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

(重定向自亦力把力

庭州,又名別失八里Bechbaliq或Beshbalik)、别石把亦力把力,是中亚古城,原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因为该王庭由五座城市组成[註 1],故称为别失八里[註 2],意为“五城之地”,城址位于今吉木萨尔之北[註 3]

唐代庭州轄區約相當今乌鲁木齐市吉木萨尔之境。管縣三:後庭縣,蒲類縣,輪臺縣。

历史

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汉朝在当地设戊己校尉东汉耿恭在此屯垦。3世纪后,中国陷入内乱,放弃该地区,高车柔然铁勒突厥相继占领该地。

7世纪唐朝重新统一中国之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派遣侯君集征讨高昌西突厥。贞观二十年(646年),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内附唐朝,唐朝政府遂在当地设立庭州武则天长安(702年),又在庭州设立北庭大都护府,统管整个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庭州被吐蕃攻占,中国势力再一次退出当地。此后,葛逻禄、吐蕃和回鹘对该地进行了长时间的争夺,800年,回鹘最终获胜,在高昌建立回鹘汗国,以北庭为其陪都。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之后,臣服了高昌汗国。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耶律楚材成吉思汗西征,经过的別失八里、轮台高昌于阗等地[1],也即《元史》中,大将阿剌瓦而思攻破的回鹘城别失八里,轮台、高昌、于阗等地[2]。1251年蒙古在此设立了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元宪宗蒙哥死后,阿里不哥一度以此处为基地之一与其兄忽必烈争夺蒙古大汗之位。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该地遂为中央政府控制。但是至元十三年(1276年)昔里吉发动叛乱,别失八里行省大部地区被窝阔台后王海都占领。元朝平定南宋残部的反抗后,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别失八里设宣慰司,派万户綦公直为宣慰使,率大批新附军进驻实行屯田[3]。然而到了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察合台汗国后王笃哇占领该地,元贞二年(1295年),元朝再次设立北庭都元帅府。此后经过长时间的争夺,确立了察合台汗国对当地的统治。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察合台后王(即东察合台汗国黑的儿火者遣使贡方物。永乐四年(1406年),后王沙迷查干遣使贡玉璞等方物。永樂七年,明成祖瓦剌馬哈木為順寧王。永乐十一年(1413年),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曾访问别失八里[4]

1417年察合台歪思汗弑杀叔叔别失八里国王纳黑失只罕,自立为王,号亦力把力宣德二年(1427年),歪思遣使入贡,明宣宗赐歪思金刀甲胄。正统后亦力把力朝贡不绝[5]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孚远县。目前新疆昌吉州以庭州为本区的代称。

唐朝庭州刺史

注释

  1. ^ 突厥语 besh 为五,baliq 为城。
  2. ^ 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别石把”,明陈诚《西域番国志》作别失八里。
  3. ^ 魏源认为别失八里在乌鲁木齐市徐松《汉书西域志补注认》认为在吉木萨尔之北。向达认为徐松说为正确。

延伸阅读

[]

 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1. ^ 耶律楚材《西游录
  2. ^ 元史列传第十
  3. ^ (明)严从简著 《殊域周咨录·亦力把力》余思黎点校 中华书局 ISBN 71010006078
  4. ^ 陈诚著《西域番国志·别失八里》 周连宽校注 2000 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58-5/K
  5. ^ (明)罗曰褧 《咸宾录·亦力把力》
  6. ^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