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

法兰西组曲》(法语:Suite française),作者为已故犹太裔俄籍作家依蕾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Lvovna Némirovsky)未完成的最后遗作。

依蕾娜·内米洛夫斯基与猫的合照

全书用白描手法描绘出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巴黎大逃亡,全书原本预计五部、但作者写完第一部《六月风暴》(Tempête en Juin)和第二部《柔板》(Dolce),并留下一些片段与手稿后随即被法国宪兵逮捕,1942年夏天于奥斯威辛集中营遇害。

依蕾娜的大女儿丹妮丝(Denise Epstein)当时年仅13岁,带着妹妹四处逃亡时始终带着一只箱子,里面装了母亲依蕾娜遗留下来的珍贵纪念物:《法兰西组曲》的手稿。

多年以来,姐妹俩始终小心保存着手稿,却一直以为那是母亲的日记,生怕自己会无法承受其中的内容而并未阅读。九零年代末,丹妮丝决定将手稿捐给当代文学纪念馆(Institut Mémoires de l'Edition Contemporaine),一间专门保存战时回忆录的法国机构,认为自己至少应该阅读过一遍再捐,才终于发现所谓的日记其实是一篇长篇小说。

尘封了五十年,将近半世纪以后,《法兰西组曲》终于在2004年由法国Denoël出版社发行出版,立刻使世界哗然。《法兰西组曲》被赞为是最贴近二战时期的真实之作。

2004年,被誉为法国五大文学奖之一的“勒诺多文学奖”(Prix Renaudot)修改颁奖办法,破例将奖项颁给已过世数十年的天才作家依蕾娜·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法兰西组曲》。

创作背景

《法兰西组曲》写于六十五年前的法国乡间。作者依蕾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犹太银行家族。

依蕾娜很崇拜事业成功的父亲雷昂.内米洛夫斯基(Léon Némirovsky),但父亲白天努力经营银行事业,晚上却沉迷赌博,并没有对女儿多加照顾,所以依蕾娜的童年大多跟在法文家庭教师Gouvernante身边,因为这个缘故,使用法语对身为乌克兰犹太裔的依蕾娜来说犹如母语般自然。

为了满足心里面关于家庭的缺憾,她读了不少各国文学著作,为日后写作打下深厚基础。十八岁以后,她进入索荷邦大学(Sorbonne)就读,同时开始以法文创作。

1929年依蕾娜以处女作《大卫.高勒德》(David Golder)惊艳法国文坛,接着迅速走红,不少著作都成为畅销书,有几部作品甚至还拍成了电影。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依蕾娜和丈夫米歇.埃普斯坦(Michel Epstein),知道自己犹太裔的身份会招来麻烦,于是带着两个女儿丹妮丝(Denise)和伊丽莎白(Elisabeth)前往勃艮第(Bourgogne)南部的索恩与罗亚尔省(Saône-et-Loire),并在里面的小镇伊希-雷维克(Issy - l'Évêque)躲藏起来。

隐居期间依蕾娜开始计划要写一本描写这次“巴黎大逃亡”及日后国内情势的小说。她的种种经历和和巴黎人集体大逃亡的仓皇混乱变成了第一部《六月风暴》(Tempête en Juin)的主要内容。

而在小镇当中和占领军与法国外省居民间的互动以及其中细致的情感变化,则成为第二部《柔板》(Dolce)的中心。

1942年7月13日,法国宪兵无预警敲响内米洛夫斯基家的大门,而被逮捕带走的依蕾娜在一个月后就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得年三十九岁。但这份珍贵的未完手稿却装在皮箱里面留给了她的大女儿丹妮丝,并没有随着她的死去而消失。

书本内文

第一章:六月风暴(Tempête en Juin)

《六月风暴》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巴黎人嗅到战争气息而争相出逃的慌乱景象。平淡清冷的白描手法忠实冷酷的刻划出当时巴黎居民急于逃离法国首都的惊惶样貌。

