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本淨

(重定向自明光心

心性清淨,意譯為明淨心明光心光淨心明心清淨心巴利語pabhassara citta),佛教術語,形容非常清淨而又光明的狀態,經由禪定修行,就可以體驗到這個狀態。部派佛教中,大眾部分別說部皆主張本性是清淨的,禪定修行只是恢復了心的本來狀態,又稱為本性清淨梵語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自性清淨心

大乘佛教中通常將心性本淨,對應到菩提心如來藏如來藏學派繼承了這個學說,隨後由此發展出佛性如來藏等學說。藏傳密宗大手印大圓滿傳承,重點都在於發現自我的清淨本性。

概論

巴利語pabhassara梵語prabhāsvara是形容詞,意為極明淨,非常清淨而又光明,巴利語pabhassara citta意為極為清淨光明的心。經由禪定修心,體驗到心達到明淨的狀態[1]

印順法師認為,部派佛教中,對於心性,有三派說法:

  • 心性無記:犢子派
  • 心通三性:說一切有部與經量部
  • 心性本淨:分別說部與大眾部

大乘佛教,在大體上繼承了心性本淨說法。

各派學說

上座部

說一切有部犢子部皆反對心性本淨說,認為它不了義,主張心的本性為無記,但是可以經由禪定與內觀修行使它成為清淨[2]

成實論》認為,心性本淨是不了義說,是為了勸誘眾生而說[3]

大眾部

《異部宗輪論》記載,大眾部主張心性本淨,但受煩惱染污所以成為不淨[4]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主張心性本淨[5][6]。現存法藏部所傳《舍利弗阿毘曇論[7]

大乘佛教

《瑜伽師地論》卷54:「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

相關條目

註釋

  1. ^ 增支部》‧一集‧第六彈指品: 「諸比丘! 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無聞之異生,不能如實解,故我言無聞之異生不修心。諸比丘! 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
  2. ^ 《順正理論》卷72:「若抱愚信,不敢非撥言此非經,應知此經違正理故,非了義說。若爾, 此經依何密意?依本客性,密作是說。謂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有染污。本性心者,謂無記心,非戚非欣任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一 切位中皆容有故,此心必淨無染污故。客性心者,謂所餘心,非諸有情多 分安住,亦有諸位非皆容有。斷善根者必無善心,無學位中必無染故。」
  3. ^ 《成實論》卷3:「但佛為人說心常在,故說客塵所染,則心不淨。又佛為懈怠眾生,若聞 心本不淨,便謂性不可改,則不發淨心,故說本淨。」
  4. ^ 《異部宗輪論》:「心性本淨,客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
  5. ^ 《大毘婆沙論》卷27:「分別論者,彼說心性本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
  6. ^ 《順正理論》:「分別論者作如是言:唯有貪心今得解脫,如有垢器,後除其垢;如頗胝迦由所依處顯色差別,有異色生。如是淨心貪等所染,名有貪等,後還解脫。聖教亦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
  7. ^ 《舍利弗阿毘曇》卷18:「心性本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