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战役
科林战役(德语:Schlacht bei Kolin 或 Collin),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57年6月18日的战役。以奥军胜利作结。
科林战役 | |||||||
---|---|---|---|---|---|---|---|
七年战争的一部分 | |||||||
科林战役 | |||||||
| |||||||
参战方 | |||||||
普鲁士王国 | 哈布斯堡君主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腓特烈大帝 | 利奥波德·约瑟夫·冯·道恩 | ||||||
兵力 | |||||||
34,000人 | 53,790人 | ||||||
伤亡与损失 | |||||||
14,000人[1] | 8,000人[1] |
奥军换帅
布拉格战役之后,奥地利野战军撤退,布拉格被围困。维也纳改派战争会议主席,老资格的道恩(Daun)元帅出任总司令,此后,道恩在整个七年战争中,都是腓特烈大帝最大的对手。
腓特烈在布拉格战役大胜之后,以为奥军主力已经一蹶不振,自率主力围攻布拉格,仅仅派中将贝费恩公爵带24,000人监视道恩元帅的奥地利野战军,将奥军赶到远处。没有想到奥地利人恢复的能力是惊人的,道恩在6月间就率全军反攻,腓特烈先是自带一支小部队,驰入贝费恩公爵军中主持,又急调布拉格城下的安哈尔特-德绍亲王莫里茨来援。腓特烈的基本判断是,奥地利经过连番挫败,这次是回光返照,战斗力不强,只要再给它一个打击,奥地利就会屈膝投降。基于这个过于乐观的判断,1757年6月18日,腓特烈率35,000普军,进攻道恩元帅坚固设防的53,000人,打响科林战役。
两军交锋
战前的军事会议上,贝费恩公爵和齐腾都不主张贸然发动进攻,而莫里茨亲王主张打。腓特烈决定发动战役。科林战役中,普军是以行军姿态处于一条东西向的大道上,奥军在大道南边占领高地掘壕固守。腓特烈的计划,是以行军前锋(向南展开以后是左翼)齐腾的骑兵和许森(Hulsen)少将的步兵向东延伸,迂回到奥军右翼顶点发动进攻。但是当他看到齐腾进展顺利,改变主意,不让中央莫里茨的主力跟随齐腾迂回,而改为就地发动正面进攻,普军后卫曼施泰因师也同时投入战斗。这样,造成齐腾的迂回兵力不足,被奥军右翼站住脚跟,骑兵旅长Krosigk少将身中两刀一炮阵亡,上校塞德利茨挺身而出接替指挥,终于打开突破口。但是普军是向上仰攻,数量上又处于劣势,陷入苦战之中。战至近晚,普军投入最后的预备队,贝费恩的8个营,但是没有料到道恩元帅也正在此时投入强大的预备队反攻,晚8点,普军被击退回到大道。幸亏天色已暗,否则灾难会更大。普军损失 14,000人,布拉格解围。
普军战败
这次战役非常艰苦,腓特烈又犯了当年第一仗莫尔维茨会战的毛病,在作战过程当中把指挥权交给莫里茨,自己退出战场休息。科林战役是腓特烈军事生涯打的第一个败仗,在此之前,他屡战屡胜,未尝一败。这次战役,从军事上总结,腓特烈过于低估了敌人,当初在布拉格战役大胜后,没有穷追不舍,而是停下来围攻坚城,给了奥军喘息之机。而战役中,又没有撤出围城的大军,仅凭部分兵力轻率发动进攻。战役过程中,又改侧翼迂回为正面强攻,实际上奥军数量占优势,又占地利之便,强攻是最不足取的方法。总的来说,腓特烈过于自信及轻敌。
科林战役虽然不大,但被认为实为七年战争最关键的战略转捩点,因为此役之后,腓特烈已经不可能在法国和俄国参战之前迫降奥地利,战略上合围之势已成,速胜希望破灭。此后辉煌的罗斯巴赫会战和洛伊滕会战,在战略上也无法改变普鲁士的绝境。
参看
参考文献
- 顾剑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 Bodart, Gaston. Militär-historisches Kriegs-Lexikon (1618–1905). 1908 [4 February 2023].
-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 Theodore Dodge "Great Captains" 1889年英文版
- 富勒 《西洋世界军事史》 1981年中文版
- ^ 1.0 1.1 Bodart 1908,第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