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格鬥
空中格鬥(英語:Air combat manoeuvring, ACM),亦作視距內空戰或稱狗斗,是一種發生在雙方飛行員目視範圍內的空戰方式。由於雙方距離較近,雙方的相對位置變化極大,因此飛行員會巧用爬升,滾轉等方式佔據有利位置。而這種修正機頭方向等飛行參數的飛行動作稱之為基本空戰機動(英語:basic fighter manoeuvring, BFM)。
歷史
自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羅蘭·加洛斯駕駛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擊落了一架德國偵察機,取得了戰鬥機空戰的第一次勝利[1]之後,空中格鬥便拉開序幕。固定式的前射機關槍在一戰時被認為是最為行之有效的。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機頭是發動機以及螺旋槳的所在地。向前射出的子彈會毫無疑問地集中螺旋槳——飛機飛行動力源。早期戰機通過加固螺旋槳以硬碰硬地抵禦子彈,後來射擊斷續器的發明使戰機真正成為天空的王者。一戰中,雙翼的螺旋槳飛機被大量使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王牌飛行員。其中最為家喻戶曉的是紅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和勒內·豐克。
在愈演愈烈的空中對戰後,飛行員漸漸根據經驗,學會在射擊前佔據敵方正後方的有利位置,使敵攻己不得,敵已納入囊中。在空戰術語中將此動作叫做「咬尾」或「咬住六點鐘「。與其他空戰術語一樣,他都被所有的飛行員所通用。此類戰鬥方式被稱作狗斗。空中格鬥之基本理論由奧斯瓦爾德·伯爾克——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空戰王牌於1916寫於《伯爾克傳》[2]。在此書中,他提到飛行員應背靠太陽發動進攻,如此敵方飛行員會因陽光的耀眼而無法發現目標,而己方卻目標明確;同時,他提到了高度多少決定勝算多大等理論。而這些理論仍在今日空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空對空導彈、雷達、高射速航炮的普及亦促生出多種新時代的空複雜戰動作諸如通過最小化多普勒頻移解開敵方多普勒雷達鎖定的動作("鎖敵於三點鐘或九點鐘")或發射誘導信號欺騙來襲的導彈(熱焰彈,箔條)亦或是利用複雜的機動消耗近距空空導彈的動能。
參考文獻
- ^ Ltd, Not Panicking. h2g2 - Early Air-to-Air Combat - Edited Entry. h2g2.com. [202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6).
- ^ Dicta Boelcke - Organization of Jagdstaffeln and the demise of Boelcke. web.archive.org. 2009-10-23 [202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