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惡蟲屬

惠廷頓厭惡蟲學名Pambdelurion whittingtoni)是厭惡蟲屬學名Pambdelurion)的唯一。它發現於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在當地屬於較大的物種[1]。此物種是恐蝦綱的基幹類群,恐蝦綱又稱為AOPK超類群,其中的P就是厭惡蟲學名的開頭-Pambdelurion[2][3]

惠廷頓厭惡蟲
化石時期:寒武紀第三期523–518 Ma
厭惡蟲的復原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恐蝦綱 Dinocaridida
屬: 厭惡蟲屬 Pambdelurion
Budd, 1997
種:
惠廷頓厭惡蟲 P. whittingtoni
二名法
Pambdelurion whittingtoni
Budd, 1997

發現

 
厭惡蟲的化石照片

是在格陵蘭皮里地半島(Peary Land)J.P.科赫峽灣英語J.P. Koch Fjord(J.P. Koch Fjord)的布恩地層英語Buen Formation(Buen Formation)發現此物種,此地層的時間是寒武紀第三期

在發現的300多件標本中,絕大多數標本保存得並不完整,其中正模標本是MGUH 24508,還有一些副模式標本英語Paratype,有:MGUH 24509~MGUH 24511和MGUH 24513。[1]

命名

厭惡蟲屬名來自於希臘語pambdelyrion,意思為「令人厭惡的」,因為研究人員覺得其外觀非常厭惡;種加詞whittingtoni,這是紀念皇家學會院士的一位哈利·布萊莫·惠靈頓英語Harry B. Whittington(Harry B. Whittington,是一名英國古生物學家,主要研究伯吉斯頁岩)的八十歲生日。[1]

外觀

厭惡蟲的大小推定圖
厭惡蟲的全身復原圖

對於寒武紀動物來說,厭惡蟲體型很大,估計長度達到55cm[4]。 來自中國的生物全齒蟲是一種與厭惡蟲非常相似的動物,它們體型甚至更大,基於厭惡蟲的長度比例,估計可以達到1.5m。

頭部

厭惡蟲的頭部有一對巨大的前附肢,與昆蟲的觸角,奇蝦類的前附肢同源。這些前附肢肌肉較弱且相對柔軟,表明它們可能主要用作感覺器官,而不是用於抓取獵物[1]。 厭惡蟲的前附肢之間有一對由三個刺組成的簇,可能具有感覺功能[3]。 厭惡蟲並未發現疑似眼睛的器官。它們頭部的腹面具有口,且口部結構是類似於節肢動物以外的蛻皮動物的口錐。

身體

厭惡蟲的身體據推測有十一對葉片,和十對位於葉片腹側的葉足。這些葉片內部沒有肌肉結構、葉片上具有鰓。這表明厭惡蟲並不能依靠葉片游泳,只能利用葉足在海底爬行。與有爪動物的肌肉組織相比,它身體的肌肉組織與現存的節肢動物更相似。像許多早期節肢動物一樣,厭惡蟲身體的角質層未硬化,這有利於葉片上的鰓進行呼吸作用。

內部結構

與許多其他蛻皮動物一樣,厭惡蟲的腸道前部具有一個巨大的、肌肉發達的咽部。在身體後方的腸道含有成對的消化腺,很可能是胃盲囊。

分類

有爪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

硬王蟲

西伯利亞蟲目

西伯利亞蟲

大網蟲

尖山葉足蟲

宣揚爪蟲科

猶他王蟲

宣揚爪蟲

蝠鱝蟲

厭惡蟲

全齒蟲

歐巴賓蟲科

放射齒目

次足類 

瓜肢蟲

節肢動物冠群

胡桃鉗蟲屬

節肢動物下干群的演化樹

系統發育學顯示,厭惡蟲屬於一種干群節肢動物。 它們屬於恐蝦綱。也經常與宣揚爪蟲科歐巴賓蟲科合稱為具鰓葉足動物(Gilled lobopoda)。

古生態學

厭惡蟲是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中最大、最豐富的生物體之一。它們的葉片缺乏肌肉,有時被稱為「不動葉」,與放射齒目,宣揚爪蟲的「游動葉」不同。這說明它們是缺乏游泳能力的底棲生物,因此它們很可能以食腐為生。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Budd, G. E. Stem group arthropod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Sirius Passet fauna of North Greenland. Arthropod Relationships.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1998: 125–138. ISBN 978-94-010-6057-8. 
  2. ^ Liu, Jianni; Shu, Degan; Han, Jian; Zhang, Zhifei; Zhang, Xingliang. Morpho‐anatomy of the lobopod Magadictyon cf. haikouensis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Lagerstätte, South China. Acta Zoologica. 2007-04-19, 88 (4). ISSN 0001-7272. doi:10.1111/j.1463-6395.2007.00281.x. 
  3. ^ 3.0 3.1 LIU, Jianni. A rare lobopod with well-preserved eyes from Chengjiang Lagerstt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rigin of arthropod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 49 (10). ISSN 1001-6538. doi:10.1360/04wd0052. 
  4. ^ Parker, Charles Thomas; Garrity, George M. Exemplar Abstract for.. The NamesforLife Abstracts. 2003-01-01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