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1957年的发展计划
(重定向自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云主持制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该计划的成功为中国工业化打下基础,成为了50年代后发展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案例。[1][2] 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专家,产业工人,提高了国民收入,并且通过苏联和东欧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五计划
全称第一个五年计划
起始年份1953年
结束年份1957年
经济指标
GDP年平均
实际增长率
9.3%
工农业总产值
增长率
18%(计划:14.7%)
起始年份
名义GDP
82 419 百万元
结束年份
名义GDP
106 929 百万元

195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八人工作小组的决定,指出工作小组的任务是:进一步研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工业发展速度,苏联援助的141个建设项目,投资比例,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程度及稳定市场等问题。组长陈云。6月29日、30日,陈云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

基本任务

投资分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安排总投资766.4亿元人民币。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27.4亿元,占总支出的55.8%;其它的339亿元占总支出的44.2%的投资中,还有相当大的部分用于基本建设所需的资源勘探、工程勘测、工程设计、器材储备等。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部门的投资为248.5亿元,占58.1%。

钢铁工业安排投资34.5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7.93亿元。有色金属工业安排投资19.9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8.45亿元。

成就

 
鞍山鋼鐵公司
 
宝成铁路陽平關站
 
武漢長江大橋
 
苏联专家妮娜·波尔达芙车瓦指导大连铁路分厂工作

计划所规定的建设任务,于1957年底完成。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工业

交通

建成了4000公里铁路,10000公里的干线公路。

交通

  •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中上游段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 青铜峡水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大型水利工程。

存在的问题

  •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快,留下了后遗症。[來源請求]
  • 在一些企业,政府主导的管理者取代了原本的专业经营者,为后来的计划经济的官僚化和僵化埋下了隐患。[來源請求]

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展过快,使得以毛泽东为首的多数政府高层产生了极其危险的冒进思想,而副主席刘少奇、总理周恩来为了制止这种疯狂的做法而上书劝阻毛泽东,但是遭到了驳回。最终由于毛泽东等人过度的冒进,引发了大跃进、三年饥荒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危及国家根基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成了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等冷静派相继垮台的导火线。[來源請求]

参考资料

  1. ^ “一五”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 - 改革史话 - 中国改革网. www.chinareform.net. [2019-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2. ^ “一五”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 bjrb.bjd.com.cn. [2019-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8).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