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亞法
該亞法(希伯來語:יוֹסֵף בַּר קַיָּפָא、希臘語:Καϊάφας、拉丁化:Caiaphas),全名約瑟夫,該亞法之子(Yosef Bar Kayafa), 猶太大祭司,組織並參與殺害耶穌。該亞法也參與了猶太議會對耶穌的審判。[2]該亞法生平主要資料來源是《新約》和約瑟夫斯的文獻。除此之外,他在大祭司上業績敘述的不多。
歷史記錄
約瑟夫斯
在聖經文獻之外,關於該亞法的資料最可靠的是一世紀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的作品。[4]他的著作記錄了該亞法大祭司任期,以及其它大祭司的報告,以及各個祭司職位的責任描述。約瑟夫斯[5]中稱該亞法在動盪歲月里任職。他稱資深執政官大盧修斯·威特留解除了岳父亞那的職位[6][7]約瑟夫斯的記錄是根據其它資料編訂,其中大祭司依時間次序排列。[8]
據約瑟夫斯稱,該亞法在公元18年由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前任瓦勒利烏斯·格拉圖斯[9][2]任命。
該亞法是亞那的女婿[10],塞特之子[11]。亞那雖然被解職,但他的五個兒子也成了大祭司。 亞那、該亞法和五兄弟任期為:
- 亞那,塞特之子 (6–15年)
該亞法和米利暗骨罐
該亞法骨罐
1990年11月,工人在耶路撒冷附近阿布圖爾以南的和平森林開路時發現了一個華麗的石灰岩骨罐。[2][18]這個骨罐看起來是真的,內有人骨遺骸。旁邊印刻的亞蘭語稱「約瑟夫,該亞法之子」,根據老人骨頭來看,或許是大祭司該亞法。[2][19]但原始發掘遭到一些學者的各種質疑,包括印刻的拼寫,沒有該亞法大祭司的頭銜,墓地平淡無奇(但骨罐很華麗,應該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物)以及其它緣故。[19][20]
米利暗骨罐
2011年6月,巴伊蘭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家宣佈找到以拉谷墓地遺失的骨罐。以色列文物局宣佈認證,但就不能在原本位置研究表示遺憾。[21]上面刻着:「米利暗,耶書亞之女,該亞法之子,瑪西亞祭司⋯⋯」[22]據此,該亞法可能被派到瑪西亞做祭司,該制度由大衛王設立。
《新約》
與羅馬帝國關係
亞那是該亞法的岳父[13],在公元6至15年任大祭司,並持續在猶太事務上產生重要影響。[23]亞那和該亞法可能傾向撒都該人,撒都該是猶地亞的宗教派系,成員大多數富有的猶太精英。該亞法長達18年任期說明他與羅馬當局關係不錯。[24]
在《約翰福音》中[25],大祭司召集猶太公會討論拉撒路復活的事情。[26]就《路加福音》[27]中乞丐拉撒路與「五兄弟」的比喻,一些人認為「富人」是對該亞法、亞那和他五個兒子的攻擊。[28]
該亞法與祭司長及法利賽人一道思量如何處置耶穌。隨着耶穌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擔心「若這樣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
在《約翰福音》《約翰福音》第18章參,耶穌被帶到臨近的亞那面前。[29]亞那就門徒和教誨質問他,並把他送到該亞法那裏。該亞法做了政治算計,認為「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這裏,該亞法引用了拉比教誨(Gen. R. 94:9)。[30]
隨後,耶穌被帶到羅馬帝國猶地亞行省巡撫本丟·彼拉多面前。彼拉多讓祭司自己辦,但祭司說沒這個權力。彼拉多審問耶穌,隨後稱:「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根據逾越節傳統,彼拉多問眾人要放哪個罪犯,眾人選擇放巴拉巴而不是耶穌。
審判耶穌
在《馬太福音》中[31],該亞法和其它猶太公會成員審問耶穌。他們尋找假證據來控告,但只是自相矛盾。在整個過程中,耶穌一言不發,直到該亞法問耶穌是不是基督時,耶穌回答:「你說的是。」(Σὺ εἶπας) [32]「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33]該亞法和其他人定他褻瀆,對他大打出手。
政治意涵
該亞法是亞那的女婿,在《新約》時期任期最長。對於當時的猶太領袖,羅馬統治和排外抵抗的奮銳黨起義令他們頭疼不已。羅馬不能違反《哈拉卡》行刑,因此控告褻瀆罪與彼拉多沒有關係。該亞法的法律立場認為耶穌不但犯褻瀆罪,而且宣佈自己是彌賽亞,意味着大衛王朝復辟。這會煽動叛亂,招惹羅馬鎮壓。[來源請求]
彼得和約翰拒絕禁言
之後的《使徒行傳》中[34],彼得和約翰因醫好瘸子被帶到亞那和該亞法面前。他們問使徒行神跡的權柄。充滿聖靈的彼得回復耶穌是力量源泉。該亞法和其他祭司發現二人沒有接受正規教育,卻能雄辯。該亞法趕他們走,並發現神跡的消息已經廣為流傳,只好要求祭司不准他們提及耶穌名字。不過,二人拒絕,稱「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要知道,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我們不能不說。」[35]
其它
詞源
巴比倫版《塔木德》(Yevamot 15B)給出的姓氏為 Kuppai,但耶路撒冷《塔木德》(Yevamot 1:6)的為 Nekifi。《密西拿》Parah 3:5 稱他是 hakKof 「猴子」,就反對Mishnat Ha-Hasidim而戲弄他的名字。[38]
名字該亞法可能有三個來源:
- 亞蘭語「清秀」的意思
仰望頭頂的天空
他沒有用枯裂的嘴唇祈禱
儘快擺脫臨死的痛苦
他戰慄的面頰
無法感知
- 亞蘭語「石頭」或「自己凹陷的石頭」(Kefa)
- 阿卡德語「小谷地」或「窪地」
文藝
引述
- ^ Matthias Stom
