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慕寺
恩慕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西側,是清朝暢春園內的皇家佛寺,與恩佑寺並列。
恩慕寺山門 | |
---|---|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頤和園路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9-18 |
認定時間 | 2021年8月19日 |
恩慕寺山門 | |
---|---|
北京市海淀區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頤和園路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認定時間 | 1981年 |
簡介
恩慕寺位於北京大學西門外,頤和園路西側。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之母孝聖皇太后病逝。乾隆帝為聖母皇太后「廣資慈福」,在恩佑寺南側創建恩慕寺。「恩慕寺」一名取自恩佑寺和永慕寺(位於南苑,是康熙帝為母親禮佛而建)。恩慕寺坐西朝東,院落兩進,面臨大道(即今頤和園路)。《日下舊聞考》記載,山門額題「敬建恩慕寺」,二層山門額題「慈雲廣蔭」,均為乾隆帝御書。山門內正殿面闊五間,供奉藥師佛一尊,左右供奉藥師佛108尊。正殿額題「福應天人」,殿內額題「慧雨仁風」,兩側對聯是:「慈福遍人天,祥開佛日;聖思留法寶,妙現心燈。」均為乾隆帝御書。南配殿面闊三間,供奉彌勒佛。北配殿面闊三間,供奉觀音,左右分立石幢,石幢中一座刻有全部《藥師經》,另一座刻有乾隆帝《御製恩慕寺瞻禮》詩:「尊養暢春歷廿冬,欲求溫清更何從?天惟高矣地惟厚,慕述祖兮思述宗。」[1]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1777年)至乾隆四十四年二月(1779年)清明節,乾隆帝僅在恩慕寺行禮。其後直至嘉慶三年(1798)十月太上皇乾隆帝病重期間,乾隆帝大多是恩慕寺和恩佑寺一併行禮。嘉慶帝曾34次到恩慕寺和恩佑寺行禮拈香。道光三年(1823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每年正月的孝聖憲皇后忌辰,道光帝都到恩慕寺和恩佑寺行禮,共計17次。咸豐七年(1857)之前,咸豐帝共4次到恩慕寺和恩佑寺行禮,咸豐朝最末三年咸豐帝未行禮[1]。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火燒三山五園,恩佑寺、恩慕寺也被英法聯軍焚毀。內務府大臣明善在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九日的奏摺中說:「(圓明園)大宮門、大東門,以及大宮門外東西朝房、六部朝房……恩慕寺、恩佑寺、清溪書屋……等處均被焚燒。」[1]
此後,恩佑寺和恩慕寺各僅存一座山門,兩座山門南北距離50米,北為恩佑寺山門,南為恩慕寺山門。
保護
1981年,「恩慕寺山門」被定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5年修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