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嘉祿堂 (維也納)

聖嘉祿·鮑榮茂堂(德語:Rektoratskirche St.Karl Borromäus)通常被稱為聖嘉祿堂(德語:Karlskirche;英語:St. Charles Church),是一座巴洛克式教堂,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卡爾廣場的南側。 該教堂被廣泛認為是維也納最傑出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該市最偉大的建築之一。該教堂供奉聖嘉祿·鮑榮茂(St. Karl Borromäus),他是十六世紀偉大的反宗教改革者之一。

聖嘉祿堂
基本資訊
位置奧地利維也納
座標48°11′54″N 16°22′17″E / 48.19833°N 16.37139°E / 48.19833; 16.37139
宗教羅馬天主教
領導P. Milan Kucera O.Cr. [1]
官方網站Official Website
建築詳情
建築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
建築類型教堂 [2]
建築風格巴洛克洛可可
奠基1716年
竣工1737年
詳細規格
正立面朝向NNW
長度55米
寬度40米
穹頂1
外穹頂高度70米
地圖
地圖

教堂位於內城區(Innere Stadt)的邊緣,距離戒指路(Ringstraße)大約200米,該教堂有個橢圓穹頂。

歷史

1713年,也就是最後一次大瘟疫流行一年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承諾為他的同名主保聖人嘉祿·鮑榮茂建造一座教堂,他被尊為瘟疫患者的治療師。在教堂的建築設計競賽中,約翰·伯恩哈德·費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獲勝,參賽者還包括Ferdinando Galli-Bibiena和Johann Lukas von Hildebrandt。在安東-厄爾哈德-馬爾提耐里(Anton Erhard Martinelli)的監管下,教堂建設於1716年開始。在原設計師費舍爾1723年去世後,他的兒子約瑟夫·伊曼紐爾·菲舍爾·馮·埃拉赫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於1737年使用部分改變的設計完成了建設。

作為歷史建築的創造者,年長的費舍爾使用了最多元化的元素。中心的門面通往門廊,與希臘神廟門廊相對應。由洛倫佐·馬蒂利(Lorenzo Mattielli)設計的立於門面兩邊的大柱形似羅馬的圖拉真柱trajan’s column。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塔樓延伸出來,展示了羅馬巴洛克(貝爾尼尼Bernini和博羅米尼Borromini)的影響。在入口上方,一個圓頂從一個高鼓上方升起,小費舍爾J.E. Fischer在此做了縮短和改變。

教堂旁邊是醫院墓地Spitaler Gottesacker(已不存在,現在是維也納科技大學)。作曲家安東尼奧-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於1741年7月28日在維也納去世,並於當天被埋葬在那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墳墓已無處可尋。為了紀念他,教會定期舉辦維瓦爾第音樂會。

海德維格-凱斯勒Hedwig Kiesler(時年19歲),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電影演員和發明家海迪-拉瑪爾Hedy Lamarr於1933年8月10日在這座精緻教堂的小教堂里與弗里德里希-曼德爾Friedrich Mandl(時年32歲)結婚。凱斯勒Kiesler在200多名知名嘉賓的注目下,穿著 「黑白相間的印花連衣裙」並帶有「一束白色的蘭花」。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卡爾斯廣場作為一個整體被修復以來,教堂因其圓頂和兩邊的浮雕柱而聞名,以及它作為附近的金色大廳Musikverein和維也納科技大學建築群平衡的角色。教堂由一個宗教團體和紅星十字架騎士the Knights of the Cross with the Red Star維護,長期以來一直是維也納科技大學天主教學生部的教區教堂和教座所在。

這座教堂由修會管理,長期作為本堂區聖堂以及維也納技術大學天主教學生牧職的所在地。

注釋

  1. ^ Official Website of Pfarre St. Karl Borromäus. [200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30). 
  2. ^ Pfarre St. Karl Borromäus. Erzdiözese Wien.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9) (德語). 

參考文獻

48°11′54″N 16°22′17″E / 48.19833°N 16.37139°E / 48.19833; 16.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