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號兵站 (電影)
《51號兵站》是中國海燕電影製片廠於1960年拍攝的電影。1961年國慶節期間,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2周年的獻禮片上映[1]。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名電影文學劇本[2]。2007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根據電影劇情改編成電視劇《51號兵站》[1]。
51號兵站 | |
---|---|
基本資料 | |
編劇 | 張渭清 梁心 劉泉 |
主演 | 梁波羅 鄧楠 李緯 畢克 |
製片商 | 海燕電影製片廠 |
語言 | 普通話 |
背景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失去了國民政府的支持;1943年,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租界,日本勢力由此全面掌管上海。自此,新四軍的物資變得緊缺起來。為了擺脫窘境,新四軍高層決定發展軍工生產,時任軍長陳毅還曾說「兵工工作比吃飯更加重要」。隨後,新四軍一師軍工部於啟東縣海復鎮成立。為迅速啟動生產,部隊一方面抽調了一批技術人員到軍工部,一方面派出了一批採購人員到上海籌集必需的物資[2]。由此,新四軍在上海與蘇北之間建立起多條地下交通線,用以收集情報、護送人員往來、運送軍用物資。在上海浦東的高橋、高東地區,亦有設置、運營[3]。據傳,當時在上海設立的物資站實際上叫「同利漁行」[4]。
原型
劇中的主角——「小老大」梁洪的形象結合了當時中共地下黨員的經歷,而編劇之一的的張渭清被認為是劇中「小老大」的原型之一。張渭清曾任新四軍一師後勤部軍需科科長,後來擔任東海艦隊後勤部副部長。據他的回憶,從1941年開始,他就多次被粟裕派往上海採購部隊需要的物資,包括棉布、通訊器材、藥品和無縫鋼管等[1]。
製作人員
角色
劇情
1944年,中共上海地下黨的物資站「51號兵站」被叛徒出賣,導致新四軍的物資渠道被掐斷;於是,新四軍幹部梁洪受派前往上海重建「51號兵站」,為新四軍籌集、供應物資。他的掩護身份是幫會頭目範金生的門徒「小老大」。
軼事
- 主演梁波羅從小一直想改名,在電影上映前向製片主任提議更名時,該電影的海報、片頭字幕已製作完成,製片主任要求梁自行支付更改費用。他無力支付,只得作罷[5]。
-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在倫敦的門牌號為51號,被當地留學生戲稱為「51號兵站」[6]。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朱曉明. 《51号兵站》中“小老大”的原型是谁. 光明網,來源:《新民晚報》. 2015-06-13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簡體中文).
- ^ 2.0 2.1 朱曉明. 《张渭清:〈51号兵站〉原型的真实往事》. 檔案春秋 (上海市: 上海市檔案館). 2016, (2016年第3期). ISSN 1005-7501 (簡體中文).
- ^ 唐國良. 《张爱萍为“51号兵站” “小老大”平反冤案》. 世紀 (上海市: 中央文史研究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 2015, (2015年第2期). ISSN 1005-4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簡體中文).
- ^ 《51号兵站》背后的一段历史. 人民政協報. [201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7).
- ^ 記者:廖陽. 演员梁波罗:其实我也不愿叫“波罗”. 澎湃新聞網站. 2018-09-12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簡體中文).
- ^ 伦敦有个“51号兵站”. 中國僑網. 2008-04-09 [201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