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至半山自动自动扶梯系统
中环至半山自动自动扶梯系统(英语:Central-Mid-Levels Escalator and Walkway System,简称半山电梯,路政署结构编号:HF135),是连接港岛中环商业区与半山区的行人交通系统,于1993年10月15日(星期六)启用,全长超过800米,创下全球最长户外有盖行人自动扶梯系统的纪录[1]。
沿革
面对半山区狭窄道路日益繁忙的问题,香港政府于1982年展开了兴建中环至半山自动自动扶梯系统的计划[1],原本希望可吸引半山区居民步行往来中环商业区,以纾缓半山区的道路交通[2]。系统由法国工业建筑公司负责建造[3],原评估须4400万港元兴建,后来兴建中途发现严重超支问题,最终耗资2亿4500万港元[4],并于1993年10月15日(星期六)启用[1],工程总耗时2年多,估计每年所使用的电费约50万港元。
启用前夕,时任运输署助理署长李树荣亲自试乘,他表示由于半山区地理环境狭窄,只能兴建一条电梯,并以潮水式运作,在指定时间改变运行方向配合人潮。自动扶梯在启用当天早上已有大批市民在入口等候试乘,但启用不久便告故障,起因是电梯的虚位被碎石、垃圾等杂物塞死,导致23段自动电梯中有5段故障,需要暂停运作20分钟至2小时不等。[5]由于自动扶梯在部分位置与民居十分接近,最近的位置不足1米,在兴建时和启用初期曾爆出治安问题,后来路政署在电梯接近民居位置加装围栏或胶板,并装设接驳警署的闭路电视监察系统,以防被人利用电梯侵入民居。[5]
政府以此系统作为试验计划,用以评估自动行人道系统的成本效益。因此,当局于1994年进行了系统落成前后变化的研究,所得结论是,系统能推广步行和纾缓公共交通服务的压力,但却未能吸引驾驶人士放弃驾车,从而纾缓区内交通挤塞的情况[6]。随后,政府于1999年拟议,在港岛兴建六个类似的上坡电梯系统,其中炮台山系统及正街系统已相继于2007年及2013年落成[7]。
自1990年代系统启用起,中环商业区及海旁的人流能轻易引导至山势较高的地区,因而推动了荷南地区(荷李活道以南)的再发展,由旧式住宅区转型为餐厅及酒吧等林立的苏豪区,成为了吸引外地旅客的著名景点之一[8]。
而自动扶梯系统日益繁忙,使用人次由1999年的每天3.5万人次[6],上升至2005年的每天5.4万及2010年的每天8.5万人次[7]。于2010年,有中西区区议员认为,现时的自动扶梯系统接近饱和,遂建议当局研究修建第二个自动扶梯系统的可行性[9]。
2012年,“人人畅道通行”“扩展计划”将阁麟街一段纳入,在阁麟街兴建一部电梯,以方便有需要人士使用系统[10]。而2016年,“人人畅道通行”“第二阶段计划”则将横跨罗便臣道近慧豪阁一段纳入,将兴建电梯。
2014年,系统每年维修及保养开支约为1,250万港元[2]。在系统启用了约25年后,由于自动扶梯机件老化,故障时数日增,香港政府决定由2017年起至2023年间,分3阶段全面更换系统内的自动扶梯[11]。
2018年,前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项目的一段新分支启用,由现时系统内荷李活道与奥卑利街交界的高架行人通道起,新建人行天桥连接“大馆”古迹及艺术馆阅兵广场[12]。
特色
中环至半山自动自动扶梯系统全长超过800米,垂直差距为135米[13],由18条可转换行走方向的自动自动扶梯和3条自动行人道组成,并以有盖行人道及人行天桥连接,免费供大众使用,现时由机电工程署负责管理[14]。
整个系统的自动自动扶梯及自动行人道在同一时间只作单向运作,系统会按人潮于不同时段改变方向。现时,系统每日上午6时至10时向下行往中环,服务往商业区上班的市民;而上午10时至午夜12时,则向上行往半山,方便游客及下班市民登山[14]。若要与系统逆行,就须使用沿途的楼梯及斜道。
中环至半山自动自动扶梯系统的起点是位于德辅道中与皇后大道中之间的前中环街市,与通往商业中心区及海旁的中区人行天桥系统紧接相连。半山电梯系统其后途经整条阁麟街,然后转入荷李活道,再途经整条些利街、一小段卑利街、继而转入罗便臣道,到达位于半山干德道的终点。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此系统是全球最长的户外有盖行人自动扶梯[1]。完成整个旅程约需时24分钟,而由干德道步行至皇后大道中人行天桥,共有782级楼梯。
为吸引大众步行前往换乘集体运输,港铁公司在半山电梯系统中段、荷李活道与些利街交界的高架行人通道内设有港铁特惠站。只须使用成人八达通在特惠站的感应器上拍卡,如果该八达通卡于当天紧接的一程港铁车程,是由附近的香港站(不适用于机场快线)、中环站或上环站出发,就可获得车费减免[15]。
在电梯系统的人流中或从高处俯瞰,可体验香港生活面貌及港岛街道风景,加上其全球最长之名衔,因此系统本身已是香港知名景点之一。此外,系统附近亦有多个其他景点,包括酒吧餐厅林立的苏豪区、有百年历史的法定古迹旧中区警署建筑群与孙中山纪念馆、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的砵典乍街(石板街)、活化成元创方的三级历史建筑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而孙中山史迹径的其中一段亦途经本系统,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到此参观。
图片
-
半山自动电梯系统
-
半山自动电梯系统下行时段
交汇街道
由山下至半山,系统沿途交汇的街道依次为:
影视作品取景
