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Cent
50 Cent(1975年7月6日—[1]),本名柯蒂斯·占士·傑克遜三世(英語:Curtis James Jackson III),美國饒舌歌手。他藉由2003年專輯《Get Rich or Die Tryin'》(至死求富)和2005年專輯《The Massacre》(大屠殺)而揚名。兩張專輯都獲得了雙白金銷售認證,總計售出超過2100萬份拷貝。[2]
五角(50 Cent) | |
---|---|
歌手 | |
出生 | 柯蒂斯·占士·傑克遜三世(Curtis James Jackson III) 1975年7月6日 |
職業 | 饒舌歌手、演員、企業家、執行製作人、歌手 |
音樂類型 | 饒舌 |
活躍年代 | 1996至今 |
唱片公司 | Aftermath、 Shady、G-Unit、環球唱片(Interscope) |
網站 | www |
相關團體 | G-Unit、Tony Yayo、Lloyd Banks、Eminem、德瑞博士、提姆巴蘭、積斯甸·添布力、阿肯、尼歐 |
生於紐約皇后區南牙買加的傑克遜,12歲時就開始販毒買賣。[3] 在結束販毒生涯轉而成為一名饒舌歌手後,他於2000年被人射傷,中彈9槍。2002年,當他發行了專輯《Guess Who's Back?》(猜猜誰回來了?),傑克遜的音樂才華被饒舌歌手阿姆發掘,並隨即讓傑克遜與環球唱片公司簽約。在阿姆和德瑞博士的幫助下,傑克遜首獲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並躋身全球最熱賣饒舌歌手行列。2003年,他成立了廠牌G-Unit唱片公司,並簽約了眾多成功的饒舌藝人,包括揚·巴克(Young Buck)、洛依·班克斯以及托尼·亞尤。
傑克遜和眾多饒舌歌手不合,其中包括Ja Rule、肥喬、賈達基斯、卡姆隆、尚恩·庫姆斯、里克·羅斯,以及前G-Unit成員The Game和揚·巴克。他還涉足影視,曾在2005年半自傳體的電影《至死求富》(Get Rich or Die Tryin')中出鏡,另外他還出演過2006年伊拉克戰爭題材電影《忠義之家》(Home of the Brave)和2008年電影《正義殺戮》(Righteous Kill)。
生活及音樂生涯
早年
柯蒂斯·占士·傑克遜三世成長於紐約皇后區的南牙買加街區。成長在單親家庭的他由年僅15歲的母親薩布麗娜(Sabrina)撫養長大。薩布麗娜是一名可卡因毒販,她獨立照顧傑克遜直到他十二歲,那一年(1988年),27歲的薩布麗娜被發現在門窗緊閉的家中因煤氣中毒死亡,但其實是被謀殺,因她被人迷昏後不省人事。[4][5] 母親死後,傑克遜搬到外祖父母家中,家裏還有8位姑姑和叔叔。[1][6][7] 他回憶當時的情景時曾說,「我外祖母告訴我,『你媽媽沒回家。她不會來接你了。現在你必須和我們待在一起。』那時我才開始逐漸適應街頭生活」。[8]
傑克遜11歲時開始從事拳擊運動。14歲時,鄰居為當地兒童開辦了一家拳擊館。「當我不在學校里消磨時間的時候,我就會在拳擊館裏打拳,或是到街上賣毒品」,他回憶道。[9] 80年代中期,他曾以業餘拳擊手身份參加過青少年奧林匹克(Junior Olympics)。他本人如是說,「我在拳擊場上很具競爭力,在嘻哈方面也是如此……我覺得饒舌歌手把自己視作拳擊手,所以他們都會有種捨我其誰的感覺」。[10] 12歲時,傑克遜開始販賣致幻毒品,並騙外祖父母說自己是去參加課外活動。[11] 他還曾帶着槍支和販毒得來的錢到學校。在十年級時,他在安德魯·傑克遜高中(Andrew Jackson High School)時被金屬探測器查出。他自己本人後來說,「我當時真的很尷尬,我就那樣被抓了……自從那之後,我就不再掩飾。我(直截了當的)告訴外祖母,『我是個毒販』」。[8]
1994年6月29日,傑克遜因向一名臥底警察出售4小瓶可卡因被捕。3周後,警方搜查他家時發現了海洛英、10盎司的可卡因和一支槍,他因此再次被捕。他被判入獄3到9年,但在封閉勞教營中服刑6個月後,他獲得了一般教育文憑。傑克遜說他本人只販毒,並不吸毒。[1][12][13] 他採用了「五角」(50 Cent)的藝名,暗喻「洗心革面」。[14] 這個藝名源自凱爾文·馬丁,一名活躍於1980年代,綽號「五角」的布魯克林大盜。傑克遜選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它道出了我想說的一切。我就是五角那類人。我為了生存不擇手段。」[15]
1996–2000:出道初期
