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盛
汪文盛(1488年—1543年),字希周,號白泉,湖廣武昌府崇陽縣(今湖北省崇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汪文盛 | |
---|---|
大明大理寺卿 | |
籍貫 |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陽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希周 |
出生 | 弘治元年戊申十一月二十四日 湖广武昌府崇陽縣 |
逝世 |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湖广武昌府崇陽縣 |
親屬 | 汪藻(父)、汪文明(兄) 汪宗伊(繼子) 汪宗元、汪宗凱、汪宗召(姪)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正德五年庚午科湖广乡试第十六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一名,三甲三十一名進士,授饒州府推官,曾經治理顧嵩案。歷升兵部主事、兵部武选司郎中,明武宗南巡之爭中與同僚共同進諫,被施杖刑。
嘉靖初年(1522年),升任福州府知府,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嘉靖八年十二月复除浙江副使,提督學政,丁憂歸。服闋,十四年三月复除陕西提学副使,六月擢雲南按察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一月,朝廷商議討伐安南,其以文盛才,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雲南。黔國公沐朝輔仍然年幼,所以兵事均由汪文盛決斷。副使鮑象賢稱進剿不如撫恤,得到汪文盛贊同,一同平定莫登庸篡位[1][2]。授文淵四品章服,平亂,但其賞賜僅有銀幣等。嘉靖二十年(1541年)召為大理寺卿,不久因患病辭職致仕[3]。嘉靖二十二年卒,享年五十六。著有《白泉文集》。
家族
参考文献
- ^ 《分省人物考》: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人。少颖异,与兄文明友爱笃至。正德辛未成进士,授饶州府推官。时宗藩骄恣,悉绳以法,构诬逮系,日从犴狴中,诵《春秋三传》。释还,㑹桃源寇起,檄往视师,规画多中,入为武选主事。谏南廵,械杖几死。嘉靖初,擢车驾郎中,清冗员,抑璫戚。出守福州,建三山书院,筑罗源诸邑城,处琉球诸国贡使。迁浙江督学,阐明正学。交人莫登庸窃夺称兵,以才望拜右佥都御史,廵抚其地。宣布恩威,选厉锋鋭,卒致底定。进大理卿,病归卒。赐祭葬。著《白泉文集》。
-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8):“汪文盛,字希周,崇陽人。正德六年進士。授饒州推官。有顧嵩者,挾刃入淮王祐棨府,被執,誣文盛使刺王。下獄訊治,久之得白,還官。事詳淮王傳。入為兵部主事,偕同官諫武宗南巡,杖闕下。嘉靖初,歷福州知府,遷浙江、陝西副使,皆督學校。擢雲南按察使。十五年冬,廷議將討安南。以文盛才,就拜右僉都御史,巡撫其地。黔國公沐朝輔幼,兵事一決於文盛。副使鮑象賢言剿不如撫,文盛然之。會聞莫登庸已篡位,安南舊臣不服,多據地搆兵。有武文淵者,據宣光,以所部萬人降。獻進兵地圖,且言舊臣阮仁蓮、黎景瑂等皆分據一方與登庸抗,天兵至,號召國中義士,諸方並起,登庸可擒也。文盛以聞。”
-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8):“授文淵四品章服,子弟給冠帶。文盛又招安南旁近諸國助討,皆聽命。乃奏言:「老撾地廣兵眾,可使當一面。八百、車里、孟艮多兵象,可備徵調。酋長俱未襲職,乞免其保勘,先授以官,彼必鼓勇為用。」帝悉從之。文盛乃檄安南所部以土地歸者,仍故職,幷諭登庸歸命。攻破鎮守營,方瀛救之失利。登庸部眾多來附,文盛列營樹柵蓮花灘處之。蓮花灘者,蒙自縣地,當交、廣水陸衝,為安南腹裏。登庸益懼,請降,願修貢,因言黎寧阮氏子,所持印亦偽。文盛以聞,朝議不許。既而毛伯溫至南寧,受登庸降如文盛議,安南遂定。是役也,功成於伯溫,然伐謀制勝,文盛功為多。及論功,伯溫及兩廣鎮巡官俱進秩,而文盛止賚銀幣。奸人唐弼請開大理銀礦,帝許之。文盛斥其妄,下之吏。召為大理卿。九廟災,道病,自陳疏少緩,令致仕。卒,賜卹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