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Aizag/暫存區20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
Republica Socialistă România | |||||
| |||||
| |||||
國歌 《打破的锁链》(1947–1953) 《我们赞美你,罗马尼亚》(1953–1977) 《三色旗》(1977–1990) | |||||
首都 | 布加勒斯特 | ||||
常用語言 | 罗马尼亚语 | ||||
政体 | 社會主義共和國 | ||||
罗马尼亚总统 | |||||
- 1947–1952 | 康斯坦丁·扬·巴洪(首任) | ||||
- 1967–1989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末任) | ||||
羅馬尼亞總理 | |||||
- 1945–1947 | 彼得鲁·格罗查(首任) | ||||
- 1982–1989 | 康斯坦丁·达斯卡莱斯库(末任) | ||||
立法機構 | 大国民议会 | ||||
歷史時期 | 冷戰 | ||||
面積 | |||||
- 1956年 | 237,500 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56年估計 | 17,489,794 | ||||
密度 | 73.6 每平方公里 | ||||
- 1989年估計 | 23,151,564 | ||||
密度 | 97.5 每平方公里 | ||||
貨幣 | 罗马尼亚列伊(ROL)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羅馬尼亞語:Republica Socialistă România )是一個存在於1947年至1989年的巴爾幹共產主義國家,由羅馬尼亞共產黨執政,首都為布加勒斯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身為前軸心國成員的羅馬尼亞被蘇聯紅軍所佔領。在蘇聯政府的扶持下,羅馬尼亞共產黨於國內逐漸掌握統治權,最終於1947年12月逼使米哈伊一世國王退位,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後又改作「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因羅馬尼亞前軸心國身份,蘇聯駐軍佔領該國長達14年之久,並對羅國進行經濟上的壓榨與文化同化,引發其民族主義,走上自主獨立的政策。
歷史
蘇軍扶持羅馬尼亞共產黨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成立主要是外力所造成,而非是羅馬尼亞共產黨爭取民心、取得執政權的結果。19世紀末,羅馬尼亞引入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念,其共產黨前身—羅馬尼亞社會黨於1893年成立,社會黨受當時西歐民主風氣影響,立場屬溫和派[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會黨內部意見不合,自1917年起開始分裂成諸多類似俄國布爾什維克的組織,派系衝突後的結果使社會黨決定轉為共產黨,於1922年10月正式改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的支部[2]。
然而羅共在羅國不受到歡迎,早在1924年後者與蘇聯恢復邦交、討論關於比薩拉比亞一地究竟要劃給蘇聯還是羅國時,羅共支持蘇聯之立場,這使得羅國政府以叛國之名宣佈為非法,被迫轉為地下活動[3]。羅國本身也不具有共產主義的政治傳統與風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羅馬尼亞是以議會制度、愛國主義、君主主義和親法主義為主要意識形態[4],羅馬尼亞的工人階級者也並不多[5],且共產國際對羅共的活動時常以蘇聯的利益考量或經驗來進行指揮,其政治路線往往不受羅國人民的歡迎[6],羅人還因為歷史仇恨而對俄國人有相當的惡感,其蓬勃的民族主義背景也與共產黨的國際主義相背離,比薩拉比亞割給蘇聯的主張也導致羅共在國人眼中為敵國的政治工具,而非同一民族的政黨[5]。上述種種使羅共在國內支持者極少,1933年世界正處於經濟大恐慌時,羅共人數也僅1,665人[7]。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在總理扬·安东内斯库領導下加入軸心國,派兵對蘇聯作戰。時至1944年,蘇軍已轉為戰略反攻,將軸心軍驅逐出蘇聯領土、轉進東歐。同年8月,蘇聯攻入了羅馬尼亞本土,羅國國王米哈伊一世亦於8月23日發動政變,推翻了安东内斯库的法西斯政府,由康斯坦丁·瑟訥泰斯庫將軍組成新閣[8],於24日對德宣戰[9]。蘇聯於8月底佔領羅馬尼亞,其控制了羅國的軍隊、警察和秘密警察,使其接受蘇聯政治教育,除了羅共外的武裝政治團體也均被解散,令羅共影響力迅速上升[10]。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鑑於蘇軍扶持了東歐各國共黨政權,希臘共產游擊隊也十分活躍,極可能被赤化,故於10月飛往莫斯科,和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進行利益分配,並達成了共識,簽署《百分比協議》[11],蘇聯在羅馬尼亞可享有90%的影響力,英美為10%。1944年10月,羅國國內成立了「全國民主陣線」,為羅馬尼亞共產黨、「愛國者聯盟」與「農人陣線」等組成的政治聯盟,並由佩特魯·格羅查擔任領袖。盟軍管制委員會的蘇聯將軍弗拉迪斯拉夫·彼得羅維奇·維諾格拉多夫於11月5日迫使薩納德斯古內閣重組,而到了12月2日逼使薩納德斯古本人辭職,由尼古拉·勒代斯庫繼任總理與內政部長職務[12]。在蘇聯的策劃下,全國民主陣線發動了全國性的反政府示威和罷工,拉迪斯庫政府採取了鎮壓手段,爆發了羅國「二月危機」,蘇聯外交次長安德烈·维辛斯基赴往羅馬尼亞王宮向羅王下最後通牒,以拍案恫嚇的態度要求後者接受由全國民主陣線組閣,否則羅國將喪失主權,羅王被迫屈服,於3月6日任命了格羅查為政府總理,同時內政、司法部長皆由羅共黨員擔任[12]。