傑克遜在朋友的地下室利用打碟機開始了他的饒舌之路。[16] 1996年,一位朋友將他舉薦給了黑人饒舌團體Run-DMC的DJ「Jam Master Jay」傑森·米賽爾,當時米賽爾開辦有自己的唱片公司。米賽爾指導他如何數小節,如何寫作副歌,怎樣架構歌曲,以及如何製作專輯。[17][18] 傑克遜的首次正式亮相是在一首名為《React》(反應)的歌中,與其合作的是嘻哈樂隊Onyx,該曲收錄到了他們1998年的專輯《Shut 'Em Down》(幹掉他們)。他認為傑森·米賽爾對自己有很大影響,幫助他增進了創作「鈎子」(hook,一首歌中反覆出現,容易被人記住的語句)的能力。[10] 米賽爾幫助傑克遜灌制了他的首張專輯;不過,這張專輯並未發行。[4] 1999年,離開米賽爾的傑克遜被白金唱片製作人Trackmasters注意到,並讓他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公司派他到位於紐約上州的錄音棚去,在那裏,他兩周內創作了36首歌曲。[5] 其中18首收錄到了未正式發佈的專輯《Power of the Dollar》(美元的威力)中。 [19] 他還曾為現已倒閉的Hollow Point娛樂公司工作。[20][21] 地下單曲《How to Rob》(如何去搶)發佈並取得成功,使得傑克遜的知名度開始上升,這首歌是他在去錄音棚的車上用半個小時寫完的。[14][22] 歌詞滑稽地展示他將如何去搶劫知名藝術家。他這樣解釋歌詞背後的原因,「在那廠牌下有一百名藝人,你必須將自己和那群人區隔開,這樣你才會有價值」。[14] 饒舌歌手Jay-Z、酷魯特、斯迪克·芬嘉茨、Big Pun、DMX、懷克里夫·讓和嘻哈組合武當幫都對該曲做了反擊。[22] 納斯則正面接受了歌詞內容,邀請傑克遜和他一起為自己的專輯《Nastradamus》宣傳。[7] 該曲本打算同《Thug Love》(惡棍之戀)一同發佈,天命真女也會獻聲,但就在《Thug Love》的音樂電視拍攝前兩天,傑克遜被射傷,被送往醫院。[23]
2000–01:槍擊
2000年4月24日,傑克遜被一名自稱是達瑞爾·鮑姆(Darryl "Hommo" Baum)的持槍男子襲擊,襲擊地點正是在他外祖母過去位於皇后區南牙買加的房子。當時他進了一個朋友的車中,但被要求回房裏拿珠寶。他的兒子在屋裏,外祖母在前院。[5] 在回到車的後排座位上時,另一輛車停在一旁。行兇者走到傑克遜左側,掏出一把9毫米口徑手槍,近距離射擊了9發子彈。九發子彈分別射中:手(命中右手拇指,並從小拇指穿出)、手臂、臀部、雙腿、胸部和左臉。[4][8][24] 臉部的傷勢使得舌頭腫脹,損失一顆智齒,聲音也有些含糊不清。[7][8][25] 他的朋友手部也受了傷。他們被送往醫院,傑克遜住院治療13天。而疑似槍手鮑姆三周後被殺。[26] 鮑姆還是邁克·泰森的密友和保鏢。[27]
傑克遜在說起這次事件時說:「一切發生的如此之快,你完全沒有機會反擊……整個過程我完全被嚇到了……我當時看着後視鏡,『該死,有人當面射擊我!好痛,痛,痛』。」[8] 在他的自傳《From Pieces to Weight: Once upon a Time in Southside Queens》(從無名小卒到大人物:南皇后區往事),他這樣寫道:「在我近距離被射擊9次卻沒有死之後,我覺得我活在世上一定有某種意圖……子彈還能造成多嚴重的創傷?如果某處再近一英寸,那麼我必死無疑。」 [1] 最初6周,他使用助步器的幫助行走,5個月後完全康復。他出院後和當時的女友及兒子住在賓夕法尼亞的波科諾(Poconos)修養。他的鍛煉計劃使他的體格變得肌肉發達。[4][8][28]
在醫院時,傑克遜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下了出版協議。可是他選擇退出,並且因為《Ghetto Qu'ran(Forgive Me)》(原諒我)一曲被列入了唱片界的「黑名單」。在美國找不到錄音棚的他不得不轉戰加拿大。[29][30] 他與生意夥伴Sha Money XL一同錄製了30餘首歌曲,以期挽回聲譽。傑克遜的人氣回暖,2002年,他獨立發佈了混音帶《Guess Who's Back?》。這時由於吸引到人們的興趣,又有G-Unit做後盾,傑克遜得以繼續創作歌曲。他們發佈了混音帶《50 Cent Is the Future》(五角即是未來),重新演繹了Jay-Z和拉菲爾·薩迪克的歌曲。[19]
2002至今:成名
