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科學
雷射科學(英語:Laser science),一譯激光科學,又稱激光物理學(laser physics),是光學的分支,以研究激光的理論與實作方式為主。
激光科學包括量子電子學、激光產生、光諧振腔設計、主動激光介質中產生居量反轉的方式、以及在激光中光場的時空演化等。激光科學也和激光光束傳播的物理學有關,特別是高斯光束的物理學、激光應用等,有時也會用到非線性光學及量子光學中的概念。
歷史
激光科學開始的時間要早於激光的發明。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1917年發表的論文,為激光與邁射奠定了理論基礎,該論文是他利用以電磁輻射吸收、自發發射及受激發射的機率系數(愛因斯坦系數)為基礎的公式,重新推導普朗克輻射定律[1]。魯道夫·拉登堡在1928年發表的研究結果,確認了愛因斯坦的理論[2]。1939年In 1939, Valentin A. Fabrikant預測可以用受激發射來放大「短波」[3]。1947年時,威利斯·蘭姆和羅拔·盧瑟福在氫原子光譜中發現了顯著的受激發射,也影響了第一個受激發射的示範[2]。1950年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1966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提出了光泵激昇的方式,兩年後由卡斯特勒、尚·布魯塞爾、及溫特用實驗來證實上述的想法[4]。
描述微波激光(邁射)運作原理的理論最早是由巴索夫及普羅霍羅夫在1952年5月的All-Union Conference on Radio Spectroscopy中提出。第一個邁射是由查爾斯·湯斯、詹姆斯·戈登及赫伯特·蔡格爾架設。湯斯和巴索夫和普羅霍羅夫因在受激發射的研究,同獲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5]。 阿瑟·阿什金,熱拉爾·穆魯,和唐娜·斯特里克蘭於2018年因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6]。
1958年,美國科學家查爾斯·湯斯和阿瑟·肖洛首次提出激光現象。第一個可用的激光(脈衝型紅寶石激光)是由西奧多·梅曼在1960年5月16日於HRL實驗室實現[7]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Einstein, Albert. Zur Quantentheorie der Strahlung [On the Quantum Theory of Radiation]. 1917 (德語).
- ^ 2.0 2.1 Steen, W. M. "Laser Materials Processing", 2nd Ed. 1998.
- ^ Batani, Dimitri. Il rischio da laser: cosa è e come affrontarlo; analisi di un problema non così lontano da noi [The risk from laser: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like facing it; analysis of a problem which is thus not far away from us.]. Programma Corso di Formazione Obbligatorio Anno 2004. 2004 [2007-07-01]. (原始內容 (Powerpoint)存檔於2007-06-14) (意大利語).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6. Presentation Speech by Professor Ivar Waller. [201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4. Nobel Foundation. [2008-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7).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8. Nobel Foundation. [2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
- ^ Charles Hard Townes. The first las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