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風內海
倒風內海(臺灣話:Tò-hong-lāi-hái)是18世紀前位於臺灣南部的潟湖,位置在現今臺南市北門區、新營區、學甲區、佳里區、鹽水區、下營區、麻豆區沿海一帶。由於幾世紀以來的不斷淤積,現已陸化而幾乎全部消失,僅餘北門潟湖為其殘跡。
歷史
倒風內海位於古曾文溪三角洲,南側與臺江內海被蚊佳半島及蕭壠半島隔開[1]。
早在荷蘭人所繪的地圖中,有標示出笨港、魍港、倒風、臺江等較大的內海及外海沙洲。明鄭時期開始有規模地開發。因規定不可侵占平埔族社土地,當時移民為避開平埔族社,多經海路進入倒風內海的海岸港口,沿八掌溪或急水溪深入內地開墾。清治時期倒風內海的海汊港分佈密集,比較著名的有鹽水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和麻豆港等擁有港口機能的市街聚落。船隻載運五穀、糖、菁(染布原料)等貨品從事商業貿易。1711年至1730年為全盛期,港口甚至達20個。其中的鐵線橋港、鹽水港、茅港尾港、麻豆港,不僅貿易興盛,也是縣治通往郡城的要道,無論水陸交通或軍事地位上,皆十分重要。
1731年之後,倒風內海因急水溪和曾文溪的改道淤積逐漸陸化,港口數持續下降。日治初期繪製的《臺灣堡圖》中已無倒風內海,原內海位置已成平原,原先的河港轉變成鄉村集散中心,部分因人口外移嚴重成為農村。
倒風內海四大港
鹽水港(月津港):位於現今鹽水區。在清朝時期不僅是貿易港,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地,在中心市街築有鹽水城,港邊建有護庇宮主祀媽祖。鹽水港是倒風內海港口中唯一出現郊商(糖郊,𥴊郊、市郊、水郊、米郊)的港口。是茅港尾港到笨港間最大的城鎮。發展的過程中,除了港口淤塞之外,民亂、內亂、水患和瘟疫等,都影響了社會秩序及商業發展。日治時期因地方風水之顧忌,導致鐵路移築到新營,失去了交通及區域中心的地位。
鐵線橋港:位於現今新營區鐵線里。為倒風大港之一。荷蘭人稱為「Terramisson」,聚落形成甚早,因河港東南兩面被急水溪環抱,從明鄭時期即有文字記述,至漢人入墾後,於河港上築橋。昔日之橋為鐵線橋堡及茅港尾堡之界,舊時船舶停留在信仰中心通濟宮前,與布袋港來往頻繁。失去港口功能後,如今反成交通不便之村落。
茅港尾港:位於現今下營區茅港里。荷蘭文獻記為「Omkamboy」;鄭氏地圖記為「梅港尾」,後來改稱「茅港尾」。當時為府城到諸羅縣城南北官道的中繼站,是這之間最大的市鎮。最繁盛之時有五條大街(茅港尾街、社內街、公館街、二坑街、社尾街),通宵達旦,秦樓楚館,甚至有「小揚州」之稱。其中茅港尾街擁有人車分道的「雙顯街」。現茅港尾街街頭為觀音寺、天后宮位街中、街尾則是元帥廟,足可見證當年的繁華榮景。在急水溪不斷沖刷,內海陸浮後,港口式微,更因清代因地理之故,屢次受兵戎之災。盛極一時的市街,如今變成平凡農村。
麻豆港:位於現今麻豆區水堀頭。荷蘭統治時期麻豆已是西拉雅族聚落,又因為於倒風港內海港汊邊得海運便利,逐漸成為貿易商港,輸出鹿皮、糖,並於茅港尾港式微後崛起。近年考古出碼頭遺跡和馬遺骸,還有因市街發展而興建的北極殿、護濟宮、五王廟、文衡殿、文昌祠,都足以驗證當時的鼎盛一時。從荷蘭統治時期到內海淤積後,雖有因水患而遷移,但麻豆一直是附近村落的行政中心。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引用
-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 鯤鯷工作室. xuite日誌. 2012-01-22 [2017-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中文(臺灣)).
來源
外部連結
- 《大港ê台灣》|被遺忘的倒風內海,公視台語台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