2002年,阿姆聽到了傑克遜專輯《Guess Who's Back?》的拷貝。他是從傑克遜的代理人那裏拿到CD的,這位代理人當時為阿姆的經理人保羅·羅森伯格(Paul Rosenberg)工作。[23] 阿姆對這張專輯印象深刻,於是邀請傑克遜來到洛杉磯,並將他引薦給德瑞博士。[4][17][23] 在簽下價值1百萬元的協議後,[17] 傑克遜發行了混音帶《No Mercy, No Fear》(寡恩,無畏)。其中的一首新歌《Wanksta》被收錄進了阿姆的專輯《8 Mile》(八里公路)中。[19] 他還同克里斯·萊提的Violator經濟公司以及Sha Money XL的資金管理組織簽約。
2003年2月,傑克遜發佈了他的商業專輯《Get Rich or Die Tryin'》。Allmusic稱其「可能是近十年來由饒舌歌手發佈的最令人興奮的專輯」。[31]《滾石》則注意到該專輯「陰暗的合聲器節奏,嘈雜的鍵盤樂器音,以及縈繞不斷、節奏感鮮明的彈跳音」,而傑克遜的饒舌則「冷靜而懶散」。 [32] 這張專輯登上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排行榜頭名,並四日內即售出87.2萬份拷貝。[33] 打頭的單曲《In da Club》打破了《Billboard》周最多廣播收聽次數記錄。[34]
在環球唱片公司的贊助下,傑克遜於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廠牌——G-Unit唱片公司。[35] 他簽約了揚·巴克、洛依·班克斯以及托尼·亞尤加入G-Unit。The Game稍後也通過與德瑞博士的Aftermath娛樂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加盟。2005年3月,傑克遜的第二張商業專輯《The Massacre》在頭四天賣出了114萬份拷貝,[33] 專輯也在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榜上保持了6周冠軍寶座。[36] 他成為首位一周內有三首歌曲進入Billboard五佳的獨唱藝人,這三首歌是《Candy Shop》(糖果屋)、《Disco Inferno》(迪斯科煉獄)和《How We Do》(我們如何做)。[37]
在The Game單飛後,傑克遜簽下歌手奧利維亞和饒舌老手Mobb Deep加入G-Unit唱片公司。蜘蛛洛克、M.O.P.、40 Glocc以及Young Hot Rod稍後也都加入了該廠牌。[38][39] 傑克遜還表示願意同G-Unit之外的饒舌歌手合作,包括Lil' Scrappy、LL Cool J、Mase以及Freeway。[40] 2007年9月,他發佈了自己的第三張專輯《Curtis》(柯蒂斯),該專輯的創作靈感來自他製作《Get Rich or Die Tryin'》之前的生活。[41] 該專輯登上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第二名,五周內售出了69.1套。[42] 2009年11月16日,傑克遜發佈了自己的第四張專輯《Before I Self Destruct》(在我自我毀滅前)。[43]
非音樂計劃
傑克遜嘗試立足多個領域。2003年11月,他和銳步簽訂五年協議,出售一款「G-Unit Sneakers」運動鞋,作為其G-Unit服裝公司的一部分。[44][45] 他還為遊戲《五角:刀槍不入》(50 Cent: Bulletproof)的主角配音,該遊戲在PlayStation 2、Xbox和PlayStation Portable平台上發售。它的續作,《五角:血與沙》(50 Cent: Blood on the Sand)於2009年初發售。[46][47] 他同酷樂仕(Glacéau)合作開發了一種維生素飲料,命名為Formula 50(方程式五十)。2007年,可口可樂公司以41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酷樂仕。根據《福布斯》雜誌預測,擁有該公司股份的傑克森的稅後獲利是1億美元。[48] 他還和Right Guard合作出品了一款香水,命名為Pure 50 RGX,以及一款名為Magic Stick的安全套產品,[49] 從後者中獲得的部分利潤將會捐獻給愛滋病的研究。[50] 傑克遜還和運動品牌Steiner Sports簽署了長年協議,出售他的紀念品。[51]
2005年,傑克遜在辛普森一家名為「Pranksta Rap」的一集中客串出演。同年,他出演了半自傳式電影《至死求富》(Get Rich or Die Tryin')。他後來出演了2006年的伊戰電影《忠義之家》(Home of the Brave),飾演一位從伊拉克戰場歸來的士兵,因親手殺死一名伊拉克婦女留下心理陰影。[52] 在2008年的電影《正義殺戮》(Righteous Kill)中,他與阿爾·柏仙奴和羅拔·迪尼路演對手戲,該片主要是關於一個警察的死亡。[53]
