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ntilovsky
維基執行編輯 |
2級維基創作獎 |
维基膜法师 |
“ | 苟……無民,何以有君。 | ” |
——《战国策·齐策四》 |
先斩后奏
我可能是那种“先斩后奏”的维基人,我可能不会就条目的一些重大修改去做事前的磋商和通知;内容有事实错误的话,我会直接删掉。因为我在逛条目的时候就发现了,如果不是什么热门条目的话,在条目讨论页提意见多半不会有人回应,有也可能要等待数月甚至数年,这时可能就已经把条目的事情忘了;于是乎有一些条目的硬伤可能会拖上很多年。例如早在2006年就有人提出应该把“句法”这一概念从“语法”的相关条目分离出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7月5日#語法學),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2019年我重编句法条目之前,这两个概念都没有被厘清。另外如“發音”和“调音”,也曾是同样的状态(User_talk:Antilovsky/關於「Articulation」一詞)。所以,如果您认为我的编辑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请一定要向我反映。
避免汉语中心
有时会遇到一种意见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语言学基础条目内的解释和举例应该以汉语为中心。这种想法固然有它的可取之处:盖因中文维基百科是一种面向所有汉语读者的工具,既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也要考虑读者的文化水平。可是,如果要客观全面地综述一种语言学概念的话,「以汉语为中心」的想法反而很危险,因为汉语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反而会阻碍我们全面地理解语言学概念。毕竟,概念的深度就摆在那,跟汉语的距离就摆在那,我们说照顾读者是要深入浅出,而不能去削足适履。读者觉得难读,无非就是阅读体验不好而已,这是可以弥补的;内容的深度和丰富性不够,则会成为百科全书的致命伤。太「汉语中心」,太照顾读者,那维基百科就不是百科了,而是维基教科书了。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剩下的就是要在写作技巧上努力了。
比如,汉语缺乏(也可以说完全没有)形态变化,导致汉语研究上也很少会考虑形态层面;一般读者对于「格」没什么概念,进而也没办法分清「施事」「主语」「主格」「主題」等概念,要么就认为句首的是主语,要么就认为做事的是主语。那汉语到底有没有主格?有没有主语?英语呢?日语呢?跟汉语一样吗?有什么差异?读者没概念,来查维基百科,这没问题;但编者为了照顾汉语读者,「以汉语为中心」,只提供汉语例子,甚至自己心里也没有弄明白,写出来的条目读者看完以后他也以为自己懂了,皆大欢喜,实际上脱离了中文以外的很多句法现象和机制他都不了解,这就是编者的不对。
就语言学概念本身,如果是汉语语言学的条目,那「汉语中心」肯定是没问题;但没有「汉语」这个前缀,单单是语言学的话,它就不是个别语言的语言学,而是普通语言学,所以说语言学的概念,即便不能全盘通用,它也是有普遍性的。我们编写这些基础条目的时候,也要按照普遍性的思路走,避免汉语中心。
哲学观点与方法论
我相信存在主义,也即存在先于本质。任何事物都不是根据某种信念而应该存在或者应该消失的,因为那种信念并不一定是那个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即本质。我认为,只有首先承认了存在的合理性,才能认清本质,进而解决问题。
语言政策观点
无论是在维基百科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在语言学和文字学的问题上,常常会遇到描写主义和规范主义的对立。规范主义认为,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语法的构造,都应该遵循某种既定的规范,遵照某本特定的辞典,遵照某些教科书的教导。但是,这些规范、教导本身就是从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出来的产物,是一个最大公约数,它的确具有代表性,但它作为一个标准、一种“正确”的语音或书写形式却是人为赋予的。这就产生了荒谬。而描写主义则认为,我们应该从旁观察而非插手干涉,这样才能洞见语言的本质,而非某些规范中理想的语言的样子。就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对待大部分语言问题都应该持描写主义的态度。
因此我:
- 支持推广普通话,也支持保护方言。目前的方言政策过于保守。消灭方言并非就此统一语言,就算是普通话本身迟早也会分化,统一语言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上是一个荒谬。
- 支持汉字简化,但是认为标准汉字仍然有改进的空间。
- 认为将繁体字称为“正体”、将简体字称为“残体”,是很荒谬的做法。这种观点类似于“高等语言”和“低等语言”,背后其实是“高等人”和“低等人”。这只是在抬高自己身价,对于改进文字信息传递效率并没有帮助。
工作指引
- User:Sanmosa/一手來源突顯合理關注度
- Wikipedia:如何判定假鴨
- Wikipedia:烤鸭测试
- Wikipedia:維基百科大歷險
- Wikipedia:太沙雕了
- User:Kuailong/维基媒体动物协会
- Wikipedia:破壞工作小組
- Wikipedia:没有知名度
- User:UjuiUjuMandan/论述
翻译与外来词
- User:Zhaixudong/词条收纳
- User:Penal/漢字英譯補完計劃
- User:Clpro2/Trans(英语粤语译音表)
- User:Clpro2/粵語版俄語譯音表
- User:Xieza/yiyinbiao(译音表列表)
- User:Mukdener/地名标准化
- User:Francotsangfh/天主教條目編寫論述
- Wikipedia:翻译腔
- User:Foamingz/tools
- 基于汉字写法引入中文的日文非和制汉语词汇
汉字简化
音韵学
- User:中日韩越的汉字/汉语音韵学变化过程
- User:Edward_Wong/广州话三等字音表
- User:Edward_Wong/切韵音的七元音系统
- User:Edward_Wong/晚期中古汉语拉丁转写
- User:Edward_Wong/唐五代西北方音
- User:Edward_Wong/切韵韵母拟音对照表
- User:Edward_Wong/切韵声母拟音对照表
- User:Polyhedron/中古漢語拼音
- User:Shenyileirob/宁波话音系
拼音
语言
历史
- User:Sgsg/最新支那要人传
- User:Sgsg/清代职官年表
- User:Sgsg/藏传佛教寺庙列表
- User:Sgsg/民国名人明信片十七件
- User:Sgsg/当代名人特写
- User:Sgsg/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 User:Sgsg/民國之精華
- User:Shwangtianyuan/反朝宣言
资料库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