1945年,英美蘇三國領袖於雅尔塔会议上通過讓所有被解放歐洲國家進行民主選舉、決定自身命運,但實際上除了希臘之外,所有東歐國家的政府都已為蘇聯扶持的共產黨所控制,選舉僅為一個表象。
格羅查時期:從附庸到自主
齊奧塞斯庫時期
1989年革命:共黨政權崩潰
地理與行政區劃
政府
空行
空行
空行
外交
蘇聯
東歐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第三世界國家
經濟
和其他東歐國家類似,羅馬尼亞將重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羅馬尼亞最重要的工業是能源工業,其中又以石油工業最為突出。羅馬尼亞的石油主要埋藏在喀爾巴阡山脈的東側和南側。1950年時,羅馬尼亞石油產量約有500萬噸。1975年,羅馬尼亞石油產量達到1400萬噸[13],在歐洲處於前列。天然氣也是羅馬尼亞重要的能源。特蘭西瓦尼亞高原是羅馬尼亞最重要的天然氣產區。1950年,羅馬尼亞的甲烷產量是約20億立方米。1975年,這一數字大幅增加到約270億立方米。羅馬尼亞成為世界第六大甲烷生產國,僅次于美國、蘇聯、荷蘭、加拿大和英國[14]。羅馬尼亞對發電廠建設也十分重視。1975年,羅馬尼亞總發電量達500億kWh。其中火力發電占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其餘則主要是水電。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合作,在多瑙河上建設了鐵門水力發電站,年發電量達到50kWh[15]。鋼鐵業在重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羅馬尼亞最重要的鋼鐵業中心是加拉茨,其鋼鐵廠有「火之要塞」之稱。非鐵金屬產業中,以鋁產業最為發達。最大的鋁產業中心是斯拉蒂納。羅馬尼亞的機械工業主要集中在布加勒斯特等大都市。機械製造業中較為發達的部門是拖拉機和農業機械。1975年,羅馬尼亞的電視機產量是約50萬台;收音機產量是約70萬台;汽車產量超過10萬輛[16]。就工業分佈來看,布加勒斯特集中了全國20%的工業[17]。而東北部的摩爾達維亞則是羅馬尼亞工業化較為滯後的地區。
羅馬尼亞農業由國營農業和農業生產協會構成。羅馬尼亞國土面積中,63%是農業用地,而其中60%以上用於栽培穀物。小麥和玉米是羅馬尼亞最重要的穀物,兩者合計占羅馬尼亞穀物總產量的80%以上。其中玉米的栽培面積占穀物總栽培面積的一半,產量則達到總產量的一半以上[18]。除此之外,也有種植裸麥和稻米。在商品作物中,最為重要的則是葵花和甜菜。布加勒斯特近郊則是羅馬尼亞最大的蔬菜產區。羅馬尼亞葡萄種植業發達,以喀爾巴阡山脈附近地區最為盛行。羅馬尼亞產的葡萄酒在國際也享有一定評價。羅馬尼亞數量最多的家畜是羊,1975年時數量約有1500萬頭,主要飼養品種有以美利奴羊等[19]。除了羊之外,飼養較多的家畜還有豬(約1000萬頭)、牛(約600萬頭)、馬等。總的來看,西部平原、羅馬尼亞平原、多布羅加地區、多瑙河沿岸、摩爾多瓦高原的大部份地區是羅馬尼亞主要的穀倉。而家畜飼養產業則在都市近郊、喀爾巴阡山麓較為盛行[20]。
在1975年時,羅馬尼亞和世界140個以上的國家有貿易往來。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生產設施、列車、拖拉機、汽車、發電機等。主要進口產品則以機械設施、工業原料為主。羅國和非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多於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量。主要的貿易夥伴是經互會各國及西德、法國、意大利、英國和奧地利[21]。
交通
羅馬尼亞共產主義時期修建了大量的鐵路,並且將一部份鐵路線複線化及電氣化。1975年時,羅馬尼亞鐵路總長度超過11,000公里。羅馬尼亞開通了多條國際鐵路,主要有自布加勒斯特出發,經由布達佩斯、維也納開往巴黎的列車;經由布達佩斯、布拉格,開往柏林的列車;經由雅西,開往莫斯科的列車。布加勒斯特、普羅耶什蒂、布拉索夫、蒂米什瓦拉是羅馬尼亞主要的鐵路交通樞紐[22]。
公路交通是羅馬尼亞貨物運送量和旅客運送量最多的交通方式。羅馬尼亞在多瑙河上修建了通往保加利亞的大橋,改善了兩國間的交通。1975年時,羅馬尼亞國內道路總長度達77,949公里。其中國道和汽車專用公路長度為12,918公里[23]。
羅馬尼亞國內的水上交通主要集中在多瑙河和黑海沿岸地區。羅馬尼亞境內多瑙河沿岸的主要港口有加拉茨、圖爾恰等。羅馬尼亞最重要的海港則是康斯坦察。康斯坦察也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內陸國重要的貨物出口港[24]。
在共產主義時期,羅馬尼亞開設了國內各主要都市之間和布加勒斯特至世界各主要都市之間的航線。布加勒斯特有飛往莫斯科、柏林、巴黎、羅馬、倫敦。紐約、伊斯坦布爾等都市的航線[25]。
軍事
