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月營
彎月营(德語:Halbmondlager),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多夫(今措森的一部分)的战俘营。[1]
戰俘營曾容纳4000名到5000名的協約國的穆斯林戰俘。戰俘營的预期目標是說服被俘虜者對英法發動聖戰。因此,「戰俘生活相對優渥,並可獲得實踐信仰所需的一切」。[2]温斯多夫清真寺是的第一个建立在德國的清真寺,於1915年7月完工。[2][3]温斯多夫清真寺,是仿照圆顶清真寺建造的大型木结构建物。1925至1926年間,温斯多夫清真寺因年久失修而遭到拆除。[4] 彎月營还有约80名的锡克教徒戰俘,一些來自英属印度的印度教徒戰俘,及約50名的爱尔兰戰俘。[2] 被称为「印度人營」(Inderlager)的小營區,則囚禁不公開表示親英的印度戰俘;而公開表示親英的印度戰俘則被送到其他營區。[5]
「圣战实验」的领导者德国外交官馬克斯·馮·奧本海姆在彎月營附近设立办公室,進行宣傳活動。聖戰宣傳活動,以「模範營」为中心,「被認為是面向更广阔世界的戲院」。奥本海姆得到謝赫萨利赫‧謝里夫(Sâlih al-Sharîf)的協助。萨利赫是曾在奥斯曼帝国情报机构服役的突尼斯人,負責担任被拘留者的精神领袖。[2]
高达3000名戰俘,受招募加入德军,參與在北非與中東的戰鬥。 然而,鮮有戰俘真的相信聖戰。由戰俘組成的師團飽受士氣低落與叛變困擾。1917年,剩余戰俘被投入到罗马尼亚,充作農業勞動力。[2]
参考文献
- ^ Halbmondlager. Montreal Gazette. 13 August 2014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8).
- ^ 2.0 2.1 2.2 2.3 2.4 Waters, Florence. Germany's Grand WWI Jihad Experiment. The Telegraph. 10 August 2014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 ^ Sevea, Terenjit; Feener, R. Michael (编). Islamic connections: Muslim societie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9: 117. ISBN 9789812309235.
- ^ Halbmondlager. m-haditec GmbH. 2006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德语).
- ^ Liebau, Heike. The world in world wars: experiences, perceptions and perspectives from Africa and Asia. Brill. 2010: 147–150. ISBN 9789004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