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音Pharyngeal consonant)為舌頭咽部之閉鎖與張開其間隙開合的交作發音所產生之輔音。一些語音學家會將上咽音或「高」咽音與(杓狀)會厭音或「低」咽音區分開來,前者通過縮回中上咽的舌根調音,後者通過杓狀會厭襞抵住下喉部會厭調音,此外還有會厭-咽音,是將兩個動作結合起來調音。

咽音的發音部位

塞音、顫音只能在會厭處產生,擦音只能在上咽處產生。區分發音部位時,可以用「激音」(radical consonant)統稱,也可以用「喉音」統稱。

許多語言中,咽音都會引發相鄰元音的變化。因此咽音和小舌音不同,後者只會引發元音的後移。例如,阿拉伯語部分方言中,/a/在咽音旁前移至[æ],但在小舌音旁後移至[ɑ],如حال [ħæːl]「條件」,就是咽擦音+前移元音,比較خال [χɑːl]「舅舅」,則是小舌音+後移元音。

另外,輔音和元音還能被咽化會厭化元音通過相隨的會厭顫音定義。

IPA之咽輔音

咽輔音系列以IPA說明如下:

IPA 描述 例子
語言 正字法 IPA 詞義
  會厭塞音* 阿古爾語Richa方言[1]:142-144 йагьІ [jaʡ] 中央
  清會厭顫音 [ʜatʃ] 蘋果
  濁會厭顫音 [ʢakʷ]
  清咽擦音 阿拉伯語 حَـر [ħar] 熱量
  濁咽擦音** عـين [ʕajn]
ʡ̯ 會厭閃音 達哈羅語 (/ʡ/在元音間的同位異音)
ʕ̞ 咽近音 丹麥語 ravn [ʕ̞ɑʊ̯ˀn] 渡鴉
ʡʼ 會厭擠喉音 達爾金語
ʡ͡ʜ 清會厭塞擦音 海達語海達堡方言
ʡ͡ʢ 濁會厭塞擦音
*濁會厭塞音應是不可能的。例如當會厭塞音在達哈羅語元音間變濁時,它就變成了閃音。不過從語音上看,有清濁塞擦音對立:[ʡħ, ʡʕ] (Esling 2010: 695)。
**傳統上置於IPA表的擦音一列,但[ʕ]實際上總是近音。聲帶震動和咽部收縮離得太近,所以很難產生擦音F(Esling 2010 695, after Laufer 1996)。IPA符號其實是模稜兩可的,但也沒有語言在這個部位區分擦音和近音。為清楚起見,可用降低符號表明是近音([ʕ̞]),用上升符號表明是擦音([ʕ̝])。

海達語海達堡方言有會厭顫音[ʜ]和會厭塞擦顫音[ʡʜ]~[ʡʢ]對立。(所有海達語塞擦音都帶一點濁,一般分析為元音的影響。)[來源請求]

轉寫言語失調時,國際音標擴展表示上咽塞音的符號是⟨SC⟩和⟨ɢ⟩。

調音部位

IPA1989年首次分了會厭擦音和咽擦音,但此後喉鏡檢查術技術的發展使得專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的主張。由於咽部顫音只能用杓狀會厭襞發出(如海達語北部方言的咽顫音),而會厭的收縮其實並不完全,如產生會厭的摩擦音所需,一般會導致顫音,因此,僅根據成阻位置來看,並不存在上咽部和會厭部對立。因此Esling (2010)恢復了統一的咽音位置,被IPA描述為會厭擦音的音與咽擦音的區別在於調音方法,而非調音部位:

所謂「會厭擦音」[這裡]用於表示咽顫音[ʜ ʢ],因為它們的調音部位與[ħ ʕ]相同,但杓狀會厭襞產生的顫音更傾向於出現在喉部更緊或氣流更強處。同樣的「會厭」符號可表示比[ħ ʕ]更高的咽擦音,但較高的喉部位置也比較低的咽擦音更容易誘發顫音。既然[ʜ ʢ][ħ ʕ]出現在同一個咽/會厭位置上(Esling, 1999),它們間的區別l就是調音方法:顫音vs擦音的區別。[2]

Edmondson等試著區分了咽音的幾種亞類。[3]咽/會厭的塞音、顫音通常通過收縮杓狀會厭襞與會厭間空隙產生。這種調音也被稱為「杓會厭音」。發咽擦音時,舌根後移、緊貼咽後壁。阿楚馬威語[4]台灣阿美語[5]部分薩利希語系語言中,兩個動作相互結合,杓狀會厭襞和會厭一起靠著咽壁後移,這種調音也被稱為「會厭-咽音」。IPA沒有將這種調音與標準杓狀會厭音相區分的變音符號,Edmondson等用稍帶誤導性的⟨ʕ͡ʡ⟩、⟨ʜ͡ħ⟩來表示。[3]VoQS中有幾個表示咽音亞型調音的變音符號。

除少數搭嘴音、言語失調外,上咽塞音不存在於任何語言中。參見清咽上塞音濁咽上塞音

分布

咽音主要來自世界三個地區:中東-北非閃米特語族(如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提格雷語等)、柏柏爾語族庫希特語族(如索馬利亞語);高加索西北高加索語系東北高加索語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原住民語言,如海達語薩利希語系瓦卡什語系等。

其他地方也零星出現,如索拉尼語北庫德語馬紹爾語尼羅-撒哈拉語系Tama語、蘇族語斯托尼語加利福尼亞州阿楚馬威語等。

咽近音更常見,在部分歐洲語言中為/r/的實現,如丹麥語施瓦本語等。據咽音理論原始印歐語可能也有咽音。

在書面上,會厭擦音和顫音常與咽音相混,如達哈羅語和北海達語。這些音之間的區別到1989年才獲得IPA的承認,直到1990年代才有系統研究。

另見

參考

  • Maddieson, I., & Wright, R. (1995). The vowels and consonants of Amis: A preliminary phonetic report. In I. Maddieson (Ed.), UCLA working papers in phonetics: Fieldwork studies of targeted languages III (No. 91, pp. 45–66). Los Angeles: The UCLA Phonetics Laboratory Group. (in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 ^ Kodzasov, S. V. Pharyngeal Features in the Daghestan Languages.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Tallinn, Estonia, Aug 1-7 1987).
  2. ^ John Esling (2010) "Phonetic Notation", in Hardcastle, Laver & Gibbon (eds) The Handbook of Phonetic Sciences, 2nd ed., p 695.
    The reference "Esling, 1999" is to "The iPA categories 'pharyngeal' and 'epiglottal': laryng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he pharyngeal articulations and larynx height." Language and Speech, 42, 349–372.
  3. ^ 3.0 3.1 Edmondson, Jerold A., John H. Esling, Jimmy G. Harris, & Huang Tung-chiou (n.d.) "A laryngoscopic study of glottal and epiglottal/pharyngeal stop and continuant articulations in Amis—an Austronesian language of Taiw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Nevin, Bruce. Aspects of Pit River Phonology (PDF) (學位論文).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8 [2022-02-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22). 
  5. ^ Video clips. [202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