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琛(?—?),字懷寶代人,北魏、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

段琛年輕時有軍事才幹,獲高歡引薦為帳內都督,與高歡一起出兵太行山以東[1][2],又跟隨高歡在信都起兵。天平四年(537年),宇文泰攻克弘農郡,陽州刺史段琛棄城逃走,西魏立義大都督陳忻率領部下在九曲道伏擊段琛,東魏軍被殺死很多[3]元象元年(538年)八月,東魏和西魏展開河橋之戰,西魏戰敗後撤,西魏外兵郎中權景宣部下二十名騎兵全部失散,權景宣藏匿到百姓家中,假造宇文泰的文書,招募到五百多人,佔據宜陽,聲言西魏大軍陸續前來,段琛率領部眾前往九曲,忌憚權景宣,不敢前進[4][5]

元象元年(538年)十二月,段琛和堯傑佔據宜陽,派遣陽州刺史牛道恆煽動引誘西魏邊境的百姓。西魏南兗州刺史韋孝寬對此感到憂慮,就派遣間諜探訪獲取了牛道恆的筆跡,命令善於寫字的人偽造了一封牛道恆給韋孝寬的信,其中談到有歸附西魏的意思,又製造落下灰燼燃燒的痕跡,好像火下書寫一般,命令間諜把信送到段琛的營地,偽造成遺失,段琛得到書信,果然懷疑牛道恆,牛道恆想策劃的事情都不採用。韋孝寬知道他們之間離心阻隔,每天派出奇兵襲擊,活捉了牛道恆和段琛,崤山與澠水地區都得以平定[6][7][8]。之後段琛逃回,天保年間,段琛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兗州刺史[9][10]

參考資料

  1.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以帳內從高祖出山東,有麴珍、段琛、牒舍樂、尉摽、乞伏貴和及弟令和、王康德,並以軍功至大官。
  2.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從神武出山東,又有賀拔仁、麴珍、段琛、尉摽、子相貴、康德、韓建業、封輔相、范舍樂、牒舍樂,並以軍功至大官,史失其事。
  3. ^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三年,太祖復弘農,東魏陽州刺史段琛拔城遁走。忻率義徒於九曲道邀之,殺傷甚眾,擒其新安令張祗。
  4. ^ 《周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景宣以久藏非計,乃偽作太祖書,招募得五百餘人,保據宜陽,聲言大軍續至。東魏將段琛等率眾至九曲,憚景宣,不敢進。景宣恐琛審其虛實,乃將腹心自隨,詐雲迎軍,因得西遁。
  5. ^ 《北史·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景宣以久藏非計,乃偽作周文書,招募得五百餘人,保據宜陽,聲言大軍續至。東魏將段琛等率眾至九曲,憚景宣不敢進。景宣恐琛審其虛實,乃將腹心自隨,詐雲迎軍,因得西遁。
  6. ^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是歲,東魏將段琛、堯傑復據宜陽,遣其陽州刺史牛道恆扇誘邊民。孝寬深患之,乃遣諜人訪獲道恆手跡,令善學書者偽作道恆與孝寬書,論歸款意,又為落燼燒跡,若火下書者,還令諜人送於琛營。琛得書,果疑道恆,其所欲經略,皆不見用。孝寬知其離阻,日出奇兵掩襲,擒道恆及琛等,崤、澠遂清。
  7. ^ 《北史·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是歲,東魏將段琛、堯傑復據宜陽,遣其陽州刺史牛道恆扇誘邊人。孝寬深患之,乃遣諜人訪獲道恆手跡,令善學書者偽作道恆與孝寬書,論歸款意,又為落燼燒跡,若火下書者,還令諜人送於琛營。琛得書,果疑道恆,其所欲經略,皆不見用。孝寬知其離阻,因出奇兵掩襲,禽道恆及琛等,崤澠遂清。
  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東魏將段琛等據宜陽,遣陽州刺史牛道恆誘魏邊民。魏南兗州刺史韋孝寬患之,乃詐為道恆與孝寬書,論歸款之意,使諜人遺之於琛營,琛果疑道恆。孝寬乘其猜阻,出兵襲之,擒道恆及琛,崤、澠遂清。
  9.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段琛字懷寶,代人也。少有武用。從高祖起義信都。天保中,光州刺史。
  10.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琛字懷寶,代人。少有武用,從起兵。天保中,開府儀同三司、兗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