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孟喬森綜合症

網絡孟喬森綜合症 是一種具有孟喬森綜合症 (又名 對自身的做作性障礙)特點的精神障礙,患病者會假裝 生病或有 心理創傷 來引起他人注意、同情和安撫。互聯網孟喬森綜合症患者通過在 聊天室留言板互聯網中繼聊天 (IRC)中裝病以博得關注。與網絡自誇不同,該綜合症患者並非以製造優質假身份來吸引異性注意並發展網上約會關係為目的,醫學文獻中將該症狀描述為一種作一種對自身的做作性障礙。如果患者慣於聲稱自己的孩子或家人患有疾病,則為 對他人的做作性障礙[1] 患者。由於互聯網通訊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功能,20世紀90年代才首次出現了一些報告,稱一些用戶通過將自己描繪成重病患者或暴力受害者來欺騙互聯網論壇的其他用戶。 心理學家馬克·費爾德曼在1998年發現了這種心理障礙,他在2000年創造了「網絡孟喬森綜合症」一詞。 該詞不包括在第五版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5)中。


互聯網上更多提供醫學文獻的渠道、網絡身份的匿名性和可塑性,以及為支持那些面臨嚴重健康或心理問題的會員而建立的交流論壇的存在,都使得該障礙在網絡場所的發展變得更加容易。一些備受關注的案例顯示,在那些所謂的「重症患者」、「暴力受害者」或者在網上論壇上宣佈自己死亡的人之間存在共同的行為模式。為了提供支持而創建的虛擬社區和一般的非醫療社區通常對所謂的受害者表示真正的同情和悲痛。但當患者的健康狀況遭到懷疑或證實後,隨之而來的輿論可能會導致網絡社區中滋生不睦,一些社區會遭到破壞,其他社區中個體成員間的信任也會崩塌。

特點

2000年,馬克·費爾德曼在《南方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網絡孟喬森綜合症」一詞。費爾德曼是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精神病學臨床教授。雖然他在2000年時才命名了該症狀,但他在1998年便已在《西方醫學雜誌》上與人合寫了一篇關於該症狀的文章,當時文中便採用了「做作性障礙」的說法。[2]《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TR (DSM)將做作性障礙 描述為一種心理障礙,涉及編造不存在的身體或心理疾病以贏得同情。患者編造自身患有這些疾病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或作為藉口,而是為了博得同情或控制他人。[3] 這種人為的慢性失調症狀通常被稱為孟喬森綜合症,該症狀是根據魯道夫•埃里希•拉斯佩[4]所作的一本書命名的。這本書講述了俄羅斯軍隊中的一名德國騎兵軍官——孟喬森男爵 的冒險經歷。如果看護者捏造孩子或年邁的父母患病,則被稱為患有 對他人的做作性障礙,即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5]

費爾德曼指出,網上的支助團體和可獲得的大量醫學信息使人能夠通過講述一系列令人痛苦的醫學或心理問題來獲得同情,而這種行為消費了人與人之前的理解,是對支助團體的誤用。[1] 專門討論醫療或心理康復的交流論壇被建立起來為外行用戶提供信息導航,並幫助用戶理清冗雜的醫療流程。而社區通常是在這些論壇的基礎上建立的,目的是通過分享信息以幫助其他用戶。醫學網站也變得很普遍,讓非專業用戶,即沒有受過特殊醫學訓練的人也能理解相關文獻。隨着互聯網交流的日益普及,大量用戶開始放棄向醫生和醫院諮詢醫療建議。費爾德曼指出,患有該障礙的患者之所以不尋求來自醫護人員的關照而選擇訪問分享醫療經驗的虛擬社區,是因為即使他們沒在經歷痛苦,也可以輕鬆獲得來自其他不知情者的關注。通過假裝病入膏肓,網民們可以從那些向患者提供支持的群體中得到同情。相反,專業的醫療人員由於時間有限、擁有更多的醫學知識且診斷嚴謹,不太可能隨意提供支持。[6][7]

行為模式

疑似患有做作性障礙的人通常佯稱自己患有身體疾病,或者正在從被 跟蹤, 傷害, 騷擾性騷擾的創傷中恢復過來。一些行為本身暗示了真正問題之外的因素。在研究了21起欺騙案例後,費爾德曼列出了以下網絡孟喬森綜合症患者的常見行為模式。如下:

  • 經常複製並討論來自網站或教科書的醫學文獻。
  • 所謂的患病時長和嚴重程度與患者的行為不符。費爾德曼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人非常詳細地描述了他 感染性休克的經歷,而發生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由於對某些疾病的特質有誤解而誇大小病的症狀。
  • 病情不樂觀並日益嚴重,卻在而後「奇蹟般」地恢復。
  • 一個用戶的帖子含有相互矛盾的信息或令人難以置信的說法。例如:某個論壇的其他用戶可能會發現,某個用戶一直在提供矛盾的患病或住院時間長短的信息。
  • 當獲得的關注和同情減少,該障礙患者可能會宣佈發生了其他可怕的事件,包括親密家庭成員患病或死亡。
  • 當面對不足夠的關注或同情時,將聲稱這是症狀惡化或沒有得到改善的原因。
  • 拒絕互聯網以外的聯繫,比如通話或接受訪問,通常會以奇怪的理由拒絕接受這種聯繫。
  • 宣佈惡化的病情或不幸結果時帶有奇怪的興奮情緒,旨在獲得即時反應。
  • 其他論壇成員的帖子顯示出相同的寫作風格、拼寫錯誤和語言特性,這表明患者在以虛構身份將對話引向他們希望的方向。 [1]