2005年8月,傑克遜出版了自己的自傳《從無名小卒到大人物:南皇后區往事》(From Pieces to Weight: Once upon a Time in Southside Queens)。在其中傑克遜探索了引領他走上販毒之路,後來成為饒舌歌手的文化和經濟力量,其中也反映出他的價值觀和社會觀。2007年1月4日,傑克遜在時代華納大廈發佈了自己的G-Unit書系。[54] 他還合作完成了一部名為《The Ski Mask Way》的小說,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小毒販如何試圖搶劫自己的上家。該書將被拍成電影。[50]
個人生活
1997年10月13日,傑克遜當時的女友莎尼卡·湯普金斯(Shaniqua Tompkins)為他生下一子馬基斯·傑克遜 (Marquise Jackson)[3][55] 湯普金斯後來控告傑克遜,索要5千萬美元,聲稱他曾說一生一世照顧她。這個包括15項指控的案件最終被法官駁回,認為這是「愛情關係變味的不幸故事」。[56] 2009年2月,湯普金斯及其律師考慮要繼續上訴。[57]
兒子的降生改變了傑克遜對生活的看法:「當我的兒子進入我的生活,我的當務之急改變了,因為我想深化父子之情,這在我和我父親之間是沒有的。」[58] 他認為他的兒子激勵了自己的演藝生涯,而且「推動他走向一個全新的方向」。[59]
傑克遜的右臂二頭肌上有「Marquise」(馬基斯)的刺青,並配有一把斧頭。「斧頭象徵着我是一個戰士。儘管我並不希望他也這樣」,[30] 他這樣解釋道。在他的背上,還有「50」、「Southside」(南區)和「Cold World」(冷酷的世界)的刺青,因為「我是這樣環境下的產物。但是它們刻在我的背上,所以我已經把它們拋在身後」。[30] 2003年,傑克遜和女演員薇薇卡·霍士(Vivica A. Fox)約會,但不久後便分手。[60][61]
2005年,在肯伊·威斯特批評布殊颶風卡崔娜救災不利後,傑克遜宣佈自己支持喬治·布殊連任。[62] 但他後來又表示布殊「缺乏正常人的同情心。無論如何,我都不希望成為想喬治·布殊那樣的人」。[63]
2007年,《福布斯》將其放在饒舌業財富榜第二位,僅次於Jay-Z。[64] 他定居於康涅狄格州的法明頓前拳擊手邁克·泰森的豪宅中。[65] 他後來將這所豪宅以185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搬到長島居住,以便更接近自己的兒子。[66] 2007年10月12日,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市長宣佈該日為「五角柯蒂斯·傑克遜日」。傑克遜得到了一把城市鑰匙,並做了公開演說。[67]
2008年12月,五角向加拿大媒體透露,自己在金融危機中損失了數百萬美元。他還說自己在康涅狄格的豪宅無法售出,鑑於目前經濟下滑,他開始着手製作《Before I Self-Destruct》。[68]
2009年11月,五角贏得了與塔克·貝爾(Taco Bell)的官司。後者旗下的快餐店未經許可使用他的名字做宣傳。[69]
專輯
- 《Power of the Dollar》(2000)
- 《Get Rich or Die Tryin'》(2003)
- 《The Massacre》(2005)
- 《Curtis》(2007)
- 《Before I Self Destruct》(2009)
- 《Animal Ambition》(2014)
獲獎情況
五角音樂生涯共獲得提名83個,獲獎63個,具體情況如下:
獎項 | 獲獎 | 提名 |
---|---|---|
|
3 | 7 |
|
11 | 0 |
|
2 | 4 |
|
3 | 7 |
|
1 | 2 |
|
13 | 18 |
|
7 | 16 |
|
0 | 13 |
|
3 | 0 |
|
2 | 8 |
|
3 | 0 |
|
5 | 8 |
|
6 | 0 |
影視作品年表
年份 | 片名 | 角色 | 註釋 | |
---|---|---|---|---|
2003 | 《五角:孕育新生》(50 Cent: The New Breed) | 本人 | 紀錄片 DVD | |
2005 | 《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 | 本人 | 電視連續劇(集名:Pranksta Rap) | |
《至死求富》(Get Rich or Die Tryin') | 馬庫斯(Marcus) | 電影 | ||
