羅針導航;到了南宋中期,海船普遍用羅針導航;當時掌管船隻航行方向的舟師都備有秘密的海道針經,詳細列出從廣州泉州往返西洋各地的針路

貿易對象與進出口物品

貿易的對象有許多

  • 朝鮮、日本、琉球
  • 位於今中南半島上的國家
  • 東南亞沿岸島嶼
  • 南亞
  • 伊斯蘭世界
  • 歐洲各地,因為此海上絲路多只到阿拉伯,因此其他到歐陸的物品一般由經由阿拉伯人轉運。

出入口物品

主要西傳及傳入中國物品多數經陸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計劃

泉州廣州寧波揚州蓬萊北海漳州福州南京九市被國家文物局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計劃[18]

2017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海上絲綢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跡」作為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19],從而正式替代原來的九市聯合申報計劃。

南海航線

通常又叫做南海絲綢之路,從廣州與泉州出發,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並穿越了印度洋駛入紅海,最終可以到達東非與歐洲。

東海航線

又叫「東方海上絲路」,2017年0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城市,聯合南京寧波江門陽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麗水等城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

參見

2020年11月19日 百名余海外閩籍華裔華僑青年福建泉州「海絲」行

參考文獻

  1. ^ 泉州:联合国唯一认定“海丝”起点. [202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1). 
  2. ^ 中國伊斯蘭教門宦與西北穆斯林,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01期。
  3. ^ http://sc.people.com.cn/BIG5/n2/2022/0831/c345528-40104114.html
  4. ^ 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3016.html
  5. ^ 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210614000010-260812?chdtv
  6. ^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2868
  7. ^ https://core.ac.uk/reader/343508720
  8. ^ http://www.nopss.gov.cn/BIG5/n1/2019/1125/c219470-31471911.html
  9. ^ 《漢書·地理志》
  10. ^ 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起点:福州闽越东冶港. 福州晚報. 
  11. ^ 《後漢書·西域傳》
  12. ^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5). 
  13. ^ 【闽都风土】开元寺:福州两千年海上丝路史见证者. 搜狐.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14. ^ 杜佑通典》卷一八八《邊防》
  15. ^ (宋)吳自牧撰《夢梁錄
  16. ^ 16.0 16.1 陳建平,關偉嘉,端木玉,龔幼. 廣東船舶發展簡史. 哈爾濱: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8.06: 11. ISBN 978-7-5661-1998-8.
  17. ^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蔚蓝船说 广东商船船型变迁. 廣州: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7.12: 34–35. ISBN 978-7-5570-1145-1. 
  18. ^ 明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19. ^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7-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