半山电梯是港岛市区的标志性景观,因此曾吸引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包括[16]:
交通
前往半山电梯的山下起点中环街市:
接驳交通列表 |
---|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1.3 How Hong Kong built the world’s longest covered outdoor escalato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6年8月13日 [2017年3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20日).
- ^ 2.0 2.1 立法會十六題: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 香港政府. 2014年4月16日 [2017年3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31日).
- ^ Alice Miquel. Slow Hong Kong: The 21 Stages of the Mid-Levels Escalator. Zolima CityMag. 2016-03-16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8) (英语).
- ^ 時事通識︰自動扶梯系統. 无线电视. 2017年3月29日 [2017年4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27日).
- ^ 5.0 5.1 東網光影:爬升135米 半山扶手電梯啟用24年. 东网. 2017-10-08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 ^ 6.0 6.1 交通事務委員會2010年2月26日舉行的會議——有關興建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的背景資料簡介 (PDF). 立法会. 2010年2月23日 [2013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年1月31日).
- ^ 7.0 7.1 立法會十題: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 香港政府. 2015年12月16日 [2017年3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29日).
- ^ 半山扶手梯帶動中環蘇豪區發展. 苹果日报. 2013年10月28日 [2017年3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0日).
- ^ 中西區區議會會議討論文件第40/2010號——關於:要求加建第二條中環半山行人扶手電梯以解決半山人口暴增及交通擠塞問題 (PDF). 中西区区议会. 2010年3月18日 [2017年3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年3月20日).
- ^ 「人人暢道通行」「擴展計劃」.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 ^ 四成扶手梯老化藏風險 運作逾20年 部分原廠零件已停產. 明报. 2010年2月23日 [2015年8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0日).
- ^ 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項目擬建連接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的行人天橋 (PDF). 中西区区议会. 2012年9月18日 [2017年3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年12月30日).
- ^ Rory Boland. Hong Kong's Central-Mid Levels Escalator - The Longest in the World. About.com. [3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 ^ 14.0 14.1 半山電梯. 香港政府运输署. 2016年8月3日 [2017年3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7日).
- ^ 港鐵特惠站. 港铁. [2017年3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5月31日).
- ^ 一條電梯多重想像. 头条日报. [2017年3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0日).
- ^ 蝙蝠俠取景勢擾民. 东方日报. 2017年9月21日 [2017年3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5日).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环至半山自动自动扶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