《五角:刀槍不入》(50 Cent: Bulletproof) | 本人 | 電子遊戲,僅配音 | ||
2006 | 《忠義之家》(Home of the Brave) | 賈馬爾·艾肯(Jamal Aiken) | 配角 | |
2007 | 《德拉霍亞Vs梅韋瑟》(De La Hoya/Mayweather 24/7) | 本人 | 電視連續劇(一集:第1.1集) | |
《6teen》 | 本人 | 電視連續劇(一集:第三季第一集:Sweet 6teen) | ||
2008 | 《正義殺戮》(Righteous Kill) | 「蜘蛛」(Spider) | 配角 | |
《在我自毀前》(Before I Self Destruct) | 克勞倫斯(Clarence) | 配角 | ||
《五角:錢與權》(50 Cent: The Money and the Power) | 本人 | 電視連續劇(集名:Choose Your Crew Wisely) | ||
2009 | 《五角:血與沙》(50 Cent: Blood on the Sand) | 本人 | 電子遊戲,僅配音 | |
《重彈頭》(Streets of Blood) | 斯坦·約翰遜(Stan Johnson) | 已完成 | ||
《色慾荷里活》(Entourage) | 本人 | 電視連續劇(集名:One Car, Two Car, Red Car, Blue Car) | ||
《猛火鎗:現代戰爭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70][71] | 士兵 | 電子遊戲,僅配音 | ||
《Dead Man Running》 | 蒂亞戈(Thigo) | 後期製作 | ||
《Everything's Alright》 | 阿莫斯·詹克斯(Amos Jenks) | 製作中 | ||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 提諾(Tino) | 後期製作,執行監製 | ||
2010 | 《13》 | 吉米(Jimmy) | 後期製作 | |
《The Dance》[72] | 已公佈 | 前期製作 | ||
《The Ski Mask Way》 | Seven | 前期製作 | ||
《Twelve》[72] | 萊昂內爾(Lionel) | 後期製作 | ||
《Jekyll and Hyde》 | 前期製作 | |||
《Morning Glory》 | 本人 | 製作中 | ||
2015 | 《凸務MADAM》(Spy) | 本人 | 配角 | |
2018 | 《賊鬥》 | Levi | 配角 |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Billboard biography.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5).
- ^ Thornburgh, Nathan (September 10, 2007). 10 Questions for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ime. Accessed September 13, 2007.
- ^ 3.0 3.1 Campion, Chris (August 21, 2005). Right on the mone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Observer. Accessed May 22, 2007.
- ^ 4.0 4.1 4.2 4.3 4.4 Touré (April 3, 2003). The Life of a Hunted M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lling Stone. Accessed May 22, 2007.
- ^ 5.0 5.1 5.2 Samuels, Allison (February 21, 2007). The Flip Side of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SNBC. Accessed May 22, 2007.
- ^ Otto, Jeff (September 6, 2005). Interview: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GN. Accessed May 22, 2007.