- ^ 2.0 2.1 2.2 2.3 Metzger & Coogan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1993. p 97
- ^ Antonio della Corna. Walters Art Museum
- ^ Bond, Caiaphas, pp. 18-19.
- ^ 《猶太古史》18:33-35, Antiquitates Judaicae
- ^ 《猶太古史》18.95-97, Antiquitates Judaicae
- ^ Bond, Caiaphas, p. 86.
- ^ Josephus' source is mentioned in Antiquitates Judaicae 20.224-51 and Against Apion 1.36; see Bond, Caiaphas, p. 163, n. 2.
- ^ Valerius Gratus
- ^ Josephus, Ant., Book 18 Section 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on of Seth
- ^ Eleazar
- ^ 13.0 13.1 《約翰福音》第18章第13節參
- ^ Jonathan
- ^ Theophilus ben Ananus
- ^ Matthias ben Ananus
- ^ Ananus ben Ananus
- ^ May Hold the Bones Of Priest Who Judged Jesus".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 ^ 19.0 19.1 James H. Charlesworth, Jesus and archaeology,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6. pp 323-329
- ^ Bond, Helen Katharine. Caiaphas: friend of Rome and judge of Jesus?.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2004: 4–8. ISBN 978-0-664-22332-8.
- ^ CNN Wire Staff. Israeli authorities: 2,000-year-old burial box is the real deal. CNN. 2011-06-30 [201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Miriam, daughter of Yeshua, son of Caiaphas, Priest of Ma』aziah from Beth 『Imri
- ^ Reilly, Wendell. "Joseph Caipha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ol. 3.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8. 31 March 2017
- ^ Ledering, Jona. "Caiaphas", Livius, July 30, 2015. [2017-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約翰福音》第11章參
- ^ Vanderkam, From Josephus to Caiphas, p. 426
- ^ 《路加福音》第16章第28節至第30節參
- ^ e.g. Johann Nepomuk Sepp; Claude-Joseph Drioux; Whittaker, H.A. Studies in the Gospels, Biblia Staffordshire 1984, 2nd Ed. 1989 p. 495
- ^ Gottheil, Richard and Krauss, Samuel. "Caiaphas", Jewish Encyclopedia. [2017-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 ^ "Caiaphas", Jewish Virtual Library. [2017-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 ^ 《馬太福音》第26章第57節至第67節參
- ^ 《馬太福音》第26章第64節參
- ^ 《馬可福音》第14章第62節參
- ^ 《使徒行傳》第4章參
- ^ 《使徒行傳》第4章第19節至第20節參
- ^ Helen Catharine Bond
- ^ For a discussion of Tosefta Yevamot 1.10 and other possible rabbinic references, see Bond, Caiaphas, p. 164, n. 3.
- ^ Falk, Harvey Jesus the Pharisee: a new look at the Jewishness of Jesus, 1985. p 137
參考文獻
- Metzger, Bruce M. (ed). Michael D. Coogan , 編.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19-504645-5.
- Bond, Helen Catharine. Caiaphas: Friend of Rome and Judge of Jesus?.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4. ISBN 0-664-22332-X.
- NETBible: Caiap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