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射火力

对视野外目标的射击

曲射火力(indirect fire)是指任何用高曲率拋射物軌跡打擊處於武器指向的視野範圍外的目標的射擊火力。與直射火力相比,用於投送曲射火力的遠射武器需要根據外部因素(重力側風科氏力等)對彈道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仰角方位角計算,通常和目標之間沒有直接的視線而是依賴佈置在其它位置的觀察哨(observer或spotter)間接的提供彈道信息和校正,也因此不會暴露在對方的直接反擊範圍之內。

荷蘭陸軍PzH2000自行榴彈炮阿富汗進行曲射

彈道曲度較高、導致彈體以接近垂直的角度落向目標的曲射火力稱為墜射(plunging fire)。

歷史

 
英國樸茨茅夫皇家兵械庫收藏的馬利特臼炮(Mallet's Mortar)

自古以來弓兵就有用曲射的方式對敵群進行打擊和壓制的戰術。許多攻城武器因為當時的技術性能限制,也都是採用曲射的方式投放打擊力[1]中世紀晚期出現的曲射臼炮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起到了一定作用,並且在近代早期使用了幾個世紀之久。勃艮第公國也曾在戰爭中使用曲射火炮[2]。在16世紀尼科洛·塔爾塔利亞發明了測斜儀後,火炮可以在不依賴直瞄的情況下進行佈置[3]七年戰爭中,沙俄軍隊曾用火炮隔着樹林轟擊敵軍目標[4]。在滑鐵盧戰役中,英國皇家騎炮團最先開始用前哨觀測指點榴霰彈曲射轟擊法軍[5]

現代曲射火炮始於19世紀晚期。1882年,沙俄的一個中校改進了曲射火炮佈置的方式,但當時仍然缺乏測量方位角的儀器,直到1890年德國人發明可轉機械瞄具解決了這個問題。在20世紀初期,英國人用配備了水平儀望遠鏡測角儀替換了機械瞄具,在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就開始使用改進過的榴彈炮進行曲射[6][2]。但是早期的測角儀因為固定在炮體上,需要瞄手身體來迴轉動,使用十分不便。1906年德國人發明出了潛望鏡式的全景瞄具,也被英國和沙俄採用。這種設計直到20世紀後期更耐用可靠的陀螺儀出現後才被取代。

細節

 
現代美軍進行火炮呼叫和校正的方案展示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官進行迫擊炮的射擊角度和方向策劃

任何遠射武器的瞄準都需要考慮兩個方面:

北約對曲射火力的定義是「向瞄準者看不到的目標所投放的火力」(fire delivered at a target which cannot be seen by the aimer)[7]。雖然有的目標仍然在直視範圍內,只要炮口指向和彈道頂點不在視野中,仍然可以算成是曲射。理論上來說,45度仰角可以達到的射程最遠。[8][9][10]

曲射火力通常與野戰相關。一些大口徑艦炮(原本用來對其它艦艇進行直擊)也可以用來對陸上目標進行遠程曲射,為附近的陸軍兩棲作戰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曲射火力向來很重視隱蔽性,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能夠將大量火力精準擊中在統一目標區域實施飽和攻擊的能力變得同樣重要。特別是現代炮兵的射程增長後,每一個炮兵火力點可以投擲火力的戰術範圍變大,因此就需要能夠更好的整合炮兵陣地間的指揮和管控。到了20世紀末期,普通火炮的最大射程基本上都可以達到24—30公里(15—19英里)——相比之下,一戰時期只有8公里(5英里)。

早期曲射火力因為射程有限,通常會跟在前線部隊後方不遠處隨行。在一戰時期,因為火炮的射程加長,炮兵陣地可以在後方較遠處仍然將火力覆蓋到戰場各處,但是也因此更加依賴通訊系統,否則將因為無法獲得前方的觀察信息。早期的觀測信息是由地面的觀測兵、偵查機觀測氣球完成,後期電訊技術的普及使得火炮效率得到很大提高。進入21世紀後,無人機也可以被用來提供即時的觀測信息。

因為曲射彈藥的飛行時間更長,受大氣情況的影響也更為嚴重,單發精度遠遠不如直射彈藥,因此殺傷力比較依賴彈頭的爆炸力。這也意味着曲射火力的目標針對性普遍低於直射火力,誤擊友軍的風險也更高。考慮到炮火本身的彈道散佈誤差,加上單發炮擊的有效殺傷半徑,北約軍隊的火力支援會強調「危險近距」(danger close)[11]的概念,也就是敵友位置之間少於這個距離,就有可能誤傷友軍。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的作戰教程中「危險近距」的範圍定義通常是:

參見

參考

  1. ^ Gabriel, Richard A. The Ancient World. Greenwood Press. 2007: 74 [2020-11-23]. ISBN 978-0-313-3334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2. ^ 2.0 2.1 The History of the Royal Artillery from the Indian Mutiny to the Great War, Vol II, 1899–1914, Major General Sir John Headlam, 1934
  3. ^ Artillery: Its Origin, Heyday and Decline, Brigadier O. F. G. Hogg, 1970, C. Hurst and Company
  4. ^ "Red God of War" Soviet Artillery and Rocket Forces, Chris Bellamy, 1986
  5. ^ Against All Odds!: Dramatic Last Stand Actions. Perret, Brian. Cassell 2000. ISBN 978-0-304-35456-6: discussed during the account of the Hougoumont action.
  6. ^ Frank W. Sweet. The Evolution of Indirect Fire. Backintyme. 2000: 28–33 [2020-11-23]. ISBN 0-939479-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7. ^ AAP-6 NATO Glossary of Terms and Definitions
  8. ^ John Matsumura. Lightning Over Water: Sharpening America's Light Forces for Rapid-Reaction Missions. Rand Corporation. 2000: 196 [2020-11-23]. ISBN 0-8330-284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5). 
  9. ^ Michael Goodspeed. When Reason Fails: Portraits of Armies at War: America, Britain, Israel and the Futur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24 [2020-11-23]. ISBN 0-275-9737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5). 
  10. ^ Jeff Kinard. Artillery: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its Impact. ABC-CLIO. 2007: 242 [2020-11-23]. ISBN 978-1-85109-5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5). 
  11. ^ Chapter 4: Call for Fire, 4-6. Method of Engagement. FM 6-30: Tactic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Observed Fire. U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6 July 1991 [8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透過globalsecurity.com. 
  12. ^ Chapter 3: Employment, Close Operations. FM 6-60: Tactic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MLRS) Operation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US Marine Corp. 23 April 1996 [8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7) –透過globalsecur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