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賚
生平
鎮安將軍瑪奇之子,早年待在世宗官邸。雍正:常賚系朕藩邸屬下,因其為人謹慎安靜,平日尚有上進之志,是以用為外任,升授巡撫。雍正元年,授工部員外郎,改遷郎中。雍正二年,調戶部。雍正三年,授廣東布政使。隔年再拔擢為福建巡撫,後遷廣東巡撫。雍正六年,調職雲南。雍正八年,授刑部侍郎,署寧夏將軍[1]。九年,授鎮安將軍、內大臣 (清朝)。
雍正十年,準噶爾入侵哈密,常賚率軍前往無克克嶺,再隨岳鍾琪移軍穆壘,又隨張廣泗移軍巴爾庫爾。雍正十一年冬天駐守南山。雍正十三年改駐守巴爾庫爾。乾隆元年,準噶爾求和,常賚還軍北京。乾隆五年,以疾辭歸。乾隆十一年,卒。
家庭
- (明代)世祖王忠 (哈達部長)(又哈達那拉氏,汪濟外蘭 (王忠))。
- 高祖蘇巴海。哈達地方納喇氏,「蘇巴海,鑲白旗人,萬之叔旺濟外蘭之曽孫也,世居哈達地方,國初率滿洲二百人來歸,編佐領,令其長子莽果統之」(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23)。
- 曾祖莽果,佐領。胞兄唐武,原任佐領;其子薩爾岱原任前鋒叅領,阿爾岱原任頭等侍衛。胞兄星鼐,授騎都尉、三等輕車都尉、二等輕車都、一等輕車都尉、二等男。
- 祖父馬拉,原任副都統。胞兄洪納里。
- 父瑪奇(又馬緝),康熙十八年(1680),累遷鑲白旗滿洲都統,授鎮安將軍。胞兄喀啟(又喀爾奇),以巴牙喇壯達從軍,署巴牙喇甲喇章京(護軍參領),從征湖廣、江西,敗吳三桂將夏國相於萍鄉、謝勝先於瀏陽、吳國貴於武岡,授一等雲騎尉,配覺羅氏。喀啟子那福護軍參領世襲雲騎尉,曾孫有乾隆甲午科舉人那靈阿,字雲巖,甘肅迪化州直隸州知州,甘肅武鄉試同考官,配覺羅氏,御前侍衛護軍參領加都統銜興福次女,嘉慶十一年(1806)烏魯木齊都統和瑛奉旨審理那靈阿和烏魯木齊都統宗室奇臣往來宴會貪腐案。那靈阿子乾隆甲寅科舉人鍾秀(喀啟-光圖-明福-那靈阿-鍾秀),鍾秀配覺羅氏,乾隆已卯科舉人奉天錦縣知縣阿青阿之女。
- 胞兄馬長海(又長海,字彙川,號清痴),清代詩人,著有《雷溪草堂集》。分屬鑲白旗滿洲第二、三參領。該哈達納喇氏實際上和烏拉納喇氏祖上同源,故馬長海的著作《雷溪草堂詩集》上有烏拉納喇氏查克殫(查承齋)(父鑲白旗滿洲文華殿大學士查郎阿)題跋自稱是馬長海的侄子。分屬鑲白旗滿洲第二、第三參領。
- 子:那善(亦那山),鑲白旗滿洲德文(德雯)佐領下人,五品廕生,原任刑部員外郎、湖廣道監察御史、世襲佐領,還有一子那瞻。那善佐領下人宜特墨氏勒爾謹是乾隆翻譯進士,官至陝甘總督,因甘肅冒賑案貪污事發,被賜死[2]。
- 孫兒郡君多羅額駙兼公中佐領廣西潯州副將德彬(亦德斌);妻郡君愛新覺羅氏,其胞兄裕僖郡王亮煥,父裕莊親王廣祿 (清朝宗室),曾祖裕憲親王福全 (清宗室)。佐領德文(亦德雯)。山西太原鎮總兵德齡(奏摺顯示是納喇氏,鑲白旗滿洲德文佐領下人),拜唐阿累擢鑾輿衛冠軍使。出為直隸通州、山永副將,擢山西太原鎮總兵。嘉慶初川楚教亂,駐防四川夔州,在四川歿於陣,予騎都尉世職,孫文玉襲爵,清史有傳。此德文佐齡下人還有乾隆甲午科舉人那靈阿,乾隆甲寅科舉人鍾秀。
- 孫女哈達納喇氏,那善第三女,誥贈宜人,嫁正藍旗滿洲、都察院經歷廳經歷、他塔喇氏瑭玠[2];系嘉慶翰林、刑部左侍郎秀堃之母。
- 侄曾孫:乾隆甲寅科舉人鍾秀、慶善、春格、興昌、興平等眾多。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書目
- 《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八
- 《福建省志》,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1992年。
前任: 毛文銓 |
福建巡撫 1726年上任 |
繼任: 朱綱 |
這是一篇關於清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