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蝦

(重定向自異蝦目

異蝦(學名:Amphionides reynaudii)是一個小型(小於一英寸長)的浮游甲殼類動物,分佈於全球的热带海洋。本物種的幼體棲息於淺海裡,但成長後會轉往較深的海裡生活。過往由於科學家只見過本物種的幼體,所以一直以為本物種是的近親。當1969年該物種的成年體被觀察到,本物種於1973年被歸入一個獨立的目級分類,成為當時真蝦總目之下三個目的其中之一,只含有一個科、一個屬和一個物種[1]。根據WoRMS,本物種現時已被重新分類十足目之下的真蝦下目[2]

異蝦
幼体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甲殼亞門 Crustacea
纲: 软甲纲 Malacostraca
目: 异虾目 Amphionidacea
Williamson英语Donald I. Williamson, 1973
科: 異蝦科 Amphionididae
Holthuis英语Lipke Holthuis, 1955
属: 異蝦屬 Amphionides
Carl Wilhelm Erich Zimmer英语Carl Wilhelm Erich Zimmer, 1904
种:
異蝦 A. reynaudii
二名法
Amphionides reynaudii
異名[1]

形態描述

異蝦成長後體長不超過25 mm(1.0英寸)。從形態學的角度來看,異蝦的形態比較異常,因為牠們的多個身體部位都縮少了、甚或消失了。

分佈及生態

異蝦在熱帶海洋中具有世界性分佈。這些物種在其幼體時均為浮游生物,棲息於水深不超過100米(330英尺)的海洋;但當成長了以後,通常都棲息於較深的700—1,700米(2,300—5,600英尺)位置[1]

分類

異蝦本來於1904年被卡爾·威廉·埃里希·齊默爾英语Carl Wilhelm Erich Zimmer描述時,動物學家看到的只是牠們的幼體英语crustacean larvae,當時被認為是的一種。直到1969年,其成長型態才被描述。1973年,由唐納德·威廉姆森英语Donald I. Williamson(Donald I. Williamson)將本物種獨立出來成為自己一個目[1]。 本物種的种加词reynaudii亨利·米爾·愛德華命名,以紀念他的一位朋友,而估計這位朋友就是弗朗索瓦·多米尼克·雷諾德, 德蒙托西爾伯爵英语François Dominique de Reynaud, Comte de Montlosier[3]。本屬由亨利·米爾·愛德華命名時本來叫作Amphion,但這個名稱早在1819年就為Hübner用了來命名天蛾科的一個屬 Amphion (moth)英语Amphion (moth)[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Donald I. Williamson英语Donald I. Williamson. Amphionides reynaudii (H. Milne Edwards), representative of a proposed new order of Eucaridan Malacostraca. Crustaceana英语Crustaceana. 1973, 25 (1): 35–50. JSTOR 20102008. doi:10.1163/156854073X00470. 
  2. ^ Türkay, Michael. Amphionides reynaudii (H. Milne Edwards, 1833). WoRMS. 2004-12-21 [2019-02-07]. 
  3. ^ Hans G. Hansson. Reynaud. Biographical Etymology of Marine Organism Names. Göteborgs Universitet. [201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4).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