病因

費爾德曼在幾次採訪中表示,有人曾給他發郵件解釋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以博得關注,但最終卻暴露了他們只是在編造症狀以愚弄醫生的事實。對於遷延性案例,費爾德曼指出,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是因為患者們「渴望呵護、同情、關愛和關心,但他們覺得無法以適當的方式獲得」,而論壇成員的支持是鼓勵他們繼續這種行為的強大動力。[8] 由於大部分患者存在操縱行為,患者通過控制他人以產生自己控制他人生活的錯覺的需要和他們身上潛伏的人格障礙都十分明顯。許多表現出做作性障礙的人渴望同情和支持,因為他們在兒童時期沒有得到過這些東西。[9] 2001年發表在 《村聲》 上的一個故事中講到,一位正在從做作性障礙中恢復的女性在回憶自己虛構病症的原因時說:「當我要做些什麼來吸引醫護人員和警察時,我的腎上腺素水平激增。 我覺得我上癮了。 我當時並不明白這是在傷害自己。」[10]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一位為早產兒支助團體效力的心理學家說:「這樣做的人需要一些東西。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她在以另外一種方式一次又一次的獲得某種心理需求。」

費爾德曼表示,雖然他與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英國的論壇成員保持聯繫,但網絡孟喬森綜合症的案例大多發生在美國。費爾德曼還表示,一個人在20至40歲之間時,最容易患該症狀。[9]

在《衛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 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 的傳播學教授史蒂夫·瓊斯對凱茜·尼科爾一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瓊斯認為,互聯網的匿名性使人們很難意識到別人在撒謊。「面對面交流至少提供了讓人們鑑別對方身份的可能性,可是當線上身份不確定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處理社會關係?」[11][12] 在線互動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成為可能,並在近年逐步發展。在分析過幾個網上欺騙的案例後,社會理論家 亞當·喬伊森 和貝茨·迪茨-烏勒爾在2002年的 《社會科學的計算機審查》 的文章中寫到,互聯網上的欺騙行為不該被草率定性。因為匿名性質的在線通信雖然為患者提供了肆無忌憚的機會和一定數目的關注者,但也允許真誠的用戶更自由地表達自己、展示真實的自己。通常,網絡欺騙包括篡改性別或優化個人形象。喬伊森和烏勒爾引用了《網絡和網絡對戰》中的一章。文章提到,一些論壇的設立目的是允許其成員在網上聚會,為這些人提供「假裝「和」演戲」的機會。而這種機會往往只有參加蒙面舞會或嘉年華的兒童和成人才能享受到。」[13][14] 更確切的信息,例如年齡、地區、婚姻狀況和職業也經常被在線更改,或以模糊的方式展示,以保護用戶私隱,確保匿名性。[15]

引用


  1. ^ 1.0 1.1 1.2 Feldman MD. Munchausen by Internet: detecting factitious illness and crisis on the Internet. South. Med. J. July 2000, 93 (7): 669–72. PMID 10923952. doi:10.1097/00007611-200093070-00006. 
  2. ^ 'Virtual' Factitious Disorders and Munchausen by Proxy.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 Jun 1998, 168 (6): 537–540. PMC 1305082 . PMID 9656006. 
  3. ^ Factitious disorder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7-2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 (Psychiatry Online). Retrieved on July 28, 2009.
  4. ^ McDermott, Barbara E.; Leamon, Martin H.; Feldman, Marc D.; Scott, Charles L. Chapter 14. Factitious Disorder and Malingering: Factitious disord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extbook of Psychiatry (Psychiatry Online). Retrieved on August 18, 2009.
  5. ^ Appendix B: Criteria Sets and Axes Provided for Further Study: Factitious disorder by prox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0-0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 (Psychiatry Online). Retrieved on August 18, 2009.
  6. ^ Shreve, Jenn (June 6, 2001). "They Think They Feel Your Pa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ired.com. Retrieved on July 28, 2009.
  7. ^ Stephenson, Joan. Patient Pretenders Weave Tangled "Web" of Decei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0:1297. October 21, 1998 [July 28,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5, 2004). 
  8. ^ Grady, Denise (April 23, 1998)."Faking Pain and Suffering In Internet Support Group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on July 28, 2009.
  9. ^ 9.0 9.1 Swains, Howard (March 25, 2009). "Q&A: Munchausen by Intern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ired.com. Retrieved on July 28, 2009.
  10. ^ Russo, Francine (June 26, 2001). "Cybersickness: Munchausen by Internet Breeds a Generation of Fak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Village Voice. Retrieved on July 28, 2009.
  11. ^ Johnson, Bobbie (May 28, 2001)."The Short Life of Kaycee Nico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Guardian. Retrieved on July 28, 2009.
  12. ^ See also: Jones, Stev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Introductio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1999-08-24: Introductory chapter to CyberSociety (1995), Sage Publications. Retrieved on August 16, 2009.
  13. ^ Joinson, Adam; Dietz-Uhler, Beth (2002). "Explanations for the Perpetration of and Reactions to Deception in a Virtual Community",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 pp. 275–289.
  14. ^ See also Danet, B., Ruedenberg, L., & Rosenbaum-Tamari, Y. (1998). " 'Hmmm ... Where’s that smoke coming from?' Writing, Play and Performance on Internet Relay Chat. In F. Sudweeks, M. McLaughlin, & S. Rafaeli (Eds.), Network and Netplay: Virtual Groups on the Internet (pp. 41-76).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5. ^ Caspi, Avner; Gorsky, Paul (November 1, 2006). "Online Deception: Prevalenc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 pp. 54–59. PMID 164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