- ^ 7.0 7.1 7.2 Reid, Shaheem (November 7, 2005). 50 Cent: Return to Souths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y 22, 2007.
- ^ 8.0 8.1 8.2 8.3 8.4 8.5 Reid, Shaheem (February 12, 2003). 50 Cent: Money to Bur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y 22, 2007.
- ^ Weiner, Jonah (August 2007). 33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lender. Accessed September 30, 2007.
- ^ 10.0 10.1 Reid, Shaheem (February 25, 2005). All Eyes on 50 Cent: The Seque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y 22, 2007.
- ^ The Phenomenon '50 Cent' Reveal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emale First (February 1, 2006). Accessed May 21, 2008.
- ^ The Smoking Gun: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moking Gun (February 27, 2003). Accessed May 22, 2007.
- ^ Dave (November 2, 2003). Jackson Interview on Howard Stern Sh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ap News Network. Accessed May 22, 2007.
- ^ 14.0 14.1 14.2 Interview w/ Jack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OL Music (August 1, 2003). Accessed May 22, 2007.
- ^ Boots, Tone (August 3, 2005). Get Rich or Die Try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tuff. Accessed May 22, 2007.
- ^ "La Méthode Cauet" (2006). TF1.
- ^ 17.0 17.1 17.2 Youngs, Ian (December 23, 2002). 50 Cent: The $1m rapp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Accessed August 16, 2007).
- ^ Tarek, Shams (May 16, 2003). Jamaica's 'Own Bad Guy' 50 Cent Making Good in the Music Bi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Queens Press. Accessed May 22, 2007.
- ^ 19.0 19.1 19.2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0cent.com. Accessed May 22, 2007.
- ^ Chery, Carl (May 18, 2004). 50 Cent's a Fake, Says Ex-G-Unit Member, Bang Em Smur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OHH. Accessed June 5, 2007.
- ^ Williams, Houston (February 2004). Bang'em Smurf: Life after G-Unit. AllHipHop. Accessed July 20, 2007.
- ^ 22.0 22.1 50 Cent. From Pieces to Weight Part 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y 22, 2007.
- ^ 23.0 23.1 23.2 Ninja (December 2002). 50 Cent Inter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ubcnn. Accessed May 22, 2007.
- ^ Tyrangirl, Josh (February 17, 2003). Rap's Newest Targ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ime. Accessed May 22, 2007.
- ^ Get Rich or Die Tryin': The Movie (2003) (bonus documentary DVD). Interscope Records.
- ^ Chery, Carl (October 24, 2005). 50 Cent Shot by "Hommo" Reveals Tell-All Bo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OHH. Accessed May 22, 2007.
- ^ Tyson In Hit Bid: Witness - New York Post.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4).
- ^ Jenkins, Sacha (July 9, 2007). I Was The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XXL. Accessed July 31, 2007.
- ^ Mace, Francis (September 6, 2005). Surveilling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moking Gun. Accessed May 22, 2007.
- ^ 30.0 30.1 30.2 Weiner, Jonah (April 2005). Dear Superstar: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lender. Accessed May 22, 2007.
- ^ Birchmeier, Jason. Get Rich or Die Tryin' Re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llmusic. Accessed May 22, 2007.
- ^ Hoard, Christian (March 6, 2003). Get Rich or Die Tryin' Re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lling Stone. Accessed May 22, 2007.
- ^ 33.0 33.1 Gundersen, Edna (September 3, 2005). 'Massacre' sales top one mill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SA Today. Accessed May 22, 2007.
- ^ Time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ck on the Net. Accessed May 22, 2007.
- ^ Winston, Dallas (April 9, 2003). G-Unit Records Signs with Interscope. AllHipHop. Accessed July 20, 2007.
- ^ Whitmire, Margo (April 15, 2005). 50's 'Massacre' Extends Chart Lead to 6th Wee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illboard. Accessed June 13, 2007.
- ^ Montgomery, James (March 9, 2005). 50 Cent's The Massacre Makes Huge Chart Deb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y 22, 2007.
- ^ Reid, Shaheem (September 2, 2005). 50 and Mase: The Pastor Isn't Officially G-Unit Yet, But a Song Is Already o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y 31, 2007.
