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派
历史
1967年1月22日,部分广州造反派组织组成的“省革联”(广东省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宣布夺取中共广东省委权力,被称为广东“一·二二”夺权。[1]2月8日,造反派冲击军区,被称为“二·八”冲军区。3月,广东军管,广东省军区取缔了“珠影东方红”、“八一战斗兵团”等组织。“地总”、“红总”、“主义兵”等认为“三月东风浩荡,军管成绩辉煌”,自称“东风派”。
4月14日,周恩来到达广州,他讲话说:“三个‘红旗’是革命左派,这就是‘中大红旗’和‘八·三一’,‘华工红旗’,‘广医红旗’。”“‘地总’、‘红总’拥有大量工人群众,他们都是广州工人的革命组织,只是有些偏于保守。这两个组织不能称为大老保,也不能笼统地称为保守派。”
4月22日,“中大红旗”、“华工红旗”等组织组成“广州红色造反司令部”。23日,“红旗工人赤卫队广州总部”、“广州工交红旗革命造反委员会”等群众组织组成“广州红旗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从此,广州的群众组织正式分化为红旗派和东风派,并出现大规模武斗事件。
7月23日,在越秀山体育场追悼7月20日广州糖厂武斗死亡人员的红旗派成员与在中山纪念堂举行“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广州总部”成立大会的东风派成员发生冲突,造成伤亡。
8月至9月,两派签订停止武斗的协议。10月,两派达成大联合的协议。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作出《关于广东问题的决定》。此后广州红代会、工代会、农代会先后成立。
12月,旗派在佛山开会,通过《佛山会议纪要》,此后旗派分化。旗派内部的极左思潮被称为“八·五”思潮(得名于小报《八·五公社》),其最重要的文章是1968年2月发表的《激战前的沉寂——论目前广州时局的若干问题》。
组织
包括“三面红旗”:“华工红旗”(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华南工学院红旗公社)、“中大红旗”(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中山大学红旗公社)、“广医红旗”(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广州医学院红旗公社),以及“工联”、“红旗工人”(红旗工人赤卫队广州总部)等组织。
流行文化
在1984年上映的电影《省港旗兵》中,“旗兵”指的是红旗派中的红卫兵。
参考文献
-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志 卷一. 广州出版社. 1999: 466. ISBN 7-80592-957-2.
扩展阅读
- 薛声钦,《十年人生梦——文革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作者属红旗派,曾任广州市革命委员会常委。)
- 刘国凯,《广州红旗派的兴亡》,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