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氏龍屬

萊氏龍屬學名Leyesaurus)是蜥腳形亞目大椎龍科恐龍的一,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南美洲[1]。萊氏龍的發現,顯示南半球的大椎龍科已具有高度多樣性,比過去研究的推論結果還要多樣性。

莱氏龙属
化石时期:侏羅紀早期,201.3–176 Ma
萊氏龍的頭顱骨側面與素描圖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科: 大椎龙科 Massospondylidae
属: 莱氏龙属 Leyesaurus
Apaldetti et al., 2011
模式種
馬拉耶斯萊氏龍
Leyesaurus marayensis

Apaldetti et al., 2011

發現與命名

 
萊氏龍的已發現化石部位
 
萊氏龍的頭顱骨上側

萊氏龍的正模標本(編號PVSJ 706)是一個大部分的頭顱骨、關節仍連接的下頜、以及部分身體骨骼。頭顱骨缺少:左右鼻骨、左前額骨、左上頜骨中段、左下頜的前段、枕骨上骨外枕骨側蝶骨、以及犁骨。身體骨骼則包含:多節前段頸椎、一節前段尾椎、一節中段尾椎、左肩胛骨近端、肩胛鳥喙骨肱骨、缺少近端與末端的右恥骨、左右坐骨的近端,以及部分左腳掌,包含:第三與第四跗骨、缺少末端的第三蹠骨、完整的第四與第五蹠骨、第一腳趾的第一節趾骨、第二腳趾的第二節趾骨、以及第四腳趾的第二節趾骨[1]

化石發現於阿根廷西北部的聖胡安省東部的Balde de Leyes鎮,屬於Quebrada del Barro組地層的最上層,根據相同地層組發現的大椎龍科化石,該地層年代相當於侏羅紀早期[1]

在2011年,古生物學家Cecilia Apaldetti、迪亞戈·玻爾(Diego Pol)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馬拉耶斯萊氏龍L. marayensis)。屬名是以Balde de Leyes鎮的Leyes家族為名,他們發現這個恐龍化石,並通知聖胡安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處的Marayes-El Carrizal盆地為名[1]

體徵

萊氏龍是種原始蜥腳形亞目恐龍,研究人員列出兩個自衍徵上頜骨的上升突與齒槽邊緣形成明顯的50度銳角、頸椎相當長,第六頸椎椎體的長度/寬度比例大於五[1]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列出萊氏龍的許多特徵:上頜骨的上升突筆直,側面有垂直稜脊、上頜牙齒的唇側有明顯的凸塊、頸椎有球根狀的神經棘、骨骺短,長度是後關節突的三分之二、第三蹠骨的近側關節呈架狀,並稍微偏向[1]

萊氏龍的頭顱骨長度為18公分,完整身長估計約2.5公尺[1]

分類

萊氏龍的最近親是遠食龍,兩者都被歸類於大椎龍科[1]。根據種系發生學分析,萊氏龍是種原始蜥腳形亞目恐龍。阿根廷的原始蜥腳形亞目化石,發現於伊斯基瓜拉斯托、El Tranquilo、聖胡安省的Mogna地區。阿根廷目前已發現多樣化的化石紀錄,包含數種原始蜥腳形亞目恐龍,例如:濫食龍顏地龍、數種大椎龍科。大椎龍科是群原始蜥腳形亞目恐龍,化石發現於盤古大陸的許多地區,大部分發現於南半球[1]

研究人員命名萊氏龍時,也提出種系發生學分析。不同於近年研究,他們提出北半球莎拉龍沙怪龍不類似典型大椎龍科。萊氏龍的發現,顯示南半球的大椎龍科已經有高度多樣性,而且比盤古大陸其他地區的大椎龍科還具多樣性。此外,萊氏龍與大椎龍非常類似,顯示Quebrada del Barro組地層的地質年代,應該比過去估計值還年輕[1]

 大腳類 
 里奧哈龍科 

優脛龍

里奧哈龍

懦弱龍

莎拉龍

 大椎龍科 

科羅拉多斯龍

冰河龍

祿豐龍

大椎龍

遠食龍

萊氏龍

雲南龍

金山龍

沙怪龍

 近蜥龍類 

近蜥龍

地爪龍

蜥腳下目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英文)Cecilia Apaldetti, Ricardo N. Martinez, Oscar A. Alcober and Diego Pol. A New Basal Sauropodomorph (Dinosauria: Saurischia) from Quebrada del Barro Formation (Marayes-El Carrizal Basin), Northwestern Argentina. PLoS ONE. 2011, 6 (11): e26964 [2012-07-12]. doi:10.1371/journal.pone.00269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