从大资产家到银行小职员和暴躁易怒的老板、自命不凡却愚蠢可笑的作家,各种处于不同阶级、拥有不同身份与人生规划的人全都因为战争而恐慌走在一起,争相出逃巴黎的同时也能看出人性赤裸的自私和天真无畏的光芒。

依蕾娜分以小节交错侧写这些人的心情、命运和逃亡路上遭受轰炸以及法军投降后居民返回巴黎的一幕幕情景。里面有难以计数的懦弱景像:被情人抛弃的情妇、遭受轰炸后而被丢在废弃农庄的伤者、死抓着破烂原稿不愿放手的作家...六月风暴展现出当时崩溃的法国人民,在国家陷入战争的时刻丢弃虚伪浮夸的生活外表,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混乱真实。


第二章:柔板(Dolce)

相较于描述混乱的《六月风暴》,《柔板》的节奏是缓慢而细致的,主要描写德军进驻法国蒲希小镇之后的情节,当时的法国已经战败,沦于德军之手,无所不在的敌军从城市到乡间都展开了军事占领行动。

依蕾娜没有描述刻板的战败形象,而是将战争的慌乱场面巧妙转换成敌对两国之间的情感挣扎。因为战争,男性从法国女人的生活中缺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身边大量出现的德国士兵,女性成为第二章的主要描绘者,而女性某些纤细柔软的特质也更为鲜明。战败国的女性和占领自己领土、屠戮亲人的敌人一同相处,其中的情感纠结相当深刻而耐人寻味。


未完部分

逃避德军搜捕的隐居期间,依蕾娜不时替《法兰西组曲》做架构和笔记,有时也对法国的情势加以评论。

整部小说计划采取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的架构,依蕾娜在笔记本上写下五部篇名:除了现有的《六月风暴》(Tempête en Juin)和《柔板》(Dolce),还有《囚禁》(Captivité)以及尚在计划中,被打了问号的《战争?》(Battailles?)、《和平?》(La Paix?)

其中《囚禁》(Captivité)已有部分段落,而无法写出的《战争?》(Battailles?)与《和平?》(La Paix?)则可以从篇名看出依蕾娜有直向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致敬的意涵。《法兰西组曲》若能完成,或许真可以成为一部“现代版”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后非常热门的伤痕文学浩劫文学不同,依蕾娜·内米洛夫斯基直接以身处战争当下的特殊位置,贴身写出当时的时代氛围跟人性善恶,但《法兰西组曲》也不同于《安妮的日记》,既不是写实小说也不是抗战文学,让她关心的并非单一种族、国籍身份的苦难,而是所有人都可能遇到的困境,她以透彻的双眼和笔锋,用细小字体纪录着她的“所见所闻”,即使故事、主角本身是杜撰的,但依旧非常真实。

《法兰西组曲》结构完整,叙述时使用古典风格,大多数以第三人称写作,并没有很多“我”等主观手法,利用无数片段与场景拼凑出当时的法国景像。

《法兰西组曲》同时收录作者的写作笔记,以及她与出版社和后来她丈夫为了营救她而奔走的书信纪录,从这里面都能窥见这部钜著未完成篇章后续的可能发展,和作者生活在当时情景之下的日常片段。



出版

2004年,《法兰西组曲》刚出版一个多月,就有15个国家直接在法兰克福书展Frankfurt Book Fair)购买该书版权。英国于2004年出版英译版,而美国的版本则是在2006年出版。台湾于2009年出版。

奖项

《法兰西组曲》成为法国勒诺多文学奖Prix Renaudot)得奖作品,依蕾娜是该奖项中唯一破例获奖的已故作家。

电影改编

改编自该小说的英国影片《法国战恋曲》于2015年上映。

参考资料


  1. 法兰西组曲 books.com [2009-05-01](中文)
  2. The Suite Smell of SuccessJoseph V. Tirella , portfolio.com [2008-05-14]
  3. Yellow Tapers for Paris & Suite Françai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ttp://hankarcher.blogspot.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Jeffries, Stuart (22 February 2007). Truth, lies and anti-semit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London).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