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属于维基百科歷史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Ricky36朋友,我不太清楚你对“太平洋战争”的定义是什么。按我的理解,共产党显然参与了“二战”,但太平洋战争只是二战的一个战场。这个战场里主要是以海战为主。共产党的战场主要在日军“敌后根据地”。我认为这个战场是与太平洋战争不相干的。不知阁下以为如何。Zhuhui 2007年4月20日 (五) 20:34 (UTC)
太平洋戰爭是指美國珍珠港事變 美對日宣戰開始算起吧... [User:hotcom1023] 2008/1/13
IP用户的修改
59.115.183.150的修改是有争议的。[1]為了反制中國便衣兵的攻擊,日軍在南京以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局部的掃蕩行動,其中南京事件尤為著名,據中國政府資料,有30多萬人在這次事件中被日軍殺害,但是日本及國際方面對此有不同这样的修改还有中立性可言么?还有,关于约克城号的修改已经偏离史实,这样的修改与破坏还有什么区别?-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1月6日 (三) 01:30 (UTC)
我支持的是以前[2]的版本,[3]的版本可以說是亂七八糟,我不知道該用戶是不是情緒化過頭開始破壞還是怎樣,但一開始是正確的。
的確是:
「
中日戰爭中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的大片領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漢、廣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繼陷落,中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繼續作戰。」
為了反制中國便衣兵的攻擊,日軍在南京以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局部的掃蕩行動,其中南京事件尤為著名,據中國政府資料,有30多萬人在這次事件中被日軍殺害,但是日本及國際方面對此有不同........這段是原本他的修改裡沒有的,我也認為應該要去掉,除了錯誤外,在本條目裡也可以去掉。
至於約克鎮號[4],的確是重傷後被潛艇I-168號擊沉,但時間點是在中途島戰役戰鬥之後。而且他忘了補上「飛龍號」也沉沒。另外就是他一直在改的:盟軍航母擊沉數:10艘,應該是....
正規航空母艦(含輕型航空母艦和英國航空母艦):7艘
護衛航空母艦:5艘
- 奧曼尼灣號護航航空母艦 (CVE-79)(Ommaney Bay)
- 甘比亞灣號護航航空母艦 (CVE-73)(Gambier Bay)
- 圣洛號護航航空母艦 (CVE-63)(St. Lo)
- 利斯康姆灣號護航航空母艦 (CVE-56)(Liscome Bay)
- 俾斯麥海號護航航空母艦 (CVE-95)(Bismarck Sea)
正規航空母艦另外3艘從哪來的我也不知道。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月6日 (三) 03:48 (UTC)
- 关于航母数量的修订我支持您的。
- 先前的简化有可取之处[5],但是有極端愛國主義的軍人發動这一句得改。
诺门坎冲突我倾向于使用原来版本。边境冲突有推卸责任之嫌。
America Britain China Dutch)為ABCD包圍網。最終日本展開了反制的戰爭,試圖以那裡的資源維持日本國家的生存。这一段不准确,对日本战争行为的制裁,日本是在挑起战争,不应用反制。而且缺乏来源。战争时期掠夺资源是为了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不应说维持日本国家生存。—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1月6日 (三) 04:06 (UTC)
本條目應在另外擴充許多地方,包括:
- 日本在印度的影響力、日本介入太平洋戰爭後,對其他軸心國的影響。
- 日本國內對戰爭的主戰與反戰派。
- 珍珠港事件(珍珠港是太平洋戰爭的起源之一,不應如此帶過)
- 南方作戰盟軍各屬地被佔領。
- 中緬印戰區。
- 登錄日本本土的計畫、原子彈和日本投降過程(包括原子彈影響力、關東軍潰敗對政府人員的影響、軍官企圖刺殺天皇奪取政權、沒落行動等)
-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對世界格局有什麼意義?日本成為對抗蘇聯的美國海外基地、對英美荷的反殖民浪潮。
- 美國的介入對於往後國民政府來說能否提供對抗共產主義的支援?
- 日本之後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國家制度有什麼轉變?人民思想、經濟結構、對將來韓戰和日本經濟起飛等影響。
- 各方的戰爭罪行:日軍對盟軍戰俘、蘇軍入侵滿州時的所作所為以及對日軍戰俘的待遇、盟軍的戰略轟炸的爭議性。
- 日軍與盟軍的差異性,包括戰鬥觀念(例如日軍潛水艇的攻擊準則、自殺式攻擊等)、工業能力、科技能力、資源能力等比較。
- 日本對外賠償、美籍日裔人的待遇、遺華日僑、各國對這場戰爭的看法(特別是中日韓,還有被日本統治過的台灣)、日本的歷史修正觀念(自虐史觀)、東京大審和天皇戰爭罪行的爭議性。
- 戰爭的新型態:從戰艦到航空母艦、核子武器的首次使用。
另外關於中太平洋進擊、反攻力量的合流、瓜島爭奪戰等細節過多,對日本的戰略封鎖、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以及蘇聯參戰的部份,都近乎空白。本條目還可以補充非常多的資料和訊息,而不是像現在的狀態,過於偏在戰鬥過程和部份戰線。
另外關於America Britain China Dutch)為ABCD包圍網。最終日本展開了反制的戰爭,試圖以那裡的資源維持日本國家的生存。,這個說法實際上並非完全錯誤,就當時的日本來說,石油也是民生必備的物資之一(當時的日本報紙標題曾有過「經濟之戰」的字樣),日本高層也知道與盟軍開戰所需付出的代價,但不開戰就得不到石油,如此矛盾的選擇就相信日軍無敵神話的軍部來說,必定選擇開戰。而美國在實施此貿易封鎖時也沒有想到日本先下手開戰(解除封鎖的條件是日軍撤出中南半島和中國),可以說是出於美國意料之外。是不能使用反制,但可以說到在撤軍和戰爭中日本選擇了戰爭。有其他觀念者還請參與討論。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月6日 (三) 14:53 (UTC)
日本真正的指揮官是裕仁天皇
將東條英機排第一位?東條在1944年下台,之後日本仍持續頑抗一整年,太平洋戰爭並不是隨東條下台結束的!裕仁天皇是皇軍大元帥,全日本只有一個大元帥! 太平洋戰爭是裕仁天皇在珍珠港事變第二天頒布"對美英宣戰詔書"展開的,天皇是如此重要的角色,指揮官列表居然沒有他的名字,彷彿裕仁天皇沒有參與戰爭。我表達強烈抗議!
- 喔?本來裕仁的戰爭責任就充滿爭議,到目前為止喊最大聲的就是閣下你(在該條目還加入一堆自行判斷的字句),你倒是說說英文維基指揮官裡面怎沒有杜魯門和羅斯福?不用只在這裡抗議,你可以把它加上去。—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1月20日 (日) 01:43 (UTC)
關於資訊框中的戰役參戰政權模板
煩請ZhangZihao閣下審慎分辨不同時期之政權名稱,尤其在資訊框匯整之戰役參戰國資訊中,一般而言應以當時政權名稱為準較為妥適,亦可避免無謂爭議,故避免僅以一國之通稱表達,望您理解。--Kriz Ju(留言) 2019年6月28日 (五) 13:4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