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盛(1482—1543年),字希周,号白泉,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今湖北省崇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汪文盛
大明大理寺卿
籍贯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阳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希周
出生1482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阳县
逝世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阳县
亲属汪藻(父)、汪文明(兄)
汪宗伊(继子)
汪宗元汪宗凯汪宗召(侄)
出身
  • 正德六年辛未科进士出身
著作
  • 《节爱府君诗集》、《白泉文集》

生平

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进士,授饶州府推官,曾经治理顾嵩案。升兵部主事,明武宗南巡之争中与同僚共同进谏,被施杖刑。

嘉靖初年,历任福州府知府,升浙江山西副使,提督学政。擢云南按察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朝廷商议讨伐安南,其以文盛才,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黔国公沐朝辅仍然年幼,所以兵事均由汪文盛决断。副使鲍象贤称进剿不如抚恤,得到汪文盛赞同,一同平定莫登庸篡位[1]。授文渊四品章服,平乱,但其赏赐仅有银币等。召为大理寺卿。辞职致仕[2]

参考文献

  1.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8):“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人。正德六年进士。授饶州推官。有顾嵩者,挟刃入淮王祐棨府,被执,诬文盛使刺王。下狱讯治,久之得白,还官。事详淮王传。入为兵部主事,偕同官谏武宗南巡,杖阙下。嘉靖初,历福州知府,迁浙江、陕西副使,皆督学校。擢云南按察使。十五年冬,廷议将讨安南。以文盛才,就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黔国公沐朝辅幼,兵事一决于文盛。副使鲍象贤言剿不如抚,文盛然之。会闻莫登庸已篡位,安南旧臣不服,多据地构兵。有武文渊者,据宣光,以所部万人降。献进兵地图,且言旧臣阮仁莲、黎景瑂等皆分据一方与登庸抗,天兵至,号召国中义士,诸方并起,登庸可擒也。文盛以闻。”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8):“授文渊四品章服,子弟给冠带。文盛又招安南旁近诸国助讨,皆听命。乃奏言:“老挝地广兵众,可使当一面。八百、车里、孟艮多兵象,可备征调。酋长俱未袭职,乞免其保勘,先授以官,彼必鼓勇为用。”帝悉从之。文盛乃檄安南所部以土地归者,仍故职,幷谕登庸归命。攻破镇守营,方瀛救之失利。登庸部众多来附,文盛列营树栅莲花滩处之。莲花滩者,蒙自县地,当交、广水陆冲,为安南腹里。登庸益惧,请降,愿修贡,因言黎宁阮氏子,所持印亦伪。文盛以闻,朝议不许。既而毛伯温至南宁,受登庸降如文盛议,安南遂定。是役也,功成于伯温,然伐谋制胜,文盛功为多。及论功,伯温及两广镇巡官俱进秩,而文盛止赉银币。奸人唐弼请开大理银矿,帝许之。文盛斥其妄,下之吏。召为大理卿。九庙灾,道病,自陈疏少缓,令致仕。卒,赐恤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