自1944年蘇聯佔領羅馬尼亞期間,前者即為控制和影響羅軍的主要力量,與羅共政府整肅了軍中的親法西斯與反共份子軍官(大多為羅國軍事經驗最豐富者,約佔全軍30%),還要以蘇聯編制改組、以蘇聯軍官當任顧問和派遣羅國軍官前往蘇聯接受培訓。
至羅馬尼亞確立其自主路線後,軍事思想也受到相當的影響。羅馬尼亞開始在軍事面上與蘇聯不合作,如拒絕參與華約的演習。由於羅國與蘇聯領土相接壤,加上軍隊質與量的相當差距,蘇聯極容易入侵與佔領羅國全境,故羅軍採取了名為「全人民戰爭」的軍事學說,羅軍不以擊敗蘇軍為目的,而是分散武器裝備、利用羅國多山地形進行長期抗爭,據羅國專家估計,敵軍必須耗費約100萬的兵力駐守羅國才能維持其佔領,長時間下來,對任何國家都是極巨大的負擔,再者,侵略者必須承受國際的指責,甚至是干涉,羅國進而取得勝利。基於此思想,羅國僅維持小股的常備軍,另外再大量培育準軍事部隊,並以緊急狀態時可動員全國三分之一壯丁投入戰場,並以騷擾、突襲和夜戰等非常規性、對佔領軍威脅較大的作戰為訓練要點。
社會
人口
羅馬尼亞人口於1950年7月為16,311,000人[26],1977年初時,則到達21,559,416人,人口密度為90.8人/每平方公里[27]。1984年時,羅國共有22,625,000人,其中男性為11,165,000人,女性為11,460,000人,人口密度為95.3人。羅國人口增長率為逐年下降的趨勢,1950年為13.8%、1960年為10.4%、1980年為7.6%,到了1983年時僅為3.9%[26]。羅國人口也逐漸走向老化,1950年5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12.7%,1960年時佔15.4%,1970年則為18.5%[26]。自1970年到1984年,羅國領取老人年金者也從1,117,000人增加至1,894,000人,增加了69%[28]。
為增加出生率,齊奧塞斯庫下令禁止墮胎,要求婦女要在工作地點接受隨機的檢查,確保其生理期正常,離婚手續困難、沒有子嗣的夫妻還要額外繳稅[29]。窮苦的婦女因政策所逼,不得不進行非法而危險的墮胎,許多人因此感染了愛滋病[30],或將嬰兒丟棄,造成婦女極大的痛苦。相較下,其他東歐國家碰到這種狀況採取的政策是增加福利措施[31]。
都市化方面,在羅共執政前僅有總人口20%的人生活於都市[27],到了1980年年底時,則提昇到了46.3%,鄉村人口則為50%,剩餘者則為838,000名居於鄰近城市的鄉村人口,佔3.7%。1950年代時近75%的羅人生活於鄉村,見其都市化之發展,然而羅馬尼亞一直到1984年都還是東歐諸國中都市化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僅49.2%,相較之下,蘇聯為65.4%、東德為76.6、波蘭亦有60%[32]。
宗教
羅馬尼亞境內的主要宗教為罗马尼亚正教会、羅馬天主教、喀爾文教派和猶太教。由於在共產黨的教義中反對人民信仰任何宗教,但又為了維持宗教自由之表象而暫時維持其存在,羅共對國內教會進行迫害,沒收其財產、斷絕國外教會組織聯繫和指派忠於共黨的神職人員。梵蒂岡曾於1962年指出羅馬尼亞境內14名天主教大主教和主教,有13人被捕,3年後其中的5位主教有4人死於獄中。除了透過直接干預的手法外,共黨亦採取間接方式打擊教會活動,如安排共產主義青年或群眾組織於在星期天或宗教性節日活動來加以妨礙,復活節和聖誕節也被定為正常的工作日,致使1966年12月24日引來學生遊行抗議,要求將其定為法定假日,最終後者被警察強制驅離。
民族
羅馬尼亞大多數人都是羅馬尼亞人,占總人口比例88.137%。其他的主要民族有馬扎爾人、德國人、烏克蘭人、塞爾維亞人。馬扎爾人主要居住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東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在歷史上長期是匈牙利領土。德國人多居住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南部和巴納特地區西部。烏克蘭人多居住在羅馬尼亞北部。塞爾維亞人主要居住在巴納特地區[33]。
教育
羅馬尼亞在1948年進行了教育改革,實施7年義務教育。1962年延長至8年。1968年延長至10年[34]。1975年時,羅馬尼亞的學制為小學4年、中學4年、高中第一階段2年、高中第二階段2-3年、高等教育機構3-6年。
媒体
自1985年起罗马尼亚的电视频道被减少到两个,并且大多数节目为对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的赞美。[35][36]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罗马尼亚人安装电视天线并收看保加利亚的电视节目。[37]有一些人也尝试接受南斯拉夫电视信号但通常需要较好的天线并接近边境。在罗马尼亚拥有彩色电视的人很少,在1981年罗马尼亚成为了在欧洲唯一使用黑白电视讯号的国家(1981年阿尔巴尼亚停止黑白讯号发射)。在1983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开始了第一次彩色电视讯号发射,与1984年的20%相比1989年彩色节目所占比例上升到80%。[38]
文化
音樂
文學
體育
相關條目
註釋
- ^ King 1980,第14頁
- ^ King 1980,第15-16頁
- ^ Ionescu 1964,第22-23頁
- ^ 關向光 1985,第15頁
- ^ 5.0 5.1 關向光 1985,第21頁
- ^ King 1980,第29-30頁
- ^ Graham 1982,第30頁
- ^ 李邁先 1990,第551頁
- ^ 孔寒冰 2010,第239-240頁
