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Aristarchus)是位於月球正面西北部一座突出的撞擊坑,約形成於哥白尼紀[1],其名稱取自古希臘天文學家薩摩斯島阿里斯塔克斯」(公元前310年-公元前230年),1935年該名稱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坐標23°44′N 47°29′W / 23.73°N 47.49°W / 23.73; -47.49
直徑39.99公里
深度2.19公里
余經日出時48°
命名來源薩摩斯島阿里斯塔克斯

該隕坑比科羅拉多大峽谷還要大[2],就位於阿里斯塔克斯高原東南邊緣,一塊包含了大量如蜿蜒月溪火山活動構造的隆起區,該一帶也是曾大量報道發生過月球瞬變現象的地方,而且月球探勘者探測器曾檢測到近期有過氡氣排散的跡象。

月面學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中)和希羅多德隕石坑(右),美國宇航局圖片
 
阿波羅15號拍攝的隕石坑內特寫照片,美國宇航局圖片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位於廣袤的風暴洋中間一處隆起的岩石高地上-也稱作"阿里斯塔克斯高原",該傾斜地塊橫跨約200公里,其中位於風暴洋東南的部分最大高出月海表面達2000米[3]。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坐落在略小的希羅多德隕石坑施勒特爾月谷東面、東北毗鄰已損毀的普林茨隕石坑,更遠處綿延着哈賓傑山脈,它的北面則蜿蜒着一系列被統稱為"阿里斯塔克斯月溪"的狹窄溝槽[4]。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3°44′N 47°29′W / 23.73°N 47.49°W / 23.73; -47.49,直徑39.99公里[5],深約2.19公里[6]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是月表上最亮的大型結構,其反照率幾乎是大部分月表特徵的二倍,足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其顯示在大型望遠鏡中的反光強度更是令人眼花,即使大部分月表處於地照期間,也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它。它的坑內施羅特亮度等級達到9½°,而中央峰更是高達10°。之所以如此明亮奪目,是因為它形成時間相對較晚,大概產生於4.5億年前,太陽風尚未有足夠時間通過太空風化過程來淡化其撞擊濺射物。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應形成在哥白尼環形山之後,但要早於第谷環形山。由於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這些醒目的射紋線,它也被歸屬為哥白尼紀的撞擊坑[7]

該隕坑最亮的地方是它高約860米的陡峭中央峰[6],內側壁呈明顯的階坡狀結構,其中西側內壁坡度約有31°[1]。坑內地表相對平坦,但月球軌道器拍攝的照片揭示了其坑底覆蓋有眾多小山丘、窪坑和小裂縫。隕坑環繞着一圈厚實的圓形或多邊形階坡狀外壁,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030米[6],並覆蓋了一層明亮的噴出物,這些噴出物向南面和東南延伸分散成明亮的射紋束,這表明阿里斯塔克斯隕坑可能形成於一次來自東北方的斜向撞擊,這些噴出物包含了月海和阿里斯塔克斯高原的地質成分[3]

2011年11月,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飛越了這座橫跨近25英里(40公里)、下沉深度超過2英里(3.5公里)的隕石坑。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首席圖像研究員"馬克·羅賓遜"(Mark Robinson)曾說:"阿里斯塔克斯高原是月球上最具地質多樣性的地方:一處神奇凸起的平坦高原,一道被熔岩洪流鑿出的巨型月溝,火山灰噴發區以及四周漫布着大面積的玄武岩」。美國宇航局2011年12月25日公佈了該隕石坑的照片[8]

遙控觀測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在月球上的位置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中央峰,其顏色顯示了不同的組成成分。
 
克萊門汀號繪製的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模擬測繪圖美國宇航局圖片。

1911年,羅伯特·威廉姆斯·伍德(Robert W. Wood)教授在使用紫外線攝影拍攝該隕石坑區時,發現了紫外光下高原區異常的外觀和北部區呈現有礦床的跡象[9],今天認為阿里斯塔克斯高原岩石類似物為橙色月壤(這種顏色的地表附着了直徑約0.2毫米,類似玻璃體的橙色球形顆粒火山物),與阿波羅17號太空人哈里森·施密特尤金·塞爾南在月球陶拉斯-利特羅谷矮子月坑附近所發現的一樣。這一多彩區域有時也被稱作"伍德斑"-阿里斯塔克斯高原的另一名稱。

1958年11月3日,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科濟列夫"在對阿里斯塔克斯隕坑觀察的基礎上,率先獲得了有關月球火山活動的信息。 在隨後的新聞採訪中,科學家宣佈,在氣體光譜圖中發現了阿里斯塔克斯隕坑中存在有分子的跡象。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表明月球內部以及地殼深處仍存在着高溫[10]

克萊門汀號任務期間[3],探測器對該隕坑進行了礦物光譜測量,數據顯示其中央峰為典型的斜長岩,一種主要由斜長石緩慢冷卻而成的火成岩,相比之下,隕坑外側壁成分則是由等量斜長石橄欖石構成的橄長岩。

