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麟
中国史学家
張蔭麟(1905年11月—1942年10月24日),號素痴(投稿時也多用作筆名[1]),廣東東莞石龍人,歷史學家。
1905年11月出生於東莞石龍鎮,幼時其母過世,父親嚴格教授國學。1922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二中學。張蔭麟十七歲時發表《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質疑》,指出梁啟超的考證錯誤[2],梁啟超稱之為「天才」。畢業於清華大學,1929年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在斯坦福大學學哲學[3]。歷任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37年,受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之託,撰成《中國史綱》。錢穆評價張蔭麟:「天才英發,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諸科,學既博洽,而復關懷時事,不甘僅僅為記注考訂而已。」,陳寅恪譽他為「清華近年學生品學俱佳者中之第一人」[4]。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張蔭麟隻身南下,應浙江大學所聘,在西天目山禪源寺為新生講中國通史課,不久輾轉南遷,返回東莞。1938年,赴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0年,浙江大學遷至貴州遵義,任浙江大學國史教授兼史地研究所史學組主任導師。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因腎炎病逝於遵義[5],病危時,猶誦莊子「秋水」篇。一生治學格言,是「為學貴自辟,莫依門戶側」[6]。著有《中國史綱》。[7]
參考資料
- ^ 吳晗. 記張蔭麟. 1946年12月13日 存档副本. [2007-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1923年9月,在《學衡》第二十一期
- ^ 張蔭麟在1933年給友人的書信中說:「國史為弟志業,年來治哲學,治社會學,無非為此種工作之預備。從哲學冀得超放之博觀與方法之自覺,從社會學冀明人事之理法」
- ^ 1933年11月,陳寅恪致函傅斯年:「頃閱張君蔭麟函,言歸國後不欲教授哲學,而欲研究史學,弟以為如此則北大史學系能聘之最佳。張君為清華近年學生品學俱佳者中之第一人,弟嘗謂庚子賠款之成績,或即在此一人之身也……北大史學系事,請兄轉達鄙意於胡(適)、陳(受頤)二先生,或即以此函轉呈,亦無不可也。」
- ^ 胡適曾對胡頌平說:「我昨夜一夜之間把五百多頁的《張蔭麟集》看了一遍,因為書內有許多事情我是知道的,所以看得很快。張蔭麟是廣東人。廣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邊區。凡是邊區地方都是守舊的。像梁廷柟、康有為,都是邊區守舊思想的反動,因為邊區先和外國文化溝通的關係。張蔭麟是清華畢業的,很聰明,37歲就死了。集內的『尚書考』一篇,他的方法和我的『《易林》判歸崔篆』的方法一樣,算是全集中最好的一篇。還有一篇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的材料寫的『沈括傳』,也寫得很好。此外好的文章很少。這個人可惜死得太早了!那種病,在他那個時代無法醫治,在現在是可得救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1960年3月27日
- ^ 《致賀麟留美贈別詩》
- ^ 張蔭麟. 中国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4月. ISBN 978-7-5325-2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