- ^ King 1980,第47頁
- ^ 洪茂雄 2008,第99頁
- ^ 12.0 12.1 關向光 1985,第27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14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16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19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29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47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54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65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70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82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73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75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76-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78頁
- ^ 26.0 26.1 26.2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89,第212頁
- ^ 27.0 27.1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00頁
- ^ Comecon 1985,第438頁
- ^ Stoke 1993,第158頁
- ^ Stoke 1993,第57-58頁
- ^ Goldman 2001,第533頁
- ^ Comecon 1985,第13-18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99頁
- ^ 佐々田誠之助 1979,第195頁
- ^ http://www.realitatea.net/dezbatere-realitatea-net-era-sau-nu-mai-bine-pe-vremea-comunismului_894651.html
- ^ http://www.evz.ro/detalii/stiri/prima-transmisie-color-din-romania-fara-stirea-ceausestilor-video-933453.html
- ^ http://www.romlit.ro/revista_revistelor16
- ^ http://www.evz.ro/detalii/stiri/prima-transmisie-color-din-romania-fara-stirea-ceausestilor-video-933453.html
參考書目
- (中文)孔寒冰, 《東歐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ISBN 978-7-208-09125-2
- (中文)李邁先, 《東歐諸國史》, 三民書局, 1990, ISBN 957-14-0023-8
- (中文)李邁先, 《東歐共產國家現況剖視》, 行政院敵情研究室, 1962
- (中文)洪茂雄, 《羅馬尼亞史:在列強夾縫中求發展的國家》, 三民書局, 2008, ISBN 978-957-14-4968-9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中文)林洪亮, 《東歐當代文學史》, 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8, ISBN 7-80109-234-1
- (中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東歐國情分析與我國對外關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89
- (中文)台灣經濟研究所, 《台灣經濟研究所叢書:東歐經濟與貿易》, 臺灣經濟研究雜誌社, 1980
- (中文)關向光, 《羅馬尼亞自主路線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985
- (日語)佐々田誠之助, 『世界の地理教科書シリーズ21 ルーマニア』, 帝国書院, 1979
- (英文)King, Robert R., "A History of the Romanian Communist Party",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0
- (英文)Ionescu, Ghita, "Communism in Rumania, 1944-196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 (英文)Graham, Lawrence S., "Romania: A Developing Socialist State", Westview, 1982