200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月球上以鈦鐵礦形態存在的富玻璃質月壤進行了探查,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所在區域也被列入其中。哈勃高級巡天照相機分別拍攝了阿里斯塔克斯隕坑的可見光和紫外光照片,並將它們與已進行過實地探測,並掌握其化學成分的阿波羅15號阿波羅17號登陸點作對比,確定了該隕坑蘊藏有特別豐富的鈦鐵礦,一種未來定居月球時可用來提取氧氣鈦氧礦物[11]

瞬變現象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附近的地區時常有出現月球瞬變現象。這類現象包含月表出現短暫的陰影和彩色亮斑。對已知資料進行的整理表明,此類現象的可信記載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出現在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地區[12]。1971年,阿波羅15號從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110公里上空掠過時,偵測到一股明顯的α粒子流。一般認為這些粒子流是由氡 - 222的衰變引起的。 - 222是一種放射性氣體,其半衰期為3.8日。後來的月球探勘者也證實了該地區周邊的氡 - 222散逸現象[13]。而月球暫現現象可解釋為氡氣緩慢而無法覺察的泄出,或間歇性噴發現象。截至2007年底,共計報導過該隕坑中有122例此類觀察結果。

命名

阿里斯塔克斯隕坑與月球正面許多的隕石坑一樣,也是由意大利耶穌會天文學家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所命名,他於1651年所創建的命名體系在1935年成為了標準命名 [14][15]。早期的一些月面學家們也曾賦予它不同的名字,如荷蘭天文學家米迦勒·弗洛倫特·范·朗倫在他1645年的月圖中以西班牙王國後來的繼承人"巴爾塔薩·查爾斯"之名命名它為"西班牙王子巴爾塔薩"(Balthasaris Hispa. Pri)[16];而波蘭天文學家約翰·赫維留則以埃及奧爾比亞附近的一座山脈稱其為"菲奧萊斯山"(Mons Porphyrites)[17];一處紫外光反照率極低的特別區域被以它的發現者-"羅伯特·威廉姆斯·伍德"之名稱作"伍德斑"。

衛星坑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周邊分佈有若干更小的隕石坑,其中有不少可能是主坑中高速拋射出的大塊噴出物再次撞擊月表所形成的次生坑。按慣例,最靠近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18]

 
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及附近的衛星坑
阿里斯塔克斯 緯度 經度 直徑
B 26.3° N 46.8° W 7 公里
D 23.7° N 42.9° W 5 公里
F 21.7° N 46.5° W 18 公里
H 22.6° N 45.7° W 4 公里
N 22.8° N 42.9° W 3 公里
S 19.3° N 46.2° W 4 公里
T 19.6° N 46.4° W 4 公里
U 19.7° N 48.6° W 4 公里
Z 25.5° N 48.4° W 8 公里


以下隕石坑被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命名。

圖集

註釋

  1. ^ 1.0 1.1 Description of the crater on the site The Moon-Wiki.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4). 
  2. ^ 存档副本. [2017-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7). 
  3. ^ 3.0 3.1 3.2 Aristarchus Region: Multispectral Mosaic of the Aristarchus Crater and Plateau.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200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4). 
  4. ^ Crater Aristarchus on the map LAC-39. (PDF).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8). 
  5.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8). 
  6. ^ 6.0 6.1 6.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7. ^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1987, Wilhelms, Don E.; with sections by McCauley, John F.; Trask, Newell J. USGS Professional Paper: 1348. Plate 11: Copernican System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8. ^ Giant moon crater revealed in spectacular up-close photos. MSNBC.com. Space.com. 6 January 2012 [2017-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7). 
  9. ^ Darling, David O. Aristarchus: Lunar Transient Phenomenon History. L.T.P. Research. [200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9). 
  10. ^ Washington Roundup. //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February 11, 1963, v. 78, no. 6, p. 25.
  11. ^ Kluger, Jeffrey. Is There Oxygen on the Moon?. Time Online. 2005-10-20 [October 24,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1). 
  12. ^ W. Cameron. Analyses of Lunar Transient Phenomena (LTP) Observations from 557–1994 A.D.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2-06). 
  13. ^ S. Lawson, W. Feldman, D. Lawrence, K. Moore, R. Elphic, and R. Belian. Recent outgassing from the lunar surface: the Lunar Prospector alpha particle spectrometer. J. Geophys. Res. 2005, 110: doi=10.1029/2005JE002433. doi:10.1029/2005JE002433. 
  14.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61, 210.
  15. ^ M. A. Blagg; K. Müller; W. H. Wesley; S. A. Saunder; J. H. G. Franz. Named Lunar Formations. London: Percy Lund, Humphries & Co. Ltd. 1935. Bibcode:1935nlf..book.....B. 
  16.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97.
  17.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07.
  18. ^ B. Bussey & P. Spudis. The Clementine Atlas of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521-81528-2. OCLC 51738854.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