- ^ Chery, Carl (May 27, 2005). Pulse Report: M.O.P. Signs to G-Un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OHH. Accessed June 22, 2007.
- ^ Black, Bea (February 8, 2006). Roc-A-Fella Rapper Freeway Collaborating with G-Unit for New Album. AllHipHop. Accessed July 22, 2007.
- ^ Reid, Shaheem (April 27, 2007). 50 Cent Talks Timberlake Collabo, Star-Studded New LP Curt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October 4, 2007.
- ^ Mayfield, Geoff (September 18, 2007). Kanye Crushes 50 Cent in Huge Album Sales Wee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illboard. Accessed October 4, 2007.
- ^ Allmusic上关于《Before I Self Destruct》的介绍. [2010-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30).
- ^ Reebok and Jackson Announce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New "G-Unit Collection by RBK" Footwe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ebok (November 13, 2003). Accessed May 22, 2007.
- ^ Leeds, Jeff (December 26, 2004). $50 Million for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Accessed June 9, 2007.
- ^ 50 Cent: Blood on the Sand dated for Europe.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1).
- ^ Totilo, Stephen (March 26, 2008). 50 Cent Video Game Exclusive: 'Blood On The Sand' Details, First Images Reveal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 Accessed March 27, 2008
- ^ Goldman, Lea (September 30, 2007). Forbes and 50 Cent 'Get Mone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rbes. Accessed September 30, 2007.
- ^ kyte: The Official HNIC2 Channel: 01/10/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Kyte (January 10, 2008). Accessed January 13, 2008.
- ^ 50.0 50.1 Mirchandani, Raakhee (January 5, 2007). The Merchant of Mena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Post. Accessed May 22, 2007.
- ^ Black Widow (May 4, 2008). 50 Cent Inks Deal With Steiner Sports To Sell Memorabil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ixShot. Accessed July 15, 2008.
- ^ Topel, Fred (December 12, 2006). CraveOnline Talks to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rave Online. Accessed May 22, 2007.
- ^ Brevet, Brad (December 11, 2006). Interview: 50 Cent on 'Home of the Bra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pe of Silicon. Accessed May 22, 2007.
- ^ Strong, Nolan (January 2, 2007). 50 Cent to Launch G-Unit Books, Meet Fans. AllHipHop. Accessed July 20, 2007.
- ^ B96jobo (2007年9月6日). 50Cent Pt 2 Interviewed by B96 Jobo, Erica & Showbiz She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ouTube. 於2007年9月9日查閱
- ^ Judge Tosses Lawsuit by 50 Cent's Ex-Girlfriend 雅虎新聞,2009年2月5日
- ^ 存档副本.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4).
- ^ Williams, Kam. 50 Cent's 2 Cents on Shooting Scenes, Samuel L., and His 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ALBC.於2007年5月22日查閱.
- ^ 50 Cent chats to ilikemusic.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 Like Music (2005). 於2007年5月22日查閱.
- ^ Tannenbaum, Rob (April 2004). "Playboy Interview: 50 Cent". Playboy, p. 140.
- ^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Vivica A. Fo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angfield Entertainment (2005年5月1日). 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 ^ Lynskey, Dorian (January 20, 2006). 'I'm not trying to save the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Guardian. Accessed May 22, 2007.
- ^ Williams, Ben (2007年7月23日). Influences: 50 C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於2007年8月1日查閱.
- ^ Goldman, Lea (2007年8月16日). Hip-Hop Cash King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rbes. 於2007年8月20日查證.
- ^ Bernard, Sarah (2005年8月22日). How Would 50 Cent Spend $3.5 Mill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Accessed May 22, 2007.
- ^ Keil, Braden (2007年5月4日). For Sale: Fitty Swanksta Cri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Post. 於2007年5月27日查閱.
- ^ Madonna Signs Live Nation Deal; Plus Foxy Brown, 50 Cent, Linkin Park, 'Hannah Montana' & More, in For the Recor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TV.2007年10月16日.於2007年10月28日查閱.
- ^ HipHopDX.com - 50 Cent Admits to Losing Money Because of Failing Econom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ipHopDX.com. 於2008年12月1日查閱.
- ^ Ware, Holly Sanders. Taco you very much, 50 Cent wins suit. NYPost.com. 2009-11-24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4).
- ^ 存档副本.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 存档副本. [201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 72.0 72.1 存档副本. [2010年1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