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
區別個人的品質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2月10日) |
在哲學中,同一性(英語:Identity,來自拉丁語:identitas,「相同」之意),是每個事物只與它自己有關的關係[1][2],或「名稱」與「被指稱之物」的關係[3]。 同一性的概念引發了許多哲學問題,包括不可分者同一性原理(如果 x 和 y 共享它們的所有屬性,它們是否是同一回事?),以及關於隨時間變化和人格同一性的問題(必須是什麼?一個人 x 一次和一個人 y 稍後是同一個人的情況?)。區分定性同一性(英語:qualitative identity)和數字同一性(英語:numerical identity)很重要;例如,考慮兩個孩子騎着相同的自行車參加比賽,而他們的母親正在觀看比賽。兩個孩子在一種意義上(定性同一性)擁有相同的自行車,而在另一種意義上(數字同一性)擁有相同的母親。[4] 本文主要關注數字同一性,它是一個更精確的概念。
同一性的哲學概念不同於心理學和社會科學中廣為人知的相關概念。哲學概念涉及一種關係,具體而言,當且僅當 x 和 y 是同一事物或彼此相同時(即,當且僅當 x = y)時,它們才存在的關係。相比之下,社會學的相關概念與一個人的自我概念、社會表現(英語:social presentation)有關,更一般地說,一個人的方面使他們與眾不同,或與其他人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例如文化認同、性別認同、民族認同、網絡身分,以及身份形成(英語:Identity formation)的過程)。
參見
參考資料
-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dent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irst published Wed 15 Dec 2004; substantive revision Sun 1 Oct 2006.
- ^ Audi, Robert. identity.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21-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Identity - 同一(同體,同一性).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1-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 ^ Sandkühler, Hans Jörg. Ontologie: 4 Aktuelle Debatten und Gesamtentwürfe. Enzyklopädie Philosophie. Meiner. 2010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