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藻斌(1897年—1942年9月18日),廣東順德人,別字翰青,號靜觀樓主,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畫家,擅長畫

胡藻斌(1897-1942)
義無反顧(尺寸:150cm x 358cm)香港藝術館珍藏
勝乎敗乎(尺寸:144cm x 60cm)澳門藝術博物館珍藏
威豪氣象(尺寸:145cm x 74cm)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生平

早年生涯

胡藻斌是廣東順德豸浦村人,生於1897年(光緒廿三年),自幼隨伯父胡錦清學畫。1910年(宣統二年),前往日本京都市立工藝學校學習西洋畫法。當時日人喜畫虎,以寓圖強之意,他心慕之,因而參以中西畫法,致力畫虎,不料日後因此而成名。

胡藻斌在日期間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參與革命工作。1912年(民國元年)返國,以畫謀生。1914年(民國三年)與友馮磊楸廣州四牌坊若愚畫學研究社,隔年於光塔街設如是美術學校

他具有革命思想,陽為教畫,陰為國謀。他於討龍濟光、逐滇桂軍及魏邦平組共和軍諸役,以畫社掩護黨人。1926年(民國十五年)受任北伐軍總政治部藝術組宣傳主任,與梁鼎銘梁又銘梁中銘兄弟共同主持繪畫工作。征塵僕僕間,得以遍行南北諸省,統一以後,解甲歸粵。

遊歷考察

1928年(民國十七年)廣東省政府派他出洋考察,因旅費不足,以畫自給。他先赴日本,隨之俄國西伯利亞,迄阿穆爾境而止。1930年(民國十九年)遄歸香港。沒多久又出國,遊歷南洋馬來西亞緬甸,至印度,過波斯土耳其,再入俄境,轉德國法國波蘭,出海赴美國,再折返巴黎,已而涉足南北非洲,從摩洛哥邊地回英倫。所至輒舉行畫展,並多與當地藝人往來,交換藝術心得,切磋反復,見視日廣而技藝日進。又大事搜集關於虎之藝術品,亦隨土人出獵,以收心傳目擊之妙,更拍攝虎之生活形態,以作參考。

1931年(民國二十年)再至南洋星洲,以教畫為生,兼任《星洲日報》圖畫編輯,為時三年。1934年(民國廿三年)回廣州。思上海為文化交流中心,遂舉家遷滬,與朱鳳竹設形象藝術社。聯王一亭張聿光張小樓等,舉行中國現代畫展,又承王濟遠張書旗約赴南京舉行個人畫展會。作品於一日之內,為人購藏殆盡,遂以畫虎名動大江南北。先後加入南京中國美術會上海中國畫會為會員。與張福熙等聯合為藝風社畫展於天津

他曾於1936年(民國廿五年)參加英國倫敦少年畫會6周年展覽、美國加拿大華僑中國文化藝術展覽等,均獲頭獎。

1937年(民國廿六年)盧溝橋事變起,他應屈映光朱慶瀾邀為畫展振四川災,復寫虎百幀義賑綏省。迨風雲日急,於1938年(民國廿七年)上海易手之前,南返香港,曾任西南中學及和知融中學等校美術老師。

殉於國難

1941年(民國卅年),香港亦淪陷於日軍之手,他便隱名潛伏,計劃逃返大後方。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6月18日偕夫人伍惠珍及女兒三人,化妝乘漁艇,思從江門詔關而赴重慶。詎甫抵江門,即為其友敵偵警識破行藏,被押回香港,強使為敵工作,極威迫利誘之能事。然他誓死不從,敵無奈何。於8月11日釋放。

胡藻斌念念不忘返國。友人多勸其不可離港,以謀醫治好經受酷刑之軀,終不聽,憤而離去。既抵開平,不久積勞成疾。自知不治,召子女環立,囑善存其畫,效忠國家,期如陸放翁之「家祭毋忘告乃翁」。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9月18日逝世,時年46歲。

後事

夫人伍氏於悲痛之餘,挾其遺作,展覽於廣西桂林柳州貴州貴陽四川重慶成都,以竟其夫遺志。勝利後,又於1947年在香港華人行展出胡藻斌遺作。

1958年,胡伍惠珍復於台灣台北市舉行胡藻斌遺作展。1986年,胡伍惠珍囑咐兒子胡始康編印其父遺作書畫成冊、贈與友好永誌紀念。1987年,胡伍惠珍鞭策子女們於香港大會堂籌辦「胡藻斌遺作紀念展」,隨即把胡藻斌代表作《義無反顧》(150 x 358 公分)連同部份書畫捐與香港藝術博物館珍藏。

2010年,應澳門藝術博物館邀請,胡意清及胡始康姊弟借出其父遺作,於澳門博物館四樓舉辦一連六週畫展,同時把全部展品編印成冊。姊弟當時捐贈出其中十幅精品給澳門藝術藝術博物館珍藏。

2016年,胡始康承母遺訓,毅然把所擁有之其父書畫捐獻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評價

胡藻斌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畫家;詩、書、印、畫幾乎無一不能。繪畫方面,工筆、意筆、西畫等樣樣皆通;題材方面也是廣涉山水、花鳥、走獸等。尤其擅長畫虎,能將老虎的各種情態通過中西結合的技法,表現得栩栩如生。因此曾於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頭獎。他的書畫典藏於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澳門藝術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順德博物館香港藝術博物館

家庭

長女胡意清修女,1976-2009年在澳門聖德蘭學校擔任校長,致力於社會救